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12 08: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解析 | 一篇文章讲透十天干的来源
. W* O) ]( g! `% N O% {
% O* t* {, ^1 b' y6 X. i9 @3 o/ }酉师兄 大易通玄 3天前
. q0 N) u* {5 [- P3 ?1 |你好,我是酉师兄,大易通玄的第3号员工。" g0 J O- @0 `1 D; V
# I+ z |- e; Q5 ?, W+ j+ P我主要在这个公众号上跟大家分享一些易学的干货。
( w% R( P! g- C, o: f; b7 v, e, G8 o. m& m" C( U
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讨论一下天干的来源。3 M1 d4 ^' G$ n( r! S
}& e& {$ N4 k9 B, T' c, v5 X9 L) D) ^1 g4 z* r* t- S6 h! S
十天干' ^ P- x' }' j" r" }- H% E+ q
1 B& @" V8 a& l9 f) ]% `" a如果你学八字,肯定都知道天干;哪怕不是易学从业者,大概也都听过甲乙丙丁。- C2 ~6 s- v, r/ \$ u; K% r
2 r' `* J& Y5 X你肯定会知道,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金属金,壬癸属水。: b* F% ]0 P: L; N2 s/ E
# b! k1 r+ R# z9 G; Q1 P* p- T3 O' C
那如果现在在你心里甲木还是大树,丙火还是大太阳,壬水还是大海水...
/ B$ B" Y0 J# d: D" Y, K9 p2 D8 n* Z9 b% M, D2 F
7 v/ r8 l3 C4 J. {0 M- ~6 H
上图来源于网络8 d# u: K6 h% i
* G9 W) Y$ [8 M R; S
那么恭喜你,学了这么多年,连最基本的东西也没整明白。
- N) ^% e8 n7 B6 @3 U- I0 Q, ~2 }) e
我不能说你这个是错的,但是你这个肯定不是最根本的。* F) d+ O$ k: N! H4 Q4 L
& S& f% F2 \& v. ^$ x$ p3 M- @我们学习易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逐事情的本质,求源求真。5 p5 G7 Q6 @7 J0 N2 ]1 @
0 f% M* E6 A+ _ p7 I" l6 Q下面我就会一点一点告诉你为什么是错的,什么又是对的。
5 `/ T$ X, g) S2 ^( C x" q2 q% P
说天干之前先说五行,而说五行之前要说阴阳。
$ l2 a7 K% } X" {4 `3 V+ \$ @, ^5 r3 i
阴阳是什么?
) ?7 K$ \5 y: ]; t. H, l; c( q6 k/ E& I& |$ m- s
首先我们看阳的甲骨文(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T)+ L4 J, l! |1 u/ a. K
, v: _1 V! b* K6 Z# Q$ G" q9 T+ h: m Y* m
* Z5 _2 m' M" T7 j) a' O阴阳很简单,太阳照到的是阳,太阳照不到的就是阴。7 u- l) k/ c4 Z% s
, X! z$ ~" ?2 w9 F阴与阳,其实就是一个太极。# v- n5 o- q8 Q# @, e2 k5 L- X
# e! X4 } v( u/ C) j. Q" z* R" N4 M1 X. Y5 t3 a6 a
* o( X3 N! J& h( \# _0 G' ?! s; N' C阴阳之间有四种关系:
/ |: h: c7 d$ |& w/ P) p" f5 s$ E a
6 L" U4 ^& \1 d y- n7 e o1、阴阳是对立的。$ c+ x- L, V3 z
2、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h4 `) A, T& B* D9 F- O% b! C3、阴阳是力量是此消彼长的。8 S1 O8 }$ A: X4 z
4、阴阳在彼此内部互有根基。+ M# T# \8 I% k1 k: y9 ]
2 M+ P+ h8 f% g7 d$ d- h8 ^
具体说一下:
8 e2 d' a5 q1 }* ?2 E- M
3 T |7 C) ]5 P1、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
1 w/ X+ y/ k* [- U! `$ g0 F$ T, r- U( R3 R& Z8 F% |! S+ ]5 H9 n7 G
这点很好理解,因为你说一个东西是阳,他必定是相对的,有阴才有阳,没阴就没有阳。
4 j& n2 k( m2 q/ O/ {0 O6 T
" x& y, F; t% r' O1 H o4 v你说一个一米90的人高,那是要跟谁比,要是跟郭敬明(身高1米5几)比,那自然是高的,如果跟姚明比,那就是矮了。, \$ c9 I9 [3 |" ]' b/ n- \0 G3 C
' r# l. w+ C* q8 o$ ?
《三十六计》说“阴在阳之对,不在阳之内”,就是这个意思。$ K" h4 L9 w* M
6 L0 E, n2 S- x0 x( H0 t
2、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z6 H) [$ Z2 S8 B' V. `# `
; ~2 W h+ _- `4 _/ U3 H就是阳到了极处可以转化为阴,阴到了极处可以转化为阳。 d- E, D0 F: }0 @/ F9 ~
) T5 D8 [' p: S! v比如白天可以变成黑夜,黑夜也可以变成白天;君子可以变成小人,小人也可以变成君子。+ T% f7 a" } R
) Z2 f- r) {' I9 t
3、阴阳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
* U+ F8 a( m' v: a H8 f1 o( ?4 l" |* g0 T$ h$ S3 F
这个的意思是阳气盛的时候阴气自然弱,阴气盛的时候阳气自然弱,就好比太阳初升之后,阳气增长,而阴气减弱。4 U* z' V% U3 w7 m2 X5 L2 ^
3 `1 x$ w% q: u5 x8 k3 G* p- J8 a- I
4、阴阳是互有根气的
& _5 E; @5 s: h4 e( u' J9 F
2 p( }% H, _# X8 N就是虽然在阳之时,也有阴的根存在;在阴时也有阳的根存在。, L* p2 P/ A0 W! y
* i0 x8 O$ `3 o4 W I
比如哪怕是沙漠的中午,也会有阴影的存在,在极黑暗的时候,也会有星星之火透出。% M/ h; X( k& \7 f8 ]# I& E% A
, C; {. l6 F; T9 d阴阳既然有这些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只有两个主体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他只能实现彼此的转化,但是无法体现程度,也无法体现此消彼长的强弱关系。* _) ~) }) J, u0 I* w
" k& K4 w/ ]) Y0 `: ?+ [8 Y, t# W6 o, A5 ]9 X9 V" a
* c* Y5 @6 Y* `" F8 T6 u怎么办?
: U, x* p% [8 m; `
: M/ j% b9 k- y% `3 b" @于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关系的问题,于是古人又发表了四象。8 Z! Q1 Q: I/ S% k
" I2 x6 D+ V8 |$ Y% K* B5 G/ T D+ i所谓四象,就是,少阳,太阳(老阳);少阴,太阴(老阴)。
2 S) g- z7 D/ Y" o3 i/ n! o
+ o, l$ N$ W' O, V3 H( u% \
' a9 D$ b7 S0 u J9 e4 ?3 {4 q
! x1 f# \8 {! S+ k Y( t在四象中,少阳之气转化为太阳之气,盛极转阴,转化为少阴,少阴转化为太阴,阴极转阳,转化为少阳。
& Z4 ~) v7 r; V3 v( `4 k. r7 x3 U: k6 N, s- T% C$ J4 g h
这样解决了程度问题,解决了转化问题,但是这个克还是有一些问题,你看,少阳是克少阴的,少阴也是克少阳的,但是到底谁克谁却显示不明白,毕竟不能我又克你,你又克我。
. s4 r2 T. x2 m# U$ L3 f8 V3 W/ H) s/ |1 G% F" v
0 W$ R) | p4 Q1 j' P
/ G/ n( }- T$ H# `8 k怎么办?
9 I: u4 i6 v E4 V3 O: G$ ]9 o1 l# c0 G: f/ ^2 v3 T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加一个状态,能区分出彼此的关系来,我们把新加的这个叫作中和状态。
1 X1 _% \! S: D2 o i/ Y' m( Y
3 L. I, b! v: N* A' Y+ k8 S: c7 L/ [
7 b, q3 s5 I; \% U/ A3 N8 Y2 b+ B/ _5 V, L" O. y
但是中和状态具体要加在哪呢?
2 c9 T6 B; ?# V# U: x! o7 w7 B$ H$ m q( @% y$ |6 b
回到天道,阴是喜变阳的,而阳是不喜变阴的。
" Y9 g2 W; X% Q1 q" i$ j/ L. Z5 s1 |5 @
同时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从黑夜变为白天,有一段时间叫作黎明前的黑暗,就是太阳初升那一刻,是在极阴之时瞬间变为少阳,所以由太阴转化为少阳是顺畅的。! Z8 L9 N! C# G0 q, {7 Q
2 ~5 r# ^7 M; o, R5 l# p! k而在极阳之时,也就是正午,变为少阴之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c$ \. Z V. T1 X0 L4 |
8 R9 Y( r% ?( g. g$ c& d$ Z5 t所以古人就把中和之气放在太阳与少阴之间作为一个过渡,即少阳-太阳-中和-少阴-太阴。
) c4 z( |; S3 f5 L9 Z* P2 o5 ~ 2 K6 n$ V" X+ r: O
% ~ u# t/ I6 d* g) B1 \
k5 }) w. H7 Y6 ]这样就变成了五个主体,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不论生还是克都可以作用到单一主体上,生是少阳生太阳,太阳生中和,中和生少阴,少阴生太阴。
' u$ t- R+ N& m" l3 M
! W4 M- @1 _- I7 o' _5 Z- \" \* f7 V& { t0 C8 Z# e3 F% l( Z! u0 k
6 o% h- Q. t: j* k* G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最简单模型。3 a. g% X; D3 J6 d
* W$ W" E8 ?0 V+ S
到这一步,五行的来源就讲清楚了。- R6 b4 s. B+ _5 W6 Z: P }7 n
! R+ P9 X0 h _1 ^7 k8 q0 l
$ y: g' N J3 r& O8 t6 K/ @" Q6 V) T1 b% m A
什么是五行? 很多人说是金木水火土。
8 _5 Q h0 b- k# \4 o1 W2 s& [; h5 i
4 M r$ T, g. ]* x$ X. s但是为什么是“五行”呢?这个“行”字是如何理解的?0 s' f; l; @3 Z7 \0 E1 U" C- c
/ C+ \% ~) j4 ?) U8 Y! P& @" \
郑玄《范洪注》中写道:行者,顺天行气也。
% Q% k6 m: f; W' o8 c8 g
8 u( V3 g" _6 {% `# M其实行就是运行,是物质间的运动,是气息运动的状态,而不能单单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 W F" d$ T7 U; ^- j
! Y; o ^$ i/ Q2 I0 @搞懂了这种气息运行之后,我们也很好理解,太阳是火,太阴是水,这本身就是阴阳的一个指代。少阳为木,初升之气,太阴为金,下沉之气。最后把中和之气简化为土。
3 u; d& S' M5 U3 O' u! i8 R7 _. C2 O
所以金木水火土的特性与关系可以很好的表示这种五行之气,然而五行绝不是简单的金木水火土。
1 `0 d' C. `; F1 G E) N) S4 d
同样的
0 _; |) {4 Q1 v* M- M3 ?6 v; ~ A$ s4 V' R
为什么东方是木?因为东方是太阳刚刚升起的地方,是”少阳“;& P9 G1 G! F6 V6 |# v3 t
+ [7 a6 c( E- {为什么西方是金?因为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是”少阴“;
7 n' J1 C# W2 n% A& O* G, D$ J: V$ C8 x7 A7 M( I
为什么南方是火?因为南方是太阳最高最亮的方向,是”太阳“;
% K+ L( E5 T n/ L
8 L0 b) J# }2 C" t2 ~- m为什么北方是水?因为北方看不到太阳,是”太阴“,
0 K% i% K! x0 \5 e( ]
. L6 N+ [# _% t2 ]而中央的阴阳调和的位置就是”中和之气“,也就是所谓”中央土“。5 m! e! W) M& p. Z G; I
+ Y/ t6 u: V: u9 b7 `. {% ?
你看,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人为规定的,都是根据自然的道理而来。
* ^* t1 c( n; e, J+ n* a
$ Q) Z+ [5 _, g明确了这个来源,五官、五脏、无色就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4 J; `4 x- i( L: ?+ L
2 K8 M4 V# z$ D/ b* \4 O
那么,既然五行并不单单是金木水火土,而是阴阳之气的运行作用,那么由五行发展而来的十天干,就自然不能说什么天上水,地下水,太阳火,城墙土什么的了。
5 W+ C, ~+ c: V2 R+ x% H& I# `3 ]- p$ \1 G2 I( p
十天干到底是什么?
; Q3 L5 Y, ]% |- w2 L
9 i8 k& B1 H4 g+ K十天干其实是对于五行之气更为细致的描述。2 e7 C0 D9 S/ Y! O
/ L& m- E' e4 V5 |$ C
甲是少阳之气的初生之气,乙就是少阳之气长成之气;+ N! F9 L6 Z4 a2 o4 Y; f$ F
& D5 Q6 K# }: c' a4 ^7 p' W4 g3 ?! Q丙是太阳之气的初生之气,丁是太阳之气的长成之气;
1 W- E8 d& y) T2 d" I
$ ?+ D9 }( b9 \( g# o戊是中和之气的初生之气,己是中和之气的长成之气;
& J$ u; ]5 F4 G: \- b) R. L/ W6 o/ z$ B& S$ ?& P f# T, D% L
庚是少阴之气的初生之气,辛是少阴之气的长成之气;
2 D5 d' b1 ^2 x' x) \1 K( Z7 W. R% f
壬是太阴之气的初生之气,癸是太阴之气的长成之气。
8 J9 b" [' ~8 Z: ?3 m0 M6 c) }( M( r1 D5 ]3 u9 [+ O G& ]4 @1 g$ B$ J V
所以回到最初,甲是气而不是形,古人最初说甲是栋梁之木与森林高大之树。他是为了帮你理解这个少阳初升之气,而不是说甲就是大树。
5 J V% T+ N, ~
% E( \# ]0 S- f, Q1 `8 I真正搞懂了这个问题,在我们后面易学的应用中,才可以更好的找到感觉,也可以庚容易的理解彼此的关系,否则一开始错了,后面只能错的更多。
4 O9 O" i& |* J. d$ k1 |
% V' F2 E8 J, g% s6 ]7 Y! z, [! b1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