TA的每日心情 | 2015-10-29 12:55 |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辟谷中学I
|
生活就像一场 繁华里的流浪/ z; b& a" H+ H3 F' `+ Z% |$ d
多少欲望 像汹涌的浪 ^+ G( b3 a J4 S
我们在霓虹灯下成长; b, l r' z+ a; r6 l# `
灯愈亮人愈迷惘# T: r- ~, W5 n, D
, s7 t; z$ q t6 ?3 F
孩子曾都一样
( d0 [2 p7 ?5 B7 M7 C/ W生来天真勇敢
8 u8 p% w$ B3 y( v" ~/ [蝙蝠梦想 却随着时光
+ y$ z+ e2 V3 h% k慢慢变得抽象
: p- E' c8 {2 [" z5 X8 `) w; w: T b( J
我不愿随波不屑逐浪$ r8 m1 u% ^8 @ K; o- V
谁陪我逆风飞翔
% A) c2 A( R$ w/ V1 ~" k% ?黑暗愈遮盖大地* B- G( w0 F- a$ N0 O2 z
我们的心 看得就愈清晰
, i4 H& H7 f' P5 y
$ u M, w; X; u" B7 m3 c1 L" C新患旧伤 我却更坚强8 B9 |( Y. H, W5 n9 |
一路逆风飞翔
" S6 \. x) D! [" {" T我们 {7 ]7 a- p- c+ f
不脆弱 不沉默 不协妥 不退缩
, J. Y7 b0 P3 d3 n不慌张 不绝望 不狂妄 不投降
+ V- f8 M9 a( x
- Z1 l! s$ b' y" N4 @* d' n
. J1 G, @6 \& q$ f* b$ V' \2016.5.2 辟谷第三天
- c2 w, t* m5 y/ n$ R! c
6 J0 |: [7 K( G. J不知不觉这次已经清水辟谷三天了。
6 ?% b# a, ?. a. _! _- c* \; h. d n& Y& a
严格地说,从上周日参加完辟谷沙龙到现在的十天内我一直在辟谷状态,很奇妙的是,在沙龙回来后大约四五天,有一餐没有吃,嘴巴里居然出现第三次辟谷后期时那种甜丝丝的味道。这两次辟谷身体感觉隔空对接了。
% v4 T5 n! Z& @- o. Z+ x& n/ _. }4 k2 F" C, Z2 }" S
2016.5.4 辟谷第五天. `5 {5 z! t* J; P
5 [8 P/ F k) {3 A' O
昨天有点虚弱,晚上回家看到我最爱的竹笋拿来就吃,咬了一半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吃东西, 索性吃完。 今天状态就特别好,元气满满。今天我有四个问题向三老师请教。
/ e% M1 z& f: F5 ^
' z; L1 a" d( S* t6 O" b- x5 x1 X1.关于辟谷其间练不练功的问题:
8 ]7 f0 Y4 n$ l% z; p& }三老师和云上净思导师的意见是一致的。
5 m2 n5 i( {4 ]. `# @/ e" R1 b4 [9 M! P, s% E8 {4 m
2.关于辟谷时候如果感觉虚弱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吃东西。之前看过有人说第三四天难受是因为后天系统向先天系统转换,那么难受的时候到底可不可以吃?如果第一理论成立,那么难受的时候吃东西是不是只是将这一痛苦点的时间向后推移而已? 1 M9 ~/ L- @4 N x0 a( v- Z
7 l( c5 p! E* l) c$ w
三老师答:转换肯定是有的,转多少的问题,吃东西只是过渡一下,或者说在等着激发人体潜能。太虚了可以吃一点,如果身体实在太虚弱不要硬撑。但是也不要随性而为,要适当地控制,引导自己。% q: ]$ @& ?* t9 y) q( h5 ~
7 Q+ }" u5 H+ A6 S; w# F8 \
3. 关于我已辟谷过三次,进入状态比以前容易很多,前三天甚至一点感觉也没有,这一次的一点 点恣意妄为(第四天晚上吃东西)会不会干扰身体已经形成的十几天不吃饭的记忆?
3 x7 P, @# M$ \9 q三老师答: 顺其自然!
. w" I) ^7 c p' J* D {9 v9 t- G
1 m) n. j" E( c4. 辟谷期间精力好体力不好怎么办?
z- s m' I' Z8 M三老师答:这很正常,要适当休息,休息就是在练功。不吃的生活,肚子不饿就是在辟谷状态。" @- O: J; W* e+ S4 K, b$ b; w
6 [2 F2 Z6 l+ |" S d9 I; W i2016.5.5 辟谷第六天& G* c( f2 v5 I
; S! E" y& k6 I! o' I* v" i从二老师身上学到以下几点:
7 W' W7 `* ]. q" f7 D/ d2 R4 v* H! M6 R. r' C. I
1.大小周天通了之后可以看到身体里的气流的颜色,在坦庐先生日记里也看到描述。
/ q$ x1 {0 p9 h' p) y& r2 S2.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里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们要作一个有智能的人,向心内觅佛,成就内心的真佛。
. ~) k5 X; J# t2 i: u5 N" ^/ x0 I0 g
今天微信群里的一些辩论,让我明白,人还要坦然做自己,不同面向的,好的坏的自己。包括道德经里讲到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我知道这是我要去的方向,但是我也清楚目前我要辩。如果我不辩,让我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一直烂在肚子里么?我想,有人能做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也一定是年龄,经历等各种机缘成熟了以后从内到外的一个结果,世界应该因为有不同才有爱,才异彩纷呈,在各个阶段做出真实的我自己就好了。, J7 }4 @; `( F3 |' Y
, d ?4 C% T( g0 f+ d! }2016.5.6 辟谷第七天
# ?3 S( m. G2 w' W& {9 G& [2 L+ v; ~* v$ X
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有几个关键字:5 W1 @. K9 e! h4 H
& S- M( J" ?0 K }) \. E, l
自性VS意识流,自性VS与身体对抗的痛苦, 天赋才华VS我的人生使命, 情绪VS自性 8 ]1 ^! Q7 `5 J# \( t) A
. v0 W3 n& _+ b' Z) l" Y5 P
我希望在我死的时候,我的墓碑上可以写上”这是一个真实而自由的灵魂,她曾经来过”。
{3 |7 ]/ _# z# s1 e5 B+ O% V+ b
, a+ C1 Z6 ]4 a2016.5.9 在控制与失控之间游移
# b. f- E5 d1 s, \
( C0 s! F5 g, n0 S在辟谷第四天语音分享时我稍微提到了下第三天在车里静坐时一种独特的体验,在很短的时间,似乎已经到达物我两忘的境地。我第三次辟谷曾经用过一个比喻说辟谷中的我像是一颗鹅卵石要逐渐沉入河底,但是这次河底在哪里我都不知道,只是感到一片虚空。因为我基本没有打坐的经历,所以在分享时我比较避免用“打坐”这样的字眼,不过后面还是有同修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点,提问胡老师辟谷期间要不要打坐。胡老师答复并不建议初学者打坐,多以动功为主。关于此事我又请教了禅坐经验丰富的三老师,三老师说,辟谷时人处在一种比较空灵的状态,这时候打坐事半功倍。* b% R1 Y$ a! I8 Y: I) h
* V, c& U7 o/ Y3 S+ @# b
这次对于吃或不吃我甚至完全没有去控制,只是随着一种流动的感觉在走。5 Y ^8 j C0 C! k7 L
5 G; R- i3 x: F3 O2 f4 l: \
想起第一次辟谷时,就因为十二天我吃了一点东西,我就顿时懊恼得觉得破功了,尽管其后并不怎么饿,我还是赌气似地复食了。这一次我愈加发现,走错了,走偏了,及时纠正回来,仍然可以继续。顺着一条康庄大道走固然很好,但是偶尔迷路在乱花丛中,也别有一番生趣。在辟谷一年级毕业小结时我虽然写道我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上,但是我也相信,这个原点已经不是那个原点了。如果忠诚于自己的内心,我还是愿意就这么在两点之间漫无目的的游荡,这种自由让我着迷。
3 |* ` ~. K1 L
I, ~% A5 k# ^6 W( v第四次辟谷小结:+ D6 t2 B5 m2 [* Q, E; J
5 G/ K: M; g1 Q9 {1 l* o& ?3 ^ o
辟谷身体变化:
6 q2 r) L# o6 r8 W$ b1. 辟谷第四天开始能明显看到皮肤变得光洁细腻,辟谷第四天开始护扶品都省掉了。比前三次辟谷皮肤变化都明显。4 B4 L/ ^' N: U( G
2. 辟谷期间精力仍然比平时旺盛很多,睡眠少,工作质量高
5 C% p3 e5 U0 s" B$ m. W8 c3. 这次复食后不仅脸部明显浮肿,小腿浮肿也很厉害,第一次复食只出现小腿浮肿,第三次复食后只出现脸部浮肿。
+ j9 z0 I- B. A2 U6 O+ T# X7 T6 ~6 ?* N% }2 Q6 Q2 t
感悟:% k3 i: s6 \ U% M5 a! F7 x- g7 ?
1 j& d+ ^) ]: e5 m2 F# J
1.从这几次辟谷复食的经历我觉察到自己的一种心理模式,做任何事我总喜欢追求极致,不疯魔,不成活,呵呵,需要改为致虚极,守静笃了。
2 r, I/ Z3 q1 G M+ B8 A" a2 ^
: q3 d# e" t+ x; N$ Q# F8 `2.本次辟谷结束后,更多的思考是给我生活该怎样辟谷。目前在行动的动作有两个:2 |7 q1 v+ s; E
2.1 将微信群做归类,每种大类下只留一个群。6 k( }6 u& B5 I+ @* i
2.2 整理衣柜,将衣柜里不需要的衣物及时清理。( _1 e/ L& U" y2 ^' H
- A& W3 d5 g! X1 q3.关于自性" e3 V. i# y0 D) S5 e
! ~8 W2 X: `3 a+ t$ W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中,我们未被觉察的潜意识是水面下的那95%。4 b! s7 w- l! j2 Y3 A4 w1 r. _
* Z4 j2 ^. ?* |, i
最近也曾听到一些心灵成长的课程上说,当你全然敞开,放下恐慌,担忧,让内心充满光和爱,宇宙会接管一切,会给你最好的安排。
: b; X& I6 j. m6 y; I7 ]( B4 j$ A4 i
事实上呢,本次辟谷日记的标题,我是受一节如何做父母的课程启发。课程上老师说,当你不去试图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完成自我教育。有一次我在和我家六岁的妞在互动中,我放慢了我的节奏,然后我很意外地听到那些本来应该由我想出来的补救方案从她的的口中讲了出来,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太意外了!
8 G9 k T" k; J& B' `! Z7 m; U: r4 V! o% {( ]/ F
如果说头脑里的思维,批判如同水面波澜,那么,静下来,自性会不会如同清澈的湖面让底层的能量逐一显现?9 {8 u6 S* H( ]
+ ^$ `1 b z) B% P也许我的方法有可能在你看来是幼稚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但是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我,我遵从现阶段我内心的声音,也许我成长得会很缓慢,但这就是我这颗种子的内在程序。第四次辟谷,我很高兴我终于知道了我是谁,我不要做被期待的温柔静默蕙质兰心的女子,我要如野花一样自由绽放!
3 f6 F) T3 b7 B3 J6 R: f+ ^4 [+ b6 ]$ p% i T) l
" V3 x4 z; c6 ]/ ]/ K2016.5.13 对平淡生活的掌控: U( I/ F. L: b0 n
( ~0 D' J, ?, G& V& S这次复食后,小腿严重水肿有四天的时间,我心里明镜似的,水肿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复食后吃东西完全不加节制!暴饮暴食!往往越是压力山大的日子里我越可以沉着冷静,从容应对,而当生活一旦恢复平静,我就很容易松懈。第三次辟谷中我已经意识到我的这一点问题,这次复食的水肿又提醒了我一次。4 @# N; ~, H D6 O
( z z7 s; A7 Z" h% Q% c8 ]( v如果我不能做出改变,那么以后的生活也将一直在这个层面上轮回。
4 @# I1 b$ ~* S6 C" r! K( D; k, m7 \' Y7 C1 y8 h2 `
今天看到解读《孝经》的两句话,居家理,故冶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有两个重点,第一,触类旁通,二,内圣外王。什么是内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个阶段。重新辟谷吧~6 h/ K4 s' v+ R$ h
+ X9 H9 k- d/ Z; F6 D2016.5.17 享受辟谷 享受轻生活
7 D8 Y% r" C+ q& B, ~, }3 u7 ~) Y$ z* \' V! p( P; ?7 E. \
简单的音乐,给你平静; 7 A t: ]/ m6 P G* t* J9 ?
简单的生活,给你喜悦; ! y: V2 [0 |" @" K: ~
简单的饮食,给你轻盈;
* }+ u( A& C2 S2 v3 j) H1 `$ U享受辟谷,享受轻生活
" o( f0 r4 _; P& D
# z7 p; j5 A" _6 q g' W亲山水,近自然,钟情笔墨,将自己打理成一处淡淡的风景9 O- E) X* p' U
' B2 u9 j% J1 s' M3 y/ Y: H2016.5.18 宁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 c; | o( n! A
/ c' L! B1 t- E2 t$ s( j p0 o
昨晚的语音课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D' w# u0 z4 _) D2 {, p' W! i; c+ `* X% ~9 I
在浙-若水MM分享的过程中,TA一直讲一些让我内心的小火焰腾腾往上窜的话,我甚至已经@了他,在对话框里输入了请TA以圆润的方式离开这些话。这些文字在发出之前,我放慢了一拍,因为我发现这和上次在官方一群里我对“陕西莲花”的处理方式是一模一样的。而那次在我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我内心其实更欣赏蒙-横刀老师,Lixuan老师,陌柔老师等老师的做派,任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t8 {7 x3 N7 l+ T, |
1 o' }3 x2 d! [: k" N' J' @+ {我放慢下来,然后我看到可爱的潇林林同学未点名言正言辞地说,“请尊重同修们的分享!",我还看到更多的同修,根本无视TA,用“若水,我喜欢你的分享!"这样的话刷了屏,使得TA的一点点反对声音瞬间被淹没在一片支持声里了,于是我也很谄媚地删掉了原来对话框里的内容,换成”若水,我喜欢你“并发了三遍。
( Y( t e4 y$ E3 L. e+ J3 r" [5 ]% S. P& P1 b; O" N q$ \% m# h& i
真正的强大,不是以暴制暴,而是我就在你对面,但是你如何跳脚,甚至谩骂,我都可以保持淡然自若。真正强大的人,在内心和外界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因这道高墙阻隔,你无法从我这里拿走任何东西,包括微笑,从容,喜悦,慈悲,善良,你也无法强加给我任何我不要的东西,包括愤怒,恐惧,悲伤,焦虑。. P5 ~. D1 s& K
9 I) e, l2 d5 T4 p8 } X
所以其实我还是蛮感谢”陕西莲花“的,要不是因为跟他开撕,我哪里有机会跟这些老师学习并现场现时现悟,保不准昨天又跟人开撕了,感谢他更改了我对看不惯的事情的反应程序。3 K, n* [9 J2 m t- P
% O/ z! z( p7 A0 K9 c我更感谢我自己对每个阶段自己的诚实,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我表现出来的都是当下最真实的自己,要是踩到我的尾巴我从不假装风轻云淡,在愤怒的时候我也不会转过身在墙角画圈圈,我的各种缺点和伤口都曾暴露在阳光底下。这些伤口和缺点,最后都变成了我内心透进光的地方。. \9 x1 l0 c/ {1 b
# d+ d, F8 p9 l- S' @! j" A
后记:/ [4 ]5 f4 [3 k; i. Q* P
, u- d- i. F9 _7 _中午将上一篇日记发到辟谷义工群后,引起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讨论。论点整合一下,大致分为三种:0 `- h& I- |% R
. r" w* o! }: p7 C. b; i) ~
第一种是以容丽妍老师和洛娜老师为代表的海纳百川型观点:我们爱静默的你,也爱开撕的你。哪一种情绪都值得尊重,关键在于要撕得有美感,有智慧,有高度。低智能地撕没有收获,高水平的撕长智慧,观看高水平的撕也很过瘾。. m3 D0 h* N( q7 J/ K
. }6 k8 f- X) T6 Z* P6 J" A: |第二种是以闲赋老师为代表的手术刀型观点:理不辩不明,只要撕得有水平,使得开撕的双方在"撕"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高,不妨一撕,当然要选择适当的场合。若能“撕”掉自己的标签,也可以“撕”掉对方的标签,值得提倡。否则,闭门造车地苦想,很难看到自己的标签,“开撕”不失为一种学习方式。7 v6 P7 D$ p/ [
% ?1 T( m% e+ R. P' J5 z
第三种是以紫陌花开为代表的和平型观点:做好自己,不撕人!敬重每个生命在当下的状态,因为撕呢,不如无条件的爱更有力量。无条件的爱,就是允许一个人真正做他自己,而不是我期待的人。被这种无条件的爱滋养的人,才会内心越来越敞开,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接近自己本来的样子。每个人本来的样子就是本自具足,本来就很清明的啊,又何用教?孔子说的不言而教,荣格说的持续地做太阳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吧。 成熟,不是用多大的道理去开导别人,而是你能认识到你和别人本身就是不同的,每个生命都值得敬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n" w! T* `& ?, B
: t9 o' C# X, Y7 V& x/ Q
我觉得这三种观点更像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呈现出的不同思维态势,容教师和洛娜老师体现出更多的是如实如是的世界观。
+ N1 a* c2 F( |% c! D
* s+ y% T2 [ D% U7 J2016.5.20 今天520,浅谈爱自己
8 z! ]* Z: J$ ]2 ~( n( {# j" l, @3 j& X7 Z
第三次辟谷时我提到爱自己的第一步是接纳。自从第四次辟谷开始关注自性这个话题以来,我发现爱自己真正的第一层是活出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被要求怎样怎样,小时候看到梨子垂涎欲滴,妈妈会教育我们,要孔融让梨啊,要先人后已啊,上学了后如果懒散,老师会教育我们,劳动光荣啊,集体利益大于一切啊,成人后在灾难面前明明很害怕,还是要被教育说要舍生取义啊,像黄继光学习啊。我们慢慢变成了一个高大全的空壳子。' V) n0 p+ W8 ?6 v2 C
2 R) j, F7 o- T4 z+ q- k. z这两周我开始坚持每天在我的每个微信群做早安分享,没什么目的,只是因为我喜欢。管他呢,即使有人说是shit又何妨?
% Q- e% g) s" @; K5 p0 p
! s) G' u/ e: \% h那天在QT语音课上,看到潇林林同学说那句话后,我给她留言说,我似佛嗅到了某种相投的气息。因为你做出你自己,所以我可以一眼在人群里发现了自己同类,并为此欢欣鼓舞。' r- c: I: W% T
. H7 n) `- K, Z; f5 Z$ R8 i' E/ k4 H& e有时候我觉得朋友圈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使自己身边的资源快速地完成了一次重组,因为喜欢你的会越发喜欢你,不喜欢你的就屏蔽了你。多好,多简单。
& O, V# a5 K6 ^# M: q; w9 R) f$ `# p' |& G& H
当然很多时候随大流,从众无疑是最安全的。反正大家都一样,大家都带着标准化的假面生活,看起来人畜无害丝毫不具威胁,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生活有如鸡肋一般,甚至想哭的时候连个痛快哭一场的理由都找不到?曾经在书上看到一位香港的女作家写的一段话:“我们是不是已处在一个鸡肋世纪?生活上有着太多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人情与事物。上至婚姻、事业,下至中午时分匆匆吃下肚的那个盒饭,都可能是鸡肋。”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一种不见眼泪的悲伤和一种不见血肉的折磨,当我们去探索深层原因时,就会明白,这是因为,要得太多,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离让内心真正悸动的东西太远了。
' m5 {2 @7 }& H1 z7 ]0 T: f' r1 u% y+ A: \3 b4 K5 w5 y+ S- `2 Q5 w
就这几天,我发现我微信好友圈里有些人,老是都不理会我的回复,也不再不关注我的圈子。大道理我都懂啊,比如从心理学角度上吸引的本质是什么;比如喜欢一个人就应该无条件的接纳;再比如说TA目前不喜欢我只是在时间长河里的某一点上,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我持续地粘着,一切都会变;再比如说,其实我有多好我做得就多好?TA目前不喜欢我,可能因为我之前无意识地做了伤害TA的事在先,目前生活是以前种种的折射。。。。等等等等。可是我的确是有些小失落了,沮丧了,让我状态不太好。我刚才把这些话打完,我突然发现,这就像外面有一个大大的我,对着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小的我指手划脚,你要怎样怎样啊。。。但是那个小小的我完全不知所措。
) a* R) x# h/ c- O) t' P+ `' p. j7 c2 J2 D1 j% p& {
这个大大的我和小小的我之间,少一种桥梁。那些理论为什么不能对我起作用,归根结底,那个小小的我没有被无条件的爱滋养过。% b- |6 E- Y% G1 }) o
3 [ d" w1 w, t* L: R- Y于是,今天,我手起锁落果断把从不理我的那些“他们”关进了小黑屋了。生命不长,我要把时间浪费在喜欢我的人身上,即便没有人曾以这样无条件的爱滋养我,至少我可以这样爱自己。
5 ]6 T3 P$ Q# V: ~& K4 m1 S% G* H5 b: W: C5 [# @0 d3 `* J& l
我不完美,但是依旧很美。
Z( y8 s [$ q$ o3 Y, I; W6 f1 g
我爱这样的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