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7-6-8 21:08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辟谷初学
|

楼主 |
发表于 2018-3-23 13: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溪谷农人 于 2018-3-23 13:37 编辑
) D9 [6 g% ]) I; M. g0 j
8 f# L8 a% \8 h) N————————————————————— 春分 | 在异国与“道”不期而遇 —————————————————————
& Z3 e s$ L0 a7 C" D
7 z8 N6 F" r; D$ l2 I【弱弱的碎碎念】前天写完日记不知道为何一直无法上传,多次尝试无果,无奈下试着发给闺蜜请代为上传一下,果然没问题啦——难道俺们不稀饭日本网端?
( N V8 J; G$ l" C0 a/ N# s3 U8 Z% N* d+ x5 w
日本之行已经一周,一直盘桓于京都考察这里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目不暇接地拜访了很多位手作匠人和他们的老作坊、工作室,即将启程去往下一站时才算有了一天悠闲时光。当地的朋友把我从考察团驻地接出来,说带我出去转转。一大清早,他就拉上我去了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伏见稻荷大社,说一定要早去,过了9点钟游客就太多了。这里供奉的是保佑生意兴隆、五谷丰登的神明,最出名的要数神社主殿后面密集的朱红色“千本鸟居”,成百上千座的朱红色鸟居构成了一条通往稻荷山山顶的通道。当晚,朋友招待我入住了柊家旅馆,据说在当地很有名,已经有200年历史,保留了最传统的日式生活和著名的怀石料理。晚餐前在房间小憩,望着窗外的小小庭院,耳畔心间都静得出奇,鸟儿在枝头扑棱一下翅膀似乎都小心翼翼。晚餐在7点开始,我们穿过静谧的走廊,踩着石板小径,拨开身畔冬青,莫名有着从尘世走向桃源的欣喜。
+ j1 M- W P7 S+ R1 ` N1 C
- |8 J% c3 u+ e& f4 y( K+ O6 c( H- M9 b% g/ Z5 N
朋友请来了一对旅居日本多年的老夫妇,四个人一起开始享用怀石料理。我随口一问:“怀石是什么意思?”没想到那位老先生的解释让我听呆了。他说,怀石料理的名称由来,其实是来自于中国的《道德经》第七十章中“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一句。汗颜!这一句我始终没怎么关注过,不知道啥意思,只好请教老先生。老先生说,被褐怀玉,简单说就是薄外而厚内,表面粗糙破落,而内心则怀抱美玉。但这是圣人达于天下的行事,寻常人只要做到正气充盈,行于圆止于方,自然可安身立命,远离险恶,这也正是“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道理。
! M$ U% q" L: T% Z% S" S4 w# m* T; L3 N( L! F& Z
我不太知道被褐怀玉这样解释是否完全正确(等有机会还是要请教下村长),但那句“表面粗糙,内心怀抱美玉”却很打动我。不由得想起这一周的经历。虽然我从民族情感上天然抵触日本,但不得不承认,在京都我看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匠人精神。其中有不少工艺濒临失传,手艺人已成为唯一的传承者。“手艺人以拥有手艺的工作为荣,但又不愿意夸耀自己,制作正宗的作品才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多数的手艺人都没有留下名字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在他们精心制作的作品上,却寄寓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期望。”——这些天拜访过的每一位匠人都历历在目,他们几代人专一传承一项手艺,靠的绝不是所谓“坚守”,我更愿意形容为“热爱”,而这热爱一定源于他们对自己家族、对自己的自信。也正如村长常常引导我们的,要自爱,才能从心底生出自信。我想无论是一个人的生命旅程,还是一个家族手艺的传承,生生不息的秘密就是在于“爱”。
6 s6 J c: r' p/ ^8 [
6 v7 x) w* F; z
, F* @- A" ]2 N9 m7 L! |2 \餐后聊天,老先生夫妇拿出了一瓶酒,说尝尝看。我拿过酒瓶,没有认出来上面的字,端起杯子浅啜一口,很绵软,隐隐透出药香,在舌尖流转似有沉香的味道,很特别。我问,这是药酒?老先生说,这叫“松针酒”,是衡山的一位道长亲手酿制的,每年也就酿上几百斤,除了给道观里换些生活费用,主要都馈赠给各方有缘人了。据说这道家松针酒的酿制,必须在端午当天采摘老树当年的嫩松针,加山泉水、加糖,当天酿完,等到冬至开坛,经过道家秘符秘咒祝酒文天人合一而酿成。——呵呵,真是听得我嘴都合不上了,感觉喝了这一杯都带点仙气儿了!再来一杯!老先生说今年秋天他们会回国去衡山看望这位道长,如果有缘,邀我一同前去——简直太荣幸了!(哈哈,其实是感觉太好玩儿了!我好奇心比较重,遇到这么有趣的人生体验怎么能放过!)1 u# R: n ^) k7 H9 g6 n
/ f" U8 Z. V0 d- g* C- m6 R C/ |
得知老先生擅书法,我马上拿出从国内带来的几种古纸赠给他。老先生特别兴奋,马上请店家取来笔墨要试试,老夫人和朋友也踊跃应和,四个人中只有我是书法小白,只有尴尬憨笑的份儿。后来大家越写气氛越好,朋友非得让我也写两笔送给他,可我连硬笔都写不好,毛笔更是万年不摸,太难为我了!老先生老夫人也在旁鼓励。我说要不这样,您先写一幅,然后我照着临可以不?我凝神想了一下,最后就有了这两幅“东施效颦”的“书法”——观照。正念。一个是临的老先生笔意,一个是临的朋友笔意。为什么写这两句呢?其实是又想起来这几天看到的匠人们,想起了我和同伴们正在做的事业,心里充盈着幸福感、自豪感。出国前,我和同伴做了一个决定,除了在我们博物馆里开设讲座,我们还要到各个学校中去,免费为学生们开设讲座。(村长的免费布施不仅启迪我勤于修德,也启迪了我智慧)上学时候听老师讲过几句话,北宋张载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我们正在做着这样的事——为往圣继绝学。虽然我仅仅是天地间一枚小小女子,但这也是我的“正念”。
) H; N, y" x) h5 C/ L3 z6 n- \% d
% I, I% l8 T$ ?4 Y8 F7 g2 `" d) Y7 i' }
对啦,差点忘了说!这个古纸是产自终南山附近的,和西安附近出土的灞桥古纸同出一源。说到这,真的好想念终南山啊,希望5月份报名导师落地课程能顺利成行!
" m& |7 r/ o4 I2 `
3 \ \% m/ V8 m6 O" U" m& T3 \
: Z. F5 }) s. }0 c. f# J( z—————————————————— 正 念 —————————————————— 体重没有机会称,但相信没有回升。 ——————————————————
! u7 Q8 t, M& u, P/ {
# U7 w9 b& `# `: l5 `
! z, @& b# l% ^7 z( S) m8 N, @2 Q& M
% y2 _) v# `4 f: }4 q
; ~- m2 A3 R- g& g# W% e+ m
8 X. `9 t% m. I* k1 P- |9 G6 n+ {6 T1 l
' _* U' l( ]9 g# u( ~* l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