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书山居士

人类神秘现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2: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玛雅人为何修建金字塔

大凡讲到金字塔,人们往往会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古代美洲的金字塔不仅数量超过了埃及,而且特色更鲜明。埃及的金字塔是国王法老的陵墓,而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则不完全是帝王的陵墓,更多的是一种祭坛。

中美洲的玛雅人是一个特别的人种,语言自成一体,脸型轮廓很独特,前额倾斜、鹰钩鼻、厚嘴唇。他们在美洲这片沼泽低洼、人迹罕见的热带雨林中,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辉煌文明,如平顶金字塔祭坛、浮雕、石碑等众多杰出的建筑物。玛雅人创造了一套精巧的数学,来适应他们按年记事的需要,以决定播种和收获的时间,对于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以期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他们所掌握的数学技巧,在古代原始民族中,高明得令人吃惊,尤其是他们熟悉“0”的概念,比阿拉伯商队横越中东沙漠把这个概念从印度传到欧洲的时间早1000年。凡此种种,使得玛雅文化也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

玛雅文化诞生于公元前1000年,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3个时期,直到公元9世纪突然消失。据考证,大约公元元年前后,玛雅人达到了第一个兴盛期,在尤卡坦半岛南端的贝登湖周围建立了第一批“城邦”,营造了一个繁华的城市。现今整个遗迹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其中心地带包括金字塔、祭坛等多处建筑。中心大广场东侧的美洲豹金字塔,塔高达56米,分为9级,塔顶建有尖型小庙;西侧是2号金字塔,高46米。最高的4号金字塔高达75米,站在塔顶可一窥岛上全貌。与埃及最早的几座金字塔进行比较,人们发现它们竟然如同孪生的姐妹一般。
不过玛雅人金字塔的天文方位计算得更为精确: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墙上的气流通道,直射到长眠于上面厅堂中的法老头部;北极星的光线通过北墙的气流通道,径直射进下面的厅堂里。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金字塔是一种坟墓,而且确实在很多金字塔中找到了木乃伊。那么,玛雅人会不会也用工程浩大的金字塔做坟墓呢?如果是,为什么金字塔与塔顶上的神龛是这么不相称,整个塔的建造水平是如此之高,而神龛却是相当粗糙,这不能不令人怀疑神龛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人们在金字塔发掘出了一些精致的透镜、蓄电池、变压器、太阳系模型碎片、不锈钢,以及其他不知什么合金制成的机械、工具等。根据这些,人们又推测,金字塔原先很可能是玛雅祖先的祭坛和用来观察天象的神坛,因为玛雅人对神有种近乎狂热的崇拜。他们信奉的神主要有:太阳神、雨神、风神、玉米神、战争之神、死亡之神等。在玛雅人看来,神的世界远比人间凡世丰富伟大。他们经常举行祭祀典礼,每位玛雅人都认为,为神献身是非常神圣的事情。因此,玛雅人依照自己的历法建造的金字塔,实际上都是一种祭祀神灵并兼顾观测天象的天文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2: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宏伟遗迹处处显示的不平凡,使得它与如今比邻的印第安人居住的茅屋和草棚格格不入,而且这些宏伟的建筑并不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严格按照玛雅人的宗教信仰和神奇的玛雅历法建造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从考古学家掌握的证据来看,当时玛雅人仍巢居树穴,以采集或狩猎为生,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似乎没有文明前期过渡形态的痕迹;那奇迹般的文化并没有经过一个由低向高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从天而降,骤然间涌现出了各种超越时代的辉煌成就。任何民族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必须和他们的生产方式相一致。因而有些学者以此为基点,认为这些建筑不是玛雅人自己创造的,而是别人传授给他们的,可是又有谁能把这样先进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呢?

而且从早期的人类文明历史来看,文明的创造和辉煌都离不开河流: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明,首先发祥于尼罗河或恒河流域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则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何偏偏只有玛雅人把他们的灿烂文明建筑于热带丛林之中呢?

不管怎样,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公元900年前后,玛雅人放弃了高度发展的文明,大举迁移,繁华的城市变得荒芜,任由热带丛林将它们吞没。玛雅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于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后来从发掘出来的仅完成了一半的雕刻来看,这场劫难似乎来得十分突然,然而当时又有什么灾难是他们无可抵挡的呢?玛雅人抛弃自己建造起来的繁荣城市,却要转向荒凉的深山老林,这种背弃文明、回归蒙昧的做法,是出于自愿,还是另有隐情?

关于玛雅文明的消失有着种种的猜测,有人说玛雅人是受到了瘟疫、战争等的袭击,但是为什么没有见到尸体?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它的崛起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为世人瞩目。

有人认为,玛雅人有可能被外族入侵,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可是,有谁比正处于文明和文化兴盛时期的玛雅人更强大呢?
有人认为玛雅人是由于发生地震而被迫离开家园。可是直到今天,那些雄伟的石构建筑,虽然有些已倒塌,但仍有很多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整。
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隔代争斗,或是年轻的一代起来反对老一代,或是发生内战,或是因为一场革命,使得玛雅人离开了故土。如果真有上述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发生的话,那么也只有一部分居民,即失败者,离开国家,而胜利者则会留下生活。但调查研究没有发现有玛雅人留下来的任何迹象,哪怕是一名玛雅人!……

当历史渐行渐远,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后,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梦呓般的神话,以及一幢又一幢遗弃的建筑,然而神秘的玛雅人、神秘的玛雅文明、神秘的玛雅金字塔无不让我们心驰神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羽蛇城因何得名


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上,有一群庞大的石柱群,平列蜿蜒,远远望去犹如长蛇在空中飞舞。其平列总长度近10千米,巨石总数达4000块,最重的达到350吨,可以称得上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壮观的石柱群了。

众所周知,布列塔尼半岛突出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而卡纳克石柱群就是在半岛上的卡纳克镇附近。在那里,现在竖立于地的花岗岩巨石有3000多块,另外还有近1000块残破或者失落了。每块立石一般的高度是1~5米,而且石柱以天然大理石作为垫底。具体讲来,它一共包括有3个石阵。
第一石阵距离卡纳克镇500米左右,石柱成12行纵队排列,呈东西方向,蜿蜒在高低起伏的土地上,一直延伸到松林极目的远处,总长度已经达到4000米之多,巍然壮观。

大约隔有一个小丘的距离,就是第二石阵。排列成7行,在总体长度上超过第一石阵。在石阵的中间有一座古老的磨坊,游人可以登上磨坊顶部,观看两旁绵延不绝的石柱阵容。过了一片稀疏的树林,就会看到第三个石阵。排列成13行,可惜长度仅仅有355米。不过那里的石柱在排列上,远比前面两阵更为密集。

考古学家试图将石柱与当时的拜蛇教联系到一起。历史上,当地高卢人是十分崇拜蛇神的,因而那些弯弯曲曲的石阵,有可能是模仿蟒蛇蜿蜒爬行的姿势来建造的。又因为那些石柱匍匐于高低起伏的大地上,远远望去,颇有振翅飞动的气势,因此,也就称其为“羽蛇城”。那么神奇的“羽蛇城”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1764年,有位考古学家偶然路过这里,见到了石柱群,并做了报道,这才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他的论说也仅仅是依据民间传说而已。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使用放射性碳测试技术,确定石柱存在于公元前4650~前4300年,距今约6000年,比英国的斯通亨石环要早得多,可谓人类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遗址之一。

但是,石阵所在地没有石头,须从4000米以外的山岩上开采。古人最先进的搬运工具也就是绳索、滚轴、杠杆、滑车,还有土坡的斜力下滑。他们是如何搬动350吨重的大石柱的呢?是什么鼓动他们狂热地进行这么浩大的工程呢?英国考古学家哈丁翰说:“卡纳克石柱群比金字塔更神秘,是考古学史上历史最久而又未被人类攻破的秘密。”如果要揭开石柱的秘密,必须先弄清营造石阵的那批古人的来源。继而了解当年的生活情景,留存下来的墓葬,为此提供了可靠的见解物证。

1900~1907年,法国的考古学家勒胡西率领着一支队伍,发掘卡纳克附近的圣米谢尔古墓。该墓的体积是7.5万立方米,出土大量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遗物。1979年到1984年,另一位考古学家勒霍斯带队发掘卡纳克辖区的格夫尔林尼斯岛上的甬道墓,发现该墓是个可以经营的地下建筑,大理石块砌成的同心圆台如同露天运动场的看台一样,墓壁上还有精美的浮雕图像。他们还在距那里20千米外发现了另一古墓,墓内的石雕也有类似的图案。格夫尔林尼斯岛上的甬道墓,今天已经辟为地下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令人叹为观止。29块墓道墙壁石板中有27块刻有图案,6000年前的无名大师雕刻了许多的同心圆弧、枞树、斧头、蛇、牧羊者手杖,等等精美图案,还有类似女神的人像。墓内室顶端的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一头长角的牛头和其前半身以及一把斧头。

卡纳克人有高超的本领营造这样的地下宫殿,就已经充分说明,6000年以前的卡纳克人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了,自然也有足够能力来架设简单的“地面柱林”,建筑出显示着高度文明的石柱群落来。也就是说神奇的“羽蛇城”实际上正是卡纳克人高度文明的最佳体现,“羽蛇城”本身就是他们勤劳和智慧的完美展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修建了非洲石头城

在津巴布韦共和国境内,有石头城遗址200多处,最大的一处在首都哈拉雷以南320千米的地方,占地面积达到7.25平方千米,人们通常称其为“大津巴布韦遗址”。

津巴布韦是“石头城”的意思。大津巴布韦遗址在丘陵地带上,三面环山、背面是风景优美的凯尔湖。所有建筑都使用长30厘米、厚10厘米的花岗岩石板垒成,虽不用胶泥、石灰之类的粘结物,却十分严整牢固,浑然一体。石头城由3部分组成:呈现椭圆形的大围场、呈现山顶堡垒状的卫城和平民区。大围场依山而建,城墙长达420米,高10米,城内面积4600平方米。城墙的东、西、北各开一个小城门,东南墙外又加筑一个与城墙平行的石墙,形成长100米、宽1米的通道。在通道的终端有一座圆锥形实心塔,塔旁长有两颗参天的古树,据说是王室祭祀使用的圣塔。城中心有个半圆形内城,周长为90米左右,可能是王室最高统治者的居住场所。内外城之间有一组组的建筑群,有小围墙相连,门、柱、墙、窗都装饰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可能是后妃、王室人员起居的地方。城门和石柱顶端大多雕刻着一只似鸽又像燕的鸟,当地人称为“津巴布韦鸟”,现在已经成为津巴布韦国鸟。

出城门沿着石阶可走向高度达100米的卫城,这是整个遗址的制高点。原来城堡高7.5米,底厚6米,正面有大门通向大围场,背面是绝壁。堡内有小围墙,将建筑物分割成许多块,其间通道多得像走迷宫,建筑与雕饰之精美,并不在王城之下。

大围场和卫城周围还没有发现大型的建筑物遗址,但是墙基纵横交错,并且留有作坊、商店、货栈、炼铁炉、住宅、水井、税区、梯田等的遗迹,还发掘出中国明代的瓷器、阿拉伯的金器、印度的念珠等珍宝,这里显然是庞大复杂的平民生活区了。早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侵占莫桑比克时,就已经风闻西边有座石头城,但是始终不能证实。1868年,探险家亚当·伦德斯进入津巴布韦狩猎,因为追杀一只狮子,偶然见到了一座巨大的城堡。他持枪大胆闯进城内,发现原来是一个空荡荡的废墟。

1872年,德国地质学家卡尔毛赫闻讯潜入现场,被当地人捉住无功而回。1877年,他再度潜入,绘制地图,搜刮大量文物,回国后向全世界宣布他的“伟大发现”,说什么石头城就是《圣经·旧约》所示的所罗门国王开采金矿的所在地。
20世纪,统治津巴布韦的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同时组织多批考察队进行系统研究,终于使神秘的石头城日渐明朗化。

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初,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穿过撒哈拉大沙漠,定居在津巴布韦,创建了一系列的石头城。15世纪,欧洲人开始进入非洲南部,劫掠财富,掠夺黑人,致使石头城荒废。另外的说法排除了“腓尼基人创造说”,他们认为石头城是欧洲人创建的,或是由另外的优秀民族来指导非洲人民建的。这外来民族可能是天外来客,即来自于地球以外的外星人。

现代以来,运用放射性碳法测定石头城及其出土物,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考古论证,已经基本否定了某些西方学者的偏见。石头城最晚至公元5世纪时才有人类定居,公元10~11世纪时成为铁器时代一个部落的大聚合点,13世纪时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心。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津巴布韦鸟”石雕,因为这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落世代崇拜的图腾,并且至今仍被许多居民所信奉。

此外,王城与卫城分离,政权与宗教分离,是非州中部黑人的典型习俗,并没有什么外来的影响包含在内。特别是津巴布韦全国7个省的调查显示,在民间的口头传说中,确有一个擅长片石砌墙的部族。11世纪,这个部族创建了马卡兰加王国,定都于大津巴布韦遗址,开始营建都城。后来这里又被莫诺莫塔帕王国取代了,该国继续扩大都城,15世纪进入极盛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悬崖宫是如何建成的

本帖最后由 书山居士 于 2020-2-26 10:36 编辑

1888年的冬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高原上,两个牧民正在赶着牛群行走,突然被眼前的一片悬崖挡住了去路。他们定睛一看,原来那悬崖竟然是层层叠叠的房子,最前面还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呢。他们惊奇万分,这么蛮荒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房子呢?于是他们随口称这个地方为“悬崖宫”。
当然,发现“悬崖宫”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一批批冒险家到这里探寻宝藏,许多珍贵文物遭到了破坏。1906年,美国国会被迫通过了保护悬崖遗址的法令,将其定名为“弗德台地国家公园”。1909年,最大的悬崖宫村落正式出土,1979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予以保护。这里是遍布悬崖绝壁的台地,地面上长着草,树木稀疏,很适于放牧。“弗德”就是“绿色”的意思。16世纪末,西班牙占领墨西哥后,侵入科罗拉多高原,称这里的印第安人为“普韦布洛人”。普韦布洛是西班牙语“村、镇”的意思。19世纪初,台地同科罗拉多州一同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在弗德台地发现的1300年前的“普韦布洛人”村落遗址,迄今已经达到300多个,面积达到210.7平方千米。几万人聚居在这个台地上,各村落之间相对的独立,又由于彼此近在咫尺,既能互助互济,又可以共同对付强敌。每个村落就是一个家族的集体聚居地,外有土砖墙加以维护,内有多层成套住房和公共建筑。多层房仿照印第安人的原始祖先悬崖穴居的样式,逐层向上缩进,使整幢房屋好像呈锯齿形的金字塔。下层房顶就成为上层的阳台。上下层之间有木梯,上层大部分房间与邻室有侧门相通,底层则是专供贮藏食物之用的,也就不开侧门。在中心庭院有供集体使用的活动空地、祭祀房,地下还有两个礼堂(地穴)。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人们关于美洲社会,仅仅知道这样的情况:在中美出现过有玛雅文明、托尔特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在南美仅仅有印加文明,并且大多建立了农业王国。至于北美的印第安人基本上被看作是不懂耕作、不会造房的野蛮部落。弗德台地的发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偏见。1909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出土了台地上最大的村落遗址,俗称梅萨维德“悬崖宫”。这座村落依傍崖壁而建,占地近1.4万平方米,据估计当年施工周期达50年。村落的布局十分紧凑,有许多方形、圆形的高楼,其内共有150间民房、23间地穴祭祀房间。

著名的云杉大楼,也就是两个牧民见到的“崖宫”,因楼板是由云山板铺成而得名。该楼是3层楼,长达203米,宽为84米,地面有114间住房,地下还有8件祭祀房间,而其中最大的一间地穴祭祀房竟然有7间住房那么大。云杉楼的北边有个“杯子房”,里面藏有430只彩陶杯子、盆子、饭碗之类,这里或许是祭器贮藏室。

村落的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天生自然,即使野兽都难以攀登。在壁面有凿出的一个个小洞,仅能容手指和脚趾插入进去。村民便是靠着这些小洞来攀爬崖宫,进出村落。显然,这有对付外敌入侵的功用。
村落周围还陆续发掘出蓄水灌田的水渠、水塘,编织篮筐的作坊,精美的陶器、玉器、骨器等。总之,村落处处体现着普韦布洛人的智慧和文明。
那么,普韦布洛人是以何为生?又是如何建造其悬崖宫的呢?
考古证明,早在公元初始时,西方称之为“编篮者”的北美印第安人就已经能编织篮筐,栽种玉米。这些人居住在洞穴或者土穴的圆形小屋里,过着频繁迁徙的生活。

到了公元5~10世纪,这些“编篮者”居民制作陶器、种棉织布,还建造房屋。大约7世纪时,他们进入弗德台地,12世纪前后达到全盛期。
在那里,这些“编篮者”居民聚族而居,建筑其规模宏大的“悬崖宫”聚落,使外族不敢轻易靠近和进犯。当时的“编篮者”居民尚处于母系社会,部落长是女性,妇女掌管着祭祀大权,把持家政,专司制陶工艺。男人则从事农耕狩猎、编织和保卫村寨等活动。此外,当时集市贸易兴起,已经实行物物交换了。

尽管西方殖民国家称这些居民为“普韦布洛”,“编篮者”也被称为“普韦布洛人”,但实际上他们有自己的族名:阿纳萨齐族。
几代人辛勤建造而成的弗德台地大村落,后来为什么又被弃置了呢?这是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的谜团。目前,持自然灾害说的人最多。他们认为,普韦布洛人在弗德台地上平平稳稳地度过了几百年,人口基本趋于饱和,地力负荷也近于极限。1276~1299年,这里发生了一场长达24年之久的大旱灾,饮水枯竭。人们被迫忍痛放弃家园,向东逃荒到水源充足的地方去。从此,“悬崖宫”大村落湮没于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加人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书山居士 于 2020-2-26 10:37 编辑


1911年,美国的考古学家海勒姆教授,在秘鲁库斯科以北120千米处的高山上,发现了一座被人们遗忘了400多年的神秘古城——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位于海拔2450米的丛山之巅,据考证,此城建于15世纪,是南美洲西部的印加帝国第八代国王帕查库蒂·尤潘基统治时期(1438~1463或1471年)的历史遗迹。数百年来,历经山洪暴雨和雷击地震的摧残,这座山城中的多数建筑已经倒塌,但仍有216间石屋至今仍完好无损。
尤其是这座山城中用花岗岩巨石砌成的墙垣,更是巍然屹立。建造这道墙垣的石块,体积大小几乎相等,层层叠加,不施泥灰抹缝,却坚固无比。在简单的金石工具的时代,印加人的石砌技术能达到如此精湛的程度,既让人感到无比惊奇,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印加人留下的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以巨石为材料的建筑艺术,其规模之宏大、技艺之高超,常常显示出超越当时的工艺水平。考古学家和史学家把这些巨石建筑说成巨石文化,该文化中首先应该介绍的是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这座城市的主要建筑全部由精工凿平的巨石砌造,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衔接,但至今却连剃须刀片都插不进去。在库斯科城四周的山岭上有很多古堡,其中城北的萨克萨瓦曼古堡有三道石墙围护,每一道石墙高18米,长540米以上。每块巨石长8米,宽4.2米,厚3.6米,体积约121立方米,重量达200吨。在500多年前的美洲,既没有钢铁工具,又没有开山炸药、车轮技术,印加人怎么能开采出如此巨大的石料呢?又怎么能运到目的地呢?这些疑问都让人困惑不解。

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考察认为,印加人的叠石建筑艺术,是从以前各个时代的巨石文化传统中继承下来的。在印加帝国鼎盛时期,各地优秀的工匠集中到库斯科,从而为巨石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在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中,又总是出动上万人做工,这就使得滚木运石的方法得以实行。法国著名学者、美洲史专家波尔·里维等人通过考证指出,印加人虽然还不知道怎样冶炼钢铁,但他们却能够利用铜、锡、金、银的不同比例,配制成多种合金,并熟练地掌握了锻造、加工和成型蜡模浇铸等工艺技术。特别是他们使用含锡量不同(3%~14%)的青铜合金,再经过高温锻炼,就可以造出坚硬如铁的斧、凿、钎、锤等破石工具,这样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进行巨石开采。
对于印加人加工巨石的方法,秘鲁的专家们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们在对库斯科附近的一个采石坑进行考察时,发现里边有许多植物的枝叶残迹。据当地传说,有一种啄木鸟,常常用嘴衔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在岩壁上钻孔筑巢。

照此推测,这种植物具有软化石头表面、降低岩石硬度的奇妙功能。印加人掌握了用这种植物软化岩石的方法,然后再利用金石工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中长石、玄武岩、闪绿石进行加工,凿成各种形状,刻成各种浮雕。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巨石文化的秘密就基本揭开了。可惜的是,以上解释只不过是专家们的推测,还需要加以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底墓群之谜

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考古学家们就已经发现在西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近海区域内的珊瑚礁群内,有一处用石柱群围起来的神秘的海底墓群。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是在1986年独立的一个袖珍国,人口仅数千人,首都设在波纳佩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相当落后的国家,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渔民,岛国的四周围绕着美丽的珊瑚礁群,是一处旅游胜地。

在水位高涨的时候,这个小岛看上去与其他孤立在大洋中的小岛并无两样,但是在水位退去的时候,人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群——在礁群间有工程十分浩大的人工建成的水道,50多条人工渠道的周围则有无数建筑得十分坚固的石柱,这些石柱群都是由一根根圆形石柱组成,比马路上的水泥电线杆稍微细一些。据当地人说,这里是历代酋长的墓地,因不愿意外人侵扰亡灵,所以将坟墓建在活人难以进出的海礁中。

1920年,日本生物学家、东京大学教授杉浦来到了该岛。当时的密克罗尼西亚是日本托管地,为了揭开海下墓地之谜,他的随行人员抓来了一名酋长,逼他说出墓地的秘密。酋长说:“这是万万说不得的,岛上的酋长终身供奉的海上女神(即希腊神话传说中海上会唱歌的女妖,海上行驶的船只向着歌声驶去,就会被海浪吞没),保佑着海底的亡灵。任何人去惊动墓地的主人,都会惹怒女神,从而遭到惩罚。”

杉浦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就叫手下对他严加拷打,酋长被迫说出了进入墓地的秘密通道,但几天后便遭到雷击身亡。
杉浦依酋长之言从秘密通道进入了一个海底坟墓,并且获得了墓地的第一手资料,回来以后杉浦就闭门谢客,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加速研究海底墓地之谜,准备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但不久,他突然暴病而亡。

杉浦家人为了实现其夙愿,委托历史学家泉清一教授续编译遗稿,然而令人感到害怕的是,泉清一教授也突然死亡。大家想起了杉浦生前对他们所说的“海上女妖的诅咒”,说凡是想对这墓地进行研究的人必然会暴卒而死,吓得研究者将所有资料全部焚毁。
到了1970年,日本生物学家白井洋平到西太平洋去调查海洋生物,顺便对这个神秘的海底墓地进行了一次专业外的探险活动。他租了一条小机动船,带了两名随从,在一个晴朗的下午,趁落潮时驶入了一个被石柱包围的小岛。

他们刚踏上岛,就看到一座用玄武岩柱垒起来的神庙状建筑物,石墙还分内外两重。正当他们从外侧进入内侧时,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接着就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就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三人被这突变的天气惊呆了,他们回过头来逃出神庙,上船后急速调转船头,驶离了这块神秘之地。令人感到惊奇不已的是,小船刚一离开,立即就雨停日出,乌云散尽,天空又恢复了晴朗。
当天晚上,白井洋平去请教当地的一位酋长。酋长对他说:“这里根本没有下过一滴雨,这是死者不让你们进入他们的墓地而发出的警告。你们若再敢冒犯,保护它们的海神是不会放过你们的,说不定会掀翻你们的船,叫你们有去无回。”

最近,美国的一个科学调查小组来到了该地,并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探测仪器和雷达设备,通过对石柱样本的碳化测定,科学家认为其建造年代为公元1200年左右。石柱与岛北的火山玄武岩相同,由此推测,石柱的材料来自岛北的采石场,就地加工后运到此处安装。在公元12世纪该岛的统治者是兴盛的萨乌鲁鲁王朝,这个王朝共维持了200多年,当时岛上总人口约3000人。
据调查小组估计,如果要在200年内完成规模这样庞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动员1万名劳动力。因为单石柱的数量就达上万根之多,而当时岛上全部可以使用的劳动力还不足1000人。这就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专家们认为,要揭开这个历史之谜,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取出墓中的棺木和随葬品,但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跨越“诅咒”之门,战胜海神的“报复”,才能进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


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之一,它位于茫茫无际的南太平洋水域。1722年,荷兰人首先发现了这个小岛,那天刚好是复活节,因此这个岛被称为复活节岛。此后的几十年内,西班牙等欧洲探险家们曾经一次又一次地登上此岛,因为人们不仅对这个荒岛上的土著居民很好奇,而且对岛上的上百尊巨石雕像更感兴趣。复活节岛虽然孤处一方,但那些遍布全岛的石像却世界闻名。这些有着非常明显特征的石像被当地人称为“莫埃”。它们有神态各异的长脸,向上略微翘起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后倾的宽额,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飞鸟鸣禽的躯干,还有垂在两边的手。石雕独特的造型使它们别具风采,使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此外,有些头上还戴有圆柱形红帽子的被当地人称为“普卡奥”的石像,远远看去这些红帽子就像具有尊贵和高傲色彩的红色王冠。

这些石雕人像的造型一致,都是表情呆滞、脸形瘦长。这说明其加工制作者使用的模本是统一的。从未见过的石像造型所表现出来的奇特风格,充分说明了它是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地作品。当然也有些学者指出,它们的造型与远在墨西哥蒂纳科瓦的玛雅即印第安文化遗址上的石雕人像十分相似。难道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它?但墨西哥在复活节岛数千米之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充分研究了小岛各处分布的600多尊石像和几处采石场的规模等情况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这份工程没有5000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是不能完成的。他们做过一项试验,十几个工人忙一年才能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利用滚木滑动装置似乎是岛民解决运输问题的唯一办法,这种原始的搬运办法虽然可以将这些庞然大物搬运到小岛上的任何角落,但这必定要花费巨大的劳动量。令人不解的还在于,当雅各布·罗格文初到复活节岛时,岛上几乎没有树木,因此利用滚木装置运送巨石人像的可能性也不大。

调查者们在拉诺拉库山脉还找到了几处采石场。采石场上到处分布着像切蛋糕似的被人随意切割的几十万立方米的坚硬岩石。这些加工好的巨石人像被运往远方安放,但是数以百计未被加工的石料依然躺在采石场上,加工了一半的石像中还有一尊极为奇妙的石像,它的脸部已雕凿完成,但是后脑部还和山体相连。这件成品只需几刀就可与山体分离,但是它的制作者好像忽然发现了什么,匆匆离去,将它留在这里。

不可思议的还有戴着石帽的石像,这批石雕人像重的超过50吨,小的重约2.5吨,单单石帽就是件吨位沉重的庞然大物。制作者究竟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上凿取出来,怎样加工制作,又通过什么途径将它们运往远处安放的地方,并能牢牢地将它们耸立在石像头上?由于前几个世纪岛上居民还没有使用铁器,这一切都那么令人费解。而且工地上的许多作品,尽管进度并不相同,但是看上去似乎是同时停工的,那么小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地质学家们研究之后,发现复活节岛是座火山岛,但是在人类在此居住以前并没有发生过火山爆发。20世纪40年代,挪威科学家托尔·海尔达尔提出了复活节岛上曾居住过南美印第安人的观点,并认为是他们建造了这些莫埃人像。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海尔达尔决定孤身穿越太平洋,他造了一个简陋的木筏,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木筏随着信风和洋流一路向西漂去,实际的距离大大超过了复活节岛。

101天以后,一直在海中漂泊的木筏在塔希提岛东面一个荒凉的小岛上靠岸。海尔达尔激动万分,因为航行证明了一只简陋的木筏横渡太平洋的可能性。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可能性,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还不能确定。要证明南美洲人的确曾在复活节岛上生活过还需要更多更充分的证据。海尔达尔的推断似乎得到了岛上的一些口头传说的支持,因为岛上的居民曾提到一个这样的民族:他们将耳朵刺穿并在耳垂上挂上重物,人为地把耳朵拉长。这些耳朵很长的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统治了小岛,后来那些短耳朵的人感到不满,于是奋起推翻了他们。由于那些莫埃人像的耳朵几乎都垂到了肩上,所以海尔达尔推断它们是由那些耳朵很长的人建造的。那么,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岛上居民传说他们来自东方,但那里仅有一望无际的海洋……

然而后来的一些理论却否认了海尔达尔的推想。首先,通过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年代法表明,早在公元5世纪之前,岛上就有人居住了,而莫埃人像则最早建造于公元900~1000年之间。而且后来的许多研究也证实岛上的居民是从波利尼西亚迁移过来的,而不是从南美洲迁移过来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岛上居民使用的文字更接近波利尼西亚的文字;对他们的骨骼进行研究后发现,岛上的居民也更接近于东南亚人。
最早来到复活节岛上的是波利尼西亚人这一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因为这一结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能够建造那些巨大的雕像。由于波利尼西亚非常盛行祖先崇拜,因此那些莫埃人像可能是由岛上的家族或部落建立起来的用以纪念先人的墓碑。马克萨斯群岛还有一种在死者的雕像上放上一块石头,以示哀悼的传统。而在莫埃人像顶部盖上红石头很可能就是由这种传统演化而来的。

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像不断地被人写入游记、见闻和回忆录里,变得日益神秘起来。现在,这些石雕人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视的普及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是仍有许许多多的谜团困扰着人们,而岛上的那些石雕人像仍屹立在那里,俯视着岛上络绎不绝的游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第一都到底在哪里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人类到原始氏族社会,这片土地上有过我们祖先的身影。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尧、舜、禹三代之后,禹的儿子启废除统治权禅让的传统,夺权成立父子相承的国家——夏。“夏”也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我们今天对于夏代的了解相当贫乏,只有少数文献中一些零星的记载。由于商都殷墟的发现,对商王朝的文明状况,我们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而此前的夏代却仍是一片空白,几乎都要让人淡忘这个曾统治华夏几个世纪之久的王朝。如果能找到夏朝的国都遗址,我们就不会对夏代如此迷茫,但作为华夏第一都的夏都到底在哪里,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历史学家的难题。

有人说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夏县,据称,因我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其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是嫘祖养蚕、大禹建都的地方,素有“禹都”之称。不过至今还没有在夏县找到有说服力的文化遗址。
有人说应该是在今许昌西部的禹州。禹州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大禹因治水有功曾在此受封“夏伯”。禹的儿子启继位后,于钧台大宴天下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亦被称为华夏第一都。夏都是在禹州吗?目前仍不得而知。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开始了探寻夏都的田野考察。从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豫西开始,在拨开重重迷雾后,考古队将目光锁定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集中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以此为标志,中国考古学界开始进入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的时期。

早期奴隶制夏王朝的存在无可非议,但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缺乏,夏代的文化面貌始终无法确认。20世纪6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了一些古文化遗址,出土陶器十分特殊,介于龙山文化与商代之间,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二里头村,位于偃师县西南9千米的洛河南岸。古文化遗址包括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寨后和辛庄5个村,面积375万平方米。1957年发现后,1959年开始进行发掘和研究工作,先后发掘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物的特征介于龙山文化晚期和商文化早期之间,尚属首次重要发现,命名其为“二里头文化”。……这处遗址的最下层被确认为夏文化,出土有铜刀,为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其上层为商代文化,发现有大型宫殿基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遗址中出土了大批工艺精良的铜器与玉器,应为夏商时期的都邑遗址,在考古学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了解和研究夏商文化的历史有很大意义。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可以确认二里头遗址是一座早期王城。但这座都城是属于商代的还是夏代却还不清楚。2003年,考古人员又在现已发现的中国最早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中找到了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其中一座,呈缺了一个角的长方形,东西长为110米左右、南北宽100米,东北部折进一角。整个庭院范围都是建造在高于地面半米的夯筑平台上。庭院四周为走廊,除西廊是外有墙、……内有走廊外,其余三面中间都是墙,内外皆有走廊,说明在庭院北、东、南三面可能还会有相邻的庭院。这座宫殿的样式,后代有许多建筑都沿用。新的宫殿建筑群的发现又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无论从其规模,还是样式都是皇宫大院的建筑。……

这两座宫殿遗址的特殊处和意义,不完全在于认定它们是王宫,更重要的是它们发现的位置。早先考查知道二里头遗址所处的社会,很大可能是处于夏商两代分界的时期,其上层是商文化遗留,其下层为夏文化遗留。而这两座宫殿初步考定是处于夏文化层,那岂不是说,我们可以确定这是夏代的都城了吗?有位考古专家激动地说,“这意味着人们几乎可以从中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

然而事实上,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都并未得到公认,首先就此遗址本身的时期争论仍在继续,有人说属于夏文化晚期,有人说属于商文化早期,更为普遍的说法是“界于夏商之间”。历史学家冷静地说,“二里头遗址本身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作为都城的二里头,它的内涵布局及其演变过程、它的文化面貌及其社会生活与组织结构、它的族属国别以及人地关系等诸多课题,目前还只是粗线条的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遗址之谜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众多的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半坡遗址就是在她身边的村落,这个遗址告诉了我们太多的东西,又留下不少谜团。半坡遗址是1953年被考古队发现的,随后几年中,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多次发掘,渐渐揭开了这沉睡了6000多年的原始村落的面目,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当时林木繁茂,自然环境异常优美。发掘中考古工作者认识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原始村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村民们的生活状态具体如何,人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些都有待于发掘材料的证明。

半坡村落遗址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呈椭圆形,南部为居住区,北部为公共墓地。东北角有烧陶窑址。居住区、墓地与烧陶窑址之间有一条大壕沟相隔。这条壕沟长70多米,宽深各约5~6米,向两边延伸,起防护的作用,被壕沟围绕的是居住区。居住区内,最显著的是中间有一座大房子,其结构和建筑方法是半地穴式的。所谓半地穴式,是指建造时先挖出一个平整的坑,然后再搭建房屋,以使房子一半处在地坑中,这种方法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易于使房屋稳定。大房子门向东开,中间为火塘,其作用应是村落成员们举行集体活动的地方,如商量大事,接待外族重要来客,可以称为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边有许多小房屋,小房子的房门都朝向大房屋,形成不甚规则的半圆形房屋群。中小房子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式两种,从外表来看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墙壁是用草和泥抹成的,房屋中心都有一个灶坑,是村民们做饭的地方。从房屋中灶坑附近的灰烬中发现有烧残的兽骨,没吃完成堆的螺蛳,可以看出半坡村人早已脱离茹毛饮血的蛮荒生活,过上了比较殷实且安定的日子。

半坡人已知道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石头、兽骨和陶片制造的工具。石器以磨制为主,但仍有少量的打制石器。有些磨制石器也只是在打制的基础上,仅对刃部稍加磨制。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对人类来说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具有了征服自然的能力。遗址中发现生产工具达600多件,有斧、铲、锄头。先民们就用这些工具焚树造田、种植粟等农作物,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在一座房子下面还发现了一陶罐保存完好的粟,粟虽已碳化,但皮壳却清晰可辨。这是半坡人过上了农业生活的有力证明。

当然,渔猎还是村民们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从遗址中发现许多的渔猎工具和残留的大量兽骨可以推测出来。打猎使用的工具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弓箭,有不同的样式,仅箭头就有柳叶式、三棱形、扁平三角形、圆柱尖头式等。弓箭的使用,让人们的捕猎能力提升了一个台阶,可以更安全、快速地捕到猎物。

陶器也是村民生活中重要的物品,有各种形状的盆、罐用于储藏、煮食物,盛水等。村中有一个公有的制陶作坊,制陶技法已很发达。早期的制法以捏制法为主,到了中晚期开始出现用转速很慢的转轮加以修整的制法。彩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陶器,彩陶花纹是在制作陶坯过程中绘上去的,然后入窑烧制,这样彩绘可以经久不脱。彩绘多以红色和黑色为主,题材多样,色彩对比强烈。内容除了人物形象外,还有反映动植物、天文等各个方面的写实图案。其中尤其以鱼形纹居多,最具代表性。这些彩绘早已超出实用的范畴,而是先民们创作的文化艺术了。在一些陶器的彩绘上发现了较多刻画符号,有人认为是早期的文字。也有人认为只是随意留下的,并没有什么意义,也无法识读。究竟是不是文字,仅从这些符号是不能确定的,如果哪一天也能像甲骨文一样发现众多材料,说不定汉字史又要向前推了。

在居住区附近有氏族的公共墓地,排列有序,位于居住区之北。这里已发掘出成人墓170多座,各墓排列纵横有序,成人墓多为一人一墓,合葬的较少。随葬品为日常生活用的陶具诸如罐和壶之类。

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半坡村民的生活状态逐渐明了。整个村落,居住区是中心,四周有防护沟,沟北为墓地,东边为窑场,从这种统一规划可看出,人们过的是一种有组织的生活。房屋的大小相近,随葬品数量及质量上相似,所以人们之间并无贫富差别。总之,他们过的是一种集体而平等的原始村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文化之谜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这里有一条古河道叫“马牧河”,河道北岸的阶地形似月牙,人们便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月亮湾”,而三星堆则得名于河道南岸的3个大土堆。三星堆遗址的最初发现,是非常偶然的。1929年2月的一天,家住广汉市太平镇月亮湾的燕氏父子在浇灌农田的过程中,锄头锄到了一块石板,他们满怀惊奇地撬开石板,竟发现了满坑光彩夺目的玉石器。不懂文物的他们却肯定这是宝物,于是燕氏父子便在深夜偷偷将一共300多件玉石器取出,搬回家中。过了一年,燕氏父子见周围并无异常反应,为了牟利,他们便携带这些玉石器到城市的少城路——以前最大的古董市场去卖。据说这些被他们变卖的玉器至今仍下落不明。如此多的罕见之宝涌入市场,一时间,广汉玉器在古董商和古玩家之间炒得沸沸扬扬。大批所谓的“淘金者”纷纷涌向月亮湾,去寻觅宝物。三星堆遗址能以真面目示人也得益于一个机缘,就在燕氏父子出卖那些玉石器的时候,也带了一些送给当地驻军旅长陶宗凯。此人乃一介武夫,对古董一无所知,但他找到了当时在华西大学地质系任教的葛维汉,请他帮助鉴别。葛维汉来自美国,对古董有所研究,他看到这些玉石器后,眼前为之一亮,没想到如此精美的玉石器也会出现在西南地区,他初步认定了这些玉器是周代礼器,是稀世珍宝。就在1933年秋,葛维汉与同是华西大学教授的林铬钧、戴谦和等人组成了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队。考古队在发掘中,发现了许多陶器、石器、玉珠、玉圭等稀世珍宝。1936年,考古队将发掘所获加以整理分析,在《华西边疆学刊》上发表了《汉州初步发掘报告》的文章。在报告中,有关遗址文物被称为“广汉文化”。不幸的是,第一次发掘工作仅仅持续了4年,就被1937年开始的日本侵华战争阻断了。

第二次正式的发掘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配合宝成铁路的建设,考古学家们又一次来到了月亮湾进行考古调查,继续十余年前对遗址的勘探。他们采集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标本,根据初步考证,他们确定该遗址可能是西周时期的古遗址。1963年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发掘,是由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学教授冯汉骥带领他的学生进行的。他们来到月亮湾的高地上,极目远眺,顿感这是一个不凡之地。冯汉骥深有感慨,他认为这里极有可能是古代蜀人的都城。后来的考古发掘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

1980年,在全面发掘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对三星堆遗址抢救性的发掘全面展开了。这次历时3个月的发掘,收获颇丰,不仅出土了不少的陶器、玉器、石器,并且还发现了大量的房屋基址和4000多年前的墓葬。这些陶器、石器让人们了解了4000多年前古蜀人的文化特点,从而也从它们身上见识到了古蜀文化和古蜀人的生活方式。在这次成功发掘的激励下,考古学家们锲而不舍、继续前进,试图进一步揭开古蜀王国之谜。1986年7月23日凌晨2时30分,他们又有了一个重大收获。考古学家以竹签为工具,在谨慎的挑土过程中,发现了一小点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黄色物体,他们耐住性子,继续挑土,不一会儿,黄色物体显露的面积越来越大,还显出花纹来。先是一尾雕刻逼真的鱼映入眼帘,接着人们又发现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这弯弯曲曲的黄色物体不断地延伸,竟长达一米多,令人惊奇的是,上面除了刻有鱼、鸟纹外,竟然还刻有一个王者之像。考古人员将这一发掘物称为“金腰带”。意识到此发现非同小可,他们立即向政府请派军警保护现场,局面得以控制后,考古人员才公开了发现古蜀王“金腰带”的消息。一时间舆论哗然,三星堆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继“金腰带”之后,大量的玉器、象牙、青铜器及金器也被陆续发现,尤其是青铜器中的各式人头像和黄金面罩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考古人员不知疲倦的奋战下,一具具神奇的青铜面具,一件件晶莹剔透的玉器,闪闪发光的金鱼、金叶,离开了它们沉睡的泥土,发出了熠熠光辉。尤其是1986年发现的两座器物坑,是三星堆遗址的代表,它的发现令世人瞩目。其中一号器物坑位于三星堆土堆南侧100米左右,坑是一个口大底小的长方形,坑内大概有400多件文物出土;二号器物坑位于祭祀坑东南,相距大概20米,是一个坑壁稍微有些倾斜的长方竖穴,从这个坑里出土了439件青铜器,131件玉石器,此外还有骨、象牙等器物。这些3000年前的青铜人像雕塑,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十分罕见,在东方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那件大型青铜人像的发掘,填补了美术史上商代大型雕塑的空白,它总体身高将近3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几尊最大的青铜铸像之一。人像面部的器官雕刻得栩栩如生,头上还戴着用羽毛装饰的发冠。它手臂的动作好像是在进献贡品,人像身着饰有巨龙、云雷、人面花纹的衣服,看上去十分华丽。无论是从它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还是衣着来看,都体现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有的专家推断这个青铜大立像可能是一个象征着王者的“司巫”。在二号祭祀坑还出土了41件铜人头像,它们的大小、面部比例、神色与真人非常接近,大概也是反映了巫师的形象。在这两座器物坑中,人们还发现了一种被专家称为有“不死”或“通天地”功能的神树,那就是用青铜器制作的铜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近4米,由树座、主杆和三层树枝组成,体态挺拔,装饰十分精美。树下底盘为圆环形,上有一个描绘着云气状花纹的山形树座。高大的树杆一共有3层,一层向外伸出3根枝条,每一根枝条上都站立着一只鸟,枝端挂着一颗桃形的果实,十分精巧。除此之外,更让人称奇的是,在树座下面背朝着树干跪着3个人像,他们的表情十分威严庄重,愈发使神树显得神圣无比。这棵神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一株,据推测,后世兴起的“摇钱树”可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两座器物坑中除了青铜人像和铜树外,还有玉石器和青铜礼器也是颇为重要的。

三星堆遗址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它的社会影响和学术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英国《独立报》曾以《中国青铜像无与伦比》为题发表文章,称三星堆青铜像是“古代最杰出的艺术制品”,而这次大量青铜文物的出现,也将使人们对中国金属制造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早期蜀王国文明的无穷魅力。从对三星堆遗址的研究来看,商的势力和文化的影响确已达到了成都平原。虽然过去专家们在研究殷墟卜辞时也曾发现有“征蜀”、“伐蜀”、“至蜀”的记载,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们怀疑商王朝根本无力攻入像四川这样的遥远之地,所以这些记载以前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至于商文化是如何从遥远的中原地区传入四川的,专家们提出种种推测。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经过考察三星堆出土的若干青铜器,认为商文化可能是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经由淮河流域,穿过洞庭湖,沿着长江流域逐步发展到四川地区的。
历史渐渐离我们远去,唯有在这些遗迹和遗物中,我们才能探寻到过去的讯息。当然,我们从中所感受到的只是一个早期蜀王国灿烂文明的物质表现,至于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秘的青铜艺术则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品味、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人王朝为何湮没


神秘的巴人早在公元前十几世纪就有可以与中原强大的商王朝相媲美的青铜文明。巴人祖先和黄帝是同一支,还是独立地创造长江文明的源头?曾经极其辉煌的巴国社会生活状态怎么样,最终又为何湮没?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猜测。

巴人起源于湖北清江下游长阳的武落钟离山。巴人为夺取盐业资源曾与以“盐水神女”为代表的某个母系民族展开争战,并赢得了战争。这是巴人与盐的第一次结合。其后,“巴人”与“盐巴”在三峡一带上演了一场横贯数千年的大剧。巴人领袖廪君战胜盐水神女后,在清江边(清江古称夷水)建筑夷城,建立了巴王国。这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巴人建立的第一个巴国。巴人以虎为图腾,好鬼神,实行祖先崇拜,廪君则是他们最伟大的祖先。

在以后的历史中,巴国的军队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联盟军,成为前锋部队,戴着百兽面具,跳着“巴渝舞”冲锋陷阵,打败了殷商军队。战后巴人受封子国。这就是《华阳国志》中所称的“巴子”、“巴子国”。此后,巴国在楚国和秦国两大强国的夹缝中艰难求存,节节退守,终被秦国所灭。

对于巴国的文明,有人说是同黄河文明并列的长江文明的源头。巴人在湖北的生活有个漫长发展过程,独自由原始氏族形成众多部落,再到后来组成5个核心部落——“巴、樊、覃、相、郑”,他们在很长的时间里平等相处、无君臣之分。当各部落不断壮大,终于到了需要一个君主统领联盟的时候,“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廪君胜出,成为巴人领袖,由于团结,从此强盛起来。

而后在长期的发展中,迁入四川,在险山恶水中,独自产生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在迄今发现的巴人许多文物上,都有着被专家们称之为“巴蜀图语”的刻画符号,动物的、植物的、人物的、奇特的造像、古怪的印痕,这究竟是发源于巴人原始的艺术灵性,还是大自然神秘莫测的烙印?是装饰品还是占星术?至今仍是一个难以破译的悬念。不过可以肯定这是巴人的精神文化创造。
巴国另一个未解之谜是巴人为何突然失踪,在历史中毫无音讯。十数万巴人神奇失踪之谜,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苦苦追寻,试图找出谜底,但都难得其解。

有人说,巴国被秦军灭后,其人口也被全部坑杀,这种说法也许更多是基于秦军的残暴和坑杀赵军40万之说上的猜测。
有人说,巴国人在灭国后,除死伤外都大规模迁移了。最近陕西商洛地区考古专家在探寻商洛900多个神秘洞窟起源时,又有了关于失踪巴人的惊人发现。

据了解,商洛发现的神秘洞窟均面山、临水,故每每进洞,须越过湍急的河流。洞内呈长方形,四壁平整,人工开凿痕迹清晰。就目前已知的巴人习性而言,神秘洞窟的本身就与巴人在川生活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又发现了船棺葬的残存物,而且还有一些巴人文物相继出土。这些文物与三峡地区出土的巴人文物几乎如出一辙,其器具上的符号也惊人的一致。
于是人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一度失踪的巴人是否像陶渊明《桃花源》所描述的那样,为躲避战乱而隐居起来?神秘洞窟莫非是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巴人的桃花源?……

第三种说法是巴人并没有失踪,没有离开本土,巴人就是现在土家族的祖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专家们试图利用DNA遗传技术分析古代巴人和今天土家族的关系,并多次对三峡和清江流域一带的土家族人的血液和悬崖峭壁上的骨骸进行了基因对比实验。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后来史料上之所以不见巴人,是因为巴国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人称呼巴人,而他们的后裔依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形成土家族。通过考查,人们发现土家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与遥远的巴人的确很相似。不过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公认。

奇异的巴人王朝曾有过血与火的历史,在史书记载上无一不是与战争相关联,这是个伟大的王国,还存在太多的谜无法解开,我们暂时也就无法进一步窥探巴人的奋斗历程。……但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终将解开巴人失踪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城


在负有盛名的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座著名的古城楼兰。它的遗址位于今塔里木盆地的东部,罗布泊洼地的西北边缘。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提到过这座城市,由此可知,楼兰王国在当时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它在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公元前77年,汉朝皇帝将楼兰的国名改为鄯善。

可是,这座绿草遍地、车来车往、门庭若市的繁荣古城,在公元4世纪以后,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廊巍然,人物断绝”的不毛之地。现在,由于探险和考古发现不断进步,楼兰文明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荟萃了东西方文明的楼兰古城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了起来。在宗教信仰和物质习俗方面均表现出这种特点。如199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所在尉犁县营盘古城附近发掘的一座汉晋墓地,出土文物包括汉晋的绢、绮、缣、丝绣、织金锦、汉代铁镜,这些物品都带有明显的中原风格。同时还发掘出了带有中亚风格的麻织面具、黄金冠饰、金耳环和金戒指等,还有来自安息王朝的玻璃器皿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毛纺织品,等等。可以说很多当时天下的宝物都聚集在这一座小小的墓地之中。

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从地域位置看处于各主要文明的边缘,似乎是一个文化边缘地带,而实际上却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展现的舞台,是各种文化聚集融合的场所。

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木简和文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当地行政机构和驻军的各项公文及公私往来信件,从中不但可以看出楼兰城的军事力量和状况,以及各屯区农业生产、水利与生活的一些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到楼兰城内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情形,如城内设有仓库、客馆和医院,有制造铁工具和兵器的手工业,有以谷物丝帛作价的商业活动。此外,文书还记录了一些有关城内居民与户口、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文书是当时楼兰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真实写照。

然而,公元4世纪以后,这样一个绿草遍地、人口繁盛的绿洲却瞬间消失了。黄沙漫漫,盖住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一望无际的沙漠代替了昔日的绿洲,只有丝绸之路上留下的斑斑白骨暗示着这里曾经是一个商旅云集的贸易中转站。文明就这样突然中断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一切呢?从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简牍中可以知道,当时楼兰王国的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又联想到楼兰处于沙漠之中,我们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源日益不足,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最终导致了楼兰文明的覆灭。楼兰人不得不放弃他们曾经坚守的故国,四处逃散,而文明也就消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尼雅文明为何消亡


20世纪初,在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尼雅地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发现了一座古城。古城遗址规模庞大,东西宽约7千米,南北长约26千米,许多城墙、房舍、街道、佛塔的轮廓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其气势磅礴,堪与著名的古罗马庞贝城相媲美。更令人惊讶的是,从这里挖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其中还有很多书写了奇怪符号的木简。这些发现立刻使尼雅一夜间轰动了世界,那些奇怪的符号是文字吗?如果是的话,写的又是什么?为什么在这沙漠之地会有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城?这座古城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

在尼雅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奇怪木简符号,经专家考证确实是一种叫佉卢文的文字。这是一种早已消失的文字,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就使用此种文字。公元2~4世纪曾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楼兰、和田一带,随着印度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当今世上只有极少数专门的研究者能读懂它。佉卢文能在异国他乡流行起来至今还没有非常合理的解释。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木简上的佉卢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在解读它们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木简内容也许揭示了尼雅消亡的原因。其表述的多是各种命令,如“有来自某国人进攻的危险……军队必须上战场,不管还剩有多少士兵……”,“现有人带来关于某国人进攻的重要情报”;“某国人之威胁令人十分担忧,我们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查”。这些文字字体是弯曲形的,没有标点,字与字之间无间隔,给解读带来了困难。但单从这些零星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得知,……尼雅王国受到了某个王国的威胁,而且该国力量异常强大,尼雅几乎无力抵抗,只有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那悲惨的命运。尼雅的消失,是不是因为那个令尼雅害怕的王国的致命一击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古时又称西域,公元元年前后,有诸多小王国都臣服于强大的汉王朝。尼雅遗址属于当时某个小王国当属无疑,但又是哪个小王国呢?有人认为是史籍中记载的精绝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与今天的尼雅遗址十分接近,而且精绝国的消失也是在公元二三世纪,与尼雅王国的消失时间上重合。不过当时的精绝国可不是滚滚黄沙,而是气候宜人、水草丰茂的一片绿洲。而此时中原正处于东汉末年和三国两晋的慌乱与纷争中,无暇他顾,致使西域诸多势力较强的王国没有顾忌,也掀起了兼并弱小王国的战争。木简上的佉卢文记载了尼雅的恐惧,无情的战火殃及尼雅,伟大的文明淹没在血腥的厮杀中。

另一种说法是,尼雅被毁是尼雅人自己造成的。从遗址及所发现的文物可以看出,当年的古城盛极一时。清澈的尼雅河从城郊缓缓流过,众多水道交织,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周边茂密的林木将遥远的大沙漠隔离。但尼雅人的活动却不断地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特别是在1700多年前,尼雅的生产方式粗放,人口的增加破坏了植被,又大肆砍伐树木,致使水源枯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终把尼雅吞噬。现在的尼雅遗址中房屋建筑被厚厚的黄土掩埋,只露出一些残垣断壁,到处是破碎的陶器,累累的残骨,干尸常常暴露在废墟中。要是当年富庶的尼雅人能看到今天的破败景象,也许他们就会珍惜那片神赐的绿洲。

尼雅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息,同时又告诫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不珍惜,即使再辉煌的文明也会成为一片荒凉的废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郎古国在哪里


夜郎国因“夜郎自大”这一成语而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无人不知。

公元前28~公元前25年,夜郎最后一个国王“兴”举兵与周边诸侯发生战争,汉朝官员仅派使者去劝说。但夜郎王兴并不买账,还杀了使者,于是汉朝发兵灭了夜郎。夜郎国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它的鼎鼎大名,现在许多地方争着说自己是夜郎古国的旧地所在,更使得这一问题迷雾重重。
首先是“贵州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夜郎国无可置疑的是现在贵州境内。《后汉书》中记录了夜郎国的产生:“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月逐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古夜郎民族以竹为图腾,贵州多竹,今境内的仡佬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奉竹为神灵的习俗,不少地方还建有“竹王祠”。贵州省会贵阳简称“筑”,也是“竹”演变而来。从考古发掘来看,贵州也有众多证据。新中国成立后,在贵州境内不断有夜郎国文物被发现,考古工作者9次在赫章可发掘的200多座夜郎民族墓葬中的出土文物,足以支撑那里曾是古夜郎人居住中心区域之一的论断。

其次是“湖南说”,他们认为,史书中记载的夜郎文化均带有浓厚的楚文化气息,其国都应在楚地,并提出怀化西部属古夜郎发源地,而新晃县就是夜郎国的核心区域。

持“湖南说”的人认为,他们的观点并不否认夜郎国也包含有贵州一部分,不过夜郎国的核心和起源是在湖南湘西,那里现在的民风同样有夜郎国的影子。还有人认为夜郎国的中心在四川、在云南。夜郎古国在哪里?至今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滇国之谜


两千多年前,在中国美丽的滇池沿岸曾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这就是有着灿烂文化的古滇国。上个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及昆明羊甫头等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数千件精美青铜器和滇王印,让世人更加关注曾经极度辉煌的古滇国。人们不禁要问: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究竟在哪里呢?有着高度灿烂文化的古滇国又为何突然消失呢?

据考古资料证实,战国末至西汉初为古滇国的全盛时期,大约是在西汉中期古滇国开始衰落,由于国力的不断衰落,西汉末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古滇国走到了它生命的终点。它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约500年。中国历史上有关滇国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云南以滇池区域为中心是古滇国人们的聚居区,滇国的东面是夜郎国,北面是邛都国,西面以洱海区域为中心即昆明国。其中滇和昆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云南古代的主要部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西汉时期,滇池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滇、劳浸、靡莫等“同姓相扶”的各部落组成的联盟,称为“靡莫之属”,其中以滇为最大。滇又称滇僰,意为滇地的僰人。僰人为“羌之别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的称为邛僰或西僰,在滇池周边地区的称为滇僰。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过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39~前32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蹻入滇。不久,秦国灭巴蜀,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庄蹻入滇”,庄蹻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在他之前是否已经有滇王存在,就无从得知了。

公元前1世纪左右,古滇国走到了它生命的终点。汉武帝时期,曾派使者前往滇国,当时一位称雄滇池的滇王,好奇地问汉朝的使者:汉朝与我谁更大?由于地处边疆,地势险峻,没有道路与外界相通,他们消息闭塞,如同井底之蛙。在他的眼里,世界不会比滇国的地域大多少。就在这之后不久,这位无知的滇王连同他的国家,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出兵攻打滇国,滇王无力抵抗,举国投降,并请求汉武帝派官吏入滇国。汉武帝赐给了滇王王印,让他继续治理他的子民。这枚纯金铸就的滇王印,2000多年后,出土于石寨山。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力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古滇国正式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究竟在哪里呢?有着高度灿烂文化的古滇国又为何突然消逝呢?这个千古之谜,人们在做着各种假设和猜想。

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他们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澄江、江川、呈贡、晋宁、昆明这一片相邻和相连的广袤区域,是古滇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也可以说澄江在古滇国历史上一定扮演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推测澄江在历史上并非“蛮荒之地”,而是有着很发达的经济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还有学者推测,5000余件古滇青铜器物是在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出土,而滇王印出土于与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按照一般的考古规律推测,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就在附近。

还有一些学者从李家山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的造型、图案及近水居的干栏式建筑推测,认为李家山青铜文物所反映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有山林可以打猎,有田地可以耕种,有湖泊可以打鱼,当时的人们过着闲适富足的生活。而这样的生存环境也正好吻合了澄江的地理生存环境。所以这里应该是古滇王国都城的所在地。

那么古滇国又是为何突然消失的呢?有的学者认为地理环境灾变是导致古滇国消失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一切只是人们的推测和猜想,仅仅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设。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发现,为我们揭开古滇国这个千古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古尸


1972年,在中国湖南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尸,它震惊了世界。为什么呢?原来,尽管历经2000年,但这具女尸外形完整,面色鲜活,发色如真。解剖后,其内脏器官完整无损,血管结构清楚,骨质组织完好,甚至腹内一些食物仍存。为什么这具古尸历经千年而不腐呢?
一般来说,古墓中的尸体留至今天,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腐烂。因为在有空气、水分和细菌的环境里,大量的有机物质会很快腐烂,棺木也会腐朽,最后尸体也难免烂掉。二是形成干尸。这需要极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特别干燥或没有空气的地方,细菌微生物难以生存,这样,尸体会迅速脱水,成为“干尸”。

马王堆的女尸为何是“湿尸”而不腐烂呢?其原因是:
第一,尸体的防腐处理完善。经化学鉴定,它的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乙醇、硫化汞和乙酸等物。这证明女尸是经过了汞处理和其他浸泡处理的,硫化汞对于尸体防腐的作用很大。

第二,墓室深。整个墓室建筑在地底16米以下的地方。上面还有高20多米,底径五六十米的大封土堆。既不透气也不透水,更不透光。这就基本隔绝了地表物理和化学的影响。第三,封闭严。墓室的周壁均用可塑性大、黏性强、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筑成。泥层厚约1米。厚为半米的木炭层衬在白膏泥的内面,共5000多千克。墓室筑成后,墓坑再用五花土夯实。这样,地面的大气就与整个墓室完全隔绝了,并能保持18℃左右的相对恒温,光的照射被隔绝,地下水也不能流入墓室。

第四,隔绝了空气。由于密封好,墓室中已接近了真空,具备了缺氧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厌氧菌开始繁殖。存放在椁室中的丝麻织物、乐器、漆器、木俑、竹简等有机物和陪葬的大量的食物、植物种子、中草药材等,产生了可燃的沼气。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沼气能杀菌。细菌在高压下也无法生存。

第五,棺椁中存有具有防腐和保存尸体作用的棺液。据查,椁外的液体约深40厘米,棺内的液体约深20厘米。但它们都不是人造的防腐液,而是由白膏泥、木炭、木料中的少量水分和水蒸气凝聚而成的。而内棺中的液体是女尸身体内的液体化成的“尸解水”。这种自然形成的棺液防止了尸体腐败,并使得尸体的软组织保持了弹性,肤色如初,栩栩如生。

在重见天日之时,千年的亡魂随同所有出土的文物,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人不禁惊叹于造化的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印度铁柱为何永不生锈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西岸。这里原本是一个古都,叫德里,后来在古都旁边又扩建了一座新的城市新德里面积1485平方千米,人口838万。新德里是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是一座里程碑,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

老德里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约1400年,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雷神之住所”的意思,此后这里曾先后出现过7个德里城。到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由此得名。而在公元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曾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德里城内宗教气氛浓厚,古代建筑众多,用红砂石建造的莫卧儿王朝德里皇宫、公元前200多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建立的阿育王柱、印度最高古塔库塔布塔以及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寺,都是驰名世界的名胜古迹。

德里皇宫因其围墙是用红色砂岩建成,故被称为红堡。凡到过德里的人,都会慕名去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宫堡。整个建筑呈八角形,有5个城门,临河一面的城墙高达30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城内的宫殿都是用大理石与红砂石砌成。石柱和墙壁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窗棂用大理石镂空,嵌镶有各种宝石,灿烂夺目,富丽堂皇。而孔雀王朝兴建的旧堡遗址和阿育王柱,在这里见证了2000年岁月的沧桑。建于13世纪的古塔库塔布塔,为伊斯兰奴隶王朝的古泰布丁王和伊尔泰米什王所建,风格别致,造型美观。当晚霞映照于塔上时,更有一种神秘的气氛。这座塔是以阿富汗的杰姆塔为蓝本,为纪念伊斯兰的胜利而建的,又名“胜利之塔”,号称“印度七大奇迹”之一。塔分为5层,下面3层用红砂石建造,正面两层用白色大理石以及红砂石建造,塔身由下至上,各层高度缩小节奏逐渐急促,紧密排列着竖向棱线,每层外形各不相同。第一层是24个交叠的三角形和半圆形柱子,第二层是半圆形,第三层是三角形,第四、五层则是白色大理石夹有红砂石。塔内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备,沿着379级螺旋形阶梯,可以直达塔顶,眺望新、旧德里城以及亚穆河和秀丽风光。在库塔布塔附近有一处清真寺遗址,位于德里城南,内中竖立一根粗大的铁柱,高7米多,重约6吨,这就是著名的阿育王柱,也是印度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当地人称,只要能背靠铁柱将它环抱,许下的心愿就一定能够实现,也许这铁柱真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现代人的智慧在它面前软弱无力。

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阿育王柱在露天中耸立了2000余年,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吹雨打,见证了历代帝王将相的更迭,至今却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众所周知,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几十年就将锈蚀殆尽,根本不用说数百年上千年的了。而且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在寻找防止铁器生锈的有效办法,尽管从理论上说,纯铁是不生锈的,但纯铁的提取却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其奇异的现象,引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前去研究。在《印度的考古学概述》的文章中对该王柱有如此描述:“这是一根锻造的铁柄,上端直径为16英寸,长约22英尺,铁柱的上端呈现奇怪的金黄色。”这一描述引起一部分的猜疑,许多研究者认为该铁柱是钢做的。此外,描述还提到该铁柱上的刻印文字非常清晰,这些文字使人们能够确定它的制造时间在公元31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911年,罗伯特·哈德费尔德爵士从铁柱上取了一小块铁做检验,此后又对一块大的铁柱样品做了一番详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铁柱含0.08%的碳,0.046%的硫,0.114%的磷,0.032%的氮,99.72%的铁、铜和0.034%其他元素,这表明铁柱几乎是一个完全没有杂质的加工铁制品中的精品。从铁的纯度和统一性来看,甚至比现代瑞典的碳铁还好。从结构上看,该铁柱由大的铁晶粒组成,只有一小部分水泥,几乎看不见。此外还有大量的正常形态的小线条,似乎与小颗粒结构有关,这可能是老化的表现。哈德费尔德将铁柱上的一小片取下来后,上面淋上水,结果发现一夜之间铁片就生锈了,但是铁柱的断端在同样的实验室条件下4天都不腐蚀。此后,大量的分析研究也表明,铁柱是一种接近于纯铁的合金,除铁之外,还含有碳、硅、磷等成分,这或许就是它历经那么多年而不生锈的原因所在。这是否说明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呢?

由于这一奇异的现象,人们后来也注意到了其他千年铁柱,比如达哈铁柱。这根铁柱有3段,在公元14~15世纪的宗教混乱中被切断。铁柱上没有铭刻的文字,别处也没有足够肯定的参考文献,所以关于铁柱是何时制造的,没有任何根据来做哪怕是最模糊的推断。只能从形状来判断它属于古普塔时期(公元320~480年),人们普遍认为这根铁柱和阿育王柱大约是同一时期的。研究者对一些从被埋葬的斯兰城里挖出来的铁器进行了研究。许多的铁器被挖掘出来后,都严重地生锈,在博物馆里也继续生锈,除非得到特别防护。但是确实存在一个防腐蚀的、质量相当好的铁器,这就是制造于5世纪的古老的辛哈勒斯铁器。另外还有克那拉克的铁柱。这种铁柱被用于克那拉克倒塌的黑宝塔建筑中,现在仍留在一些被保护的毁坏了的寺院废墟中。这些寺院被认为建造在公元1240年,因此铁柱也被认为是那时铸造的,而且在寺院的墓铭记中详细地记录了这些铁柱的外观。

这些铁柱都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而不腐,而分析表明这些铁柱的组成成分和纯度几乎是一样的。这难道就可以说明古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在同时代冶炼出的不生锈的铁制器具呢?古印度的典籍中,为什么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呢?铁柱依旧矗立在那里,其中的秘密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0: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格达古电池作何解释


1936年6月,巴格达城郊,同往常一样,一群筑路工人一大早开始在这里修筑公路。大概过了有一个多小时,一个工人突然铲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怎么也掘不动,于是呼唤同伴帮忙,大家齐心合力,在这周围用力挖掘,结果竟挖出了一个巨大的石棺。考古人员马上赶来,小心地打开石棺,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器具和613颗珍珠组成的念珠等贵重物品,经专家鉴定为公元前248~前226年间波斯王朝的文物。

在这些文物中,有些东西人们始终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那是一大堆奇怪的陶制器皿,锈蚀的铜管和铁棒。时任伊拉克博物馆馆长的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卡维尼格这样描述这些奇怪的文物:“陶制器皿类似花瓶,高15厘米,白色中夹杂一些淡黄色,边沿已经破碎,上端为口状,瓶里装满了沥青。沥青中有一个铜管,直径2.6厘米,高9厘米,铜管顶端有一层沥青绝缘体。在铜管中又有一层沥青,并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棒,铁棒高出沥青绝缘体1厘米,由一层灰色偏黄的物质覆盖着,看上去,好像一层铅。铁棒的下端长出铜管的底座3厘米,使铁棒与铜管隔开。看上去好像是一组化学仪器。”经过鉴定,卡维尼格宣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在巴格达出土的陶制器皿,铜管和铁棒是一个古代化学电池,只要加上酸溶液,就可以发出电来。”

当时许多人说卡维尼格一定是疯了,要么是个大骗子。略有理智的人都知道,公元前3世纪的波斯人,怎么可能会制造电池呢?众所周知,电池是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在1800年才发明的。正当众人纷纷指责卡维尼格的时候,卡维尼格却神秘失踪了,那些古代的“电池”也不见了。于是指责者更有了口实,都说卡维尼格的谎言被揭穿了,“夹着尾巴逃跑了”。可是几个月后,卡维尼格又出现了,并且理直气壮地向世人宣布:“这的的确确是电池,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驳倒我的观点。”原来卡维尼格悄悄带着这些东西回到了柏林,进行了一项重要的试验,他把那些陶制器皿、铁棒、沥青绝缘体和铜管组合成了10个电池,结果又有了一个更惊人的发现:古代人很可能是把这些电池串联起来,以加强电力,给塑像和饰物镀金。

古人难道真的已经使用了电池?德国另一位考古学家阿伦·艾杰尔布里希特抱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决定亲自做试验验证这个传闻。他仿照巴格达出土的“电池”原型,自己制作了一些陶瓶、铜管和铁棒,从新鲜葡萄里榨出汁液,倒进铜管中。奇迹出现了,和电池连在一起的电压表的指针突然移动起来,显示有半伏特的电压。接着艾杰尔布里希特又做了一个试验,他找到一个小雕像,把它放入金溶液里,然后用仿制的巴格达电池通电,两个多小时之后,一个完美的镀金雕像摆在他的眼前。艾杰尔布里希特宣布说:“我起初也不相信这件事情,但是我的试验至少证明了,卡维尼格先生并没有撒谎。”

无独有偶,人们在神秘的古埃及金字塔中也发现了电池的踪迹。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距今约4600年、在开罗近郊吉萨建造的胡夫金字塔,它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和神奇,并饰以雕刻、绘画等艺术品。由于墓室和甬道里十分黑暗,这些精致的艺术作品需要光亮才可能进行雕刻、绘画,而这项工作应该是在利用火炬照明或者是在油灯下才能完成。可是,现代科学家对墓室和甬道里积存了4600多年之久的灰尘进行了全面仔细的科学化验和分析,结果证明:灰尘里没有任何黑烟和烟油的微粒,没有发现一丝一毫使用过火炬或油灯的痕迹。由此可见,古埃及艺术家在胡夫金字塔地下墓室和甬道里雕刻、绘制壁画时,根本不是使用火炬或油灯来照明,而很可能是利用某种特殊的蓄电池或者其他能够发光亮的电气装置。

美国科学家为了验证巴格达电池的真伪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他们首先成功地从仿制的巴格达电池中获得了半伏特电压,并且用它连续工作了18天之久。他们使用了多种溶液,都是古代人类已经发现或者开始使用的,例如葡萄糖溶液、醋酸、硫酸铜等。参加试验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除了发电外,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还有什么别的用途。

1938年,德国考古学家柯尼希在巴格达城郊又发掘出了远古时代的一组电池,与两年前不同,这次发现的古电池是铜外壳、铜蕊,外壳是借助铝和锡固定好的,直到今天人们还普遍采用这个方法。时至今日,人们仍然难以相信卡维尼格的推论,但是这之前发现于巴格达的古电池又该怎样解释呢?2000多年前的埃及人或巴格达人已经开始使用电池发电、镀金,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无怪乎人们对此采取审慎的态度了。要想弄清真伪,恐怕仍需要科学上的新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