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如影

辟谷初记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4 17: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影 学弟,今后就叫我老学兄吧,大家是老校友吗 。" b  k& j% w0 h4 W4 ~, z
' s/ k: {, x) j* k( h9 l
还有三月学辟谷上海小朋友,没关系你就叫我龙兄何妨 。我希望在上海有更多参与辟谷" c3 C: P0 Y* e- G! P5 ~# f

  D( f. o8 ]& a8 O7 r2 x% P养生的小朋友呢 。你们是未来传播和发扬广大辟谷养生文化的生力军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4 1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影学弟:我你让看柯云路的心理学是开玩笑,不过他的人体特异功能解密如没看过,值得一看,
: V! y( f( [5 U& D1 a- P" ^7 b
, {8 ]# s: j, {( W6 @! A不是为了学习,或是什么文学 、写作等 。纯是为了实验,或者说验证一下你与宇宙(或说是佛 、道 、儒6 `# E* {$ i8 C5 j4 |* v/ ?

! }% o! M& L8 J0 A( h8 X2 h等 的超时空信息)勾通的能力 。告诉你,我在看他写的尹喜上武当章节前是合上书,入静进入功态看的,
$ p# H) ?6 Y. ]( e3 f# `, d1 ~( R) @# c1 b
出功态再打开书,认真看,却和我功态所见雷同,(曾在武当住几天,就是没找到尹喜走的那条路) 。
& u4 h) t' S+ u. ]) e& n' x ; M* m1 z/ D( z0 C
这说明他是在功态写的书,书中写的路才真正是两千多年前尹喜上山时走的路 。你不想试试吗 。
) \$ d% m" p1 V( N+ D
( q  E& w8 Q) K, p, T- H另外介绍三本书 ;一是任法融释义的《道德经》,二是《周易参同契》亦任道长释义 ;% o" ]/ D8 w" i$ v% U1 G' Q
# r1 g1 m; o8 ~1 y. z
三是 ;中国密笈传奇 。想研《易》不找别人 ,就找老学兄吧,我是自学,独创的,用杨辉三角
7 y: p6 i( z  [: c
6 S0 u0 d7 ~. f( H' H* o推导八卦,量子力学释义64卦………… 一定要认真研习,老学兄的书还等着你执笔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4 19: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缘与和学兄年龄相仿的六中老校友,别忘了给老兄牵根线啊,不用问姓名,我们同年级初中18个斑,
  j1 z3 A; N# T
" F" d/ N( I! U& G我是九斑的斑主席,有两件事大家可能会记起我。第一是,有一次期未考试13门课我拿了13个100分。
# |5 t  @5 M1 Z6 U
' w) W! a. Z! \! Q) H第二是,初中毕业时,在几何老师宋家螯的鼓动下,与斑里的团支部书记合影了“订婚照”,她的个子比# w7 X6 k6 N2 R, E9 d! ]6 X$ t9 w

+ H% U8 A1 H1 e我矮,两条粗粗的大辫子放在胸前,我的衣帽全由宋老师提供,事后我俩分各自加印,一次一打,各分别加- U& V  k  L: u5 y1 C9 L. z* U
, o8 a+ y+ G6 O% c3 I
印N次,每次拿到学校就被老师和同学抡光,当时外号“美少年”在学校还是小有名气的。所以才说做学
' Q4 }) |* v! P2 i# ?0 Q$ F0 q: Q! @/ \' R& ~% J
兄“当之不亏”吗 。好了,又该为母亲准备晚餐了。晚上要发我自己的辟谷帖子,明天有时间咱弟兄
+ s7 H7 H3 h1 I) `% _# f3 U7 T7 ]5 V3 F1 g6 O% o: U
再聊吧 。代向你的父母和亲朋好友问好 。愿他们天天身心健康快乐,事事如意称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1-14 20:54 编辑 0 S; `8 ?3 A+ G1 [3 b
& V: X2 \. l5 ^- C$ j7 {1 G" g4 c+ W
龙兄、学兄、学伯、老龙兄、龙老兄、龙老伯、老学兄?到底叫您哪一个才好呢?仔细比较下来,我觉得龙老兄、老学兄两个好一点,前者比较适应网络上的彼此称呼,后者则点出了同校学友的关系,好像后者较好,就叫您老学兄吧,只要龙老兄不嫌弃这个“老”字就行。
; {; |/ y: s" s1 e# q
4 A6 c- U+ c. Y; }老学兄读书时期出类拔萃,真是叫人佩服,我中学时虽然也名列前茅,但还没有门门满分的记录。我中学前五年,只有一次得了年级第一,一次掉到十名之外,其他都是在十名之内上上下下,忙个不停。第六年也就是高三时我生了一场大病,出于半病休状态,几乎要留级,那时候老师认为我考不上大学,要让我病休一年,来年再考,我死活不肯,一定要一起参加高考,后来总算考上了大学,但属于大专。
/ ]4 L6 J8 T; Q; Y) q# s5 g& U
关于读柯云路书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不是我不想读,主要是因为他的书太多太厚,我觉得再好的书,若是太厚,那就是浪费时间了。越来越厚的书是给普通人看的,聪明人要看越来越薄的书。我读书很多很杂的,家有万卷藏书,我现在几乎不读书,只翻书。任法融的三本书我都买了,翻过。我是冲着那本《素问》的释义买的,因为市面上关于《素问》的注释还没有好的版本(南怀瑾推荐的什么人写的《素问》简直是垃圾)。而我一买就要成套买的,所以他三本书我都有。至于《易》,我也不是谦虚,我已经懂了,真的,因为我是悟道之人。至于杨辉三角推导八卦、量子力学释义64卦等之类,我认为那只是“技术”,停留在“术”的层次,当然这种“术”是属于科学技术,它的特征是显明的、有形的,也就是有名有状的。当然要学会这个也不是容易的,还要懂什么三角、力学之类的,要充好多电,累,就不学了。我不想学您这个,老学兄也不必介意,不过若是有缘,我倒是有心想跟老学兄学学中医方面的东西,至于是什么方面,我目前还没想好。
' ?/ o9 j2 R$ F8 f) r* C  _% ]$ \. s. h( s4 S7 J
最后,我代父母谢谢您的问候,他们今晚在我妹妹家吃饭,刚才打电话要我也去,说有大闸蟹吃,存心诱我,我忍住了。我在电话里已经跟他们说起您了,说我有幸认识一位学长,市六中学第一任董校长那一届的学生,一个辟谷高手,现在70多高龄,母亲还健在。他们在电话里就赞叹。哈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今天不吃东西,也不喝水,到现在算是坚持下来了,稍微有一点渴的感觉,但也不是太渴,估计是心理作用。现在想来,前几天的斋戒日喝了几口水,其实完全是可以忍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1-15 23:53 编辑 % }, e4 u7 r: U/ ?2 w5 X  @

' h+ e0 q+ U" ^龙老学兄,您我相识,真正有缘,无以为报,奉上一首新近写的小词。
# s* X+ t! v2 x' Y+ J! ~. b; e) D8 t
《踏莎行》
6 y, G. [: m- g1 ]" K/ d# p+ k
( P, U' S* K/ y- m) R落日行星,翻天覆地,( N* L1 `& x" U, X6 p' S: Q
无终无始轮回矣。. b% o, ]4 B! k) h, z
茫茫广大太空虚,忽忽渺渺人生际。
! \& }" c- {/ J7 {# Q% e- ? 8 I! E# Y: D# J4 D0 r" f  A
吴越春秋,周郎赤壁,$ I/ H; [5 |  \3 i
风流云散匆匆替。
9 ~+ ^, w. z1 P5 g% d3 f悠悠涕下怆然而,丹青历历兹如碧。0 _4 r! n+ K% p( k* B9 L  \  C
4 s2 O; k* g  E$ N3 M
作于2009年9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0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学弟的小词,好一个“…………丹青历历兹如碧 。”真真正正的上海六中高才生吗 。好像又回到
$ |* ~2 \# N, R* V! O, {# u$ J, I7 r# K: b, y* Q7 c3 j
中学时代的课堂,侯老师渡着方步,眯眼摇头诵读诗词的样子从记忆里油然升起…………
/ G% e' S& {. F' N% q
9 y: d3 A; _, K不能回敬学弟了,子时功时间已过,我得去补会课,不然子卯相连,睡觉时间真的又实兼并了…………
# H9 c0 r) b3 y: O$ G3 J0 j7 K0 c  }- W+ @" b
晚安(其实应该说早安),再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2-30 14:13
  • 签到天数: 630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09-11-15 08: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6# 龙在江湖 0 c6 H. e* E' ~

    . g: N. |$ s8 l" b6 D. u3 d" V# [- w( H龙在江湖前辈进行断水辟谷可不能用“罚”字,所谓道法自然我虽不大懂,但感觉那是一种心态;当然也前辈能随时调整,不过因话而发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2-30 14:13
  • 签到天数: 630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09-11-15 08: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7# 如影
    * \! ^. h: m, u3 x" c+ q" n: m/ a7 m7 I9 I0 u1 a! @4 E) d
    龙在江湖前辈、如影老兄:渡己、渡人不分前后,皆为一个“渡”字;由心而生,由念而发,由己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2-30 14:13
  • 签到天数: 630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09-11-15 08: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如影老兄帖子受益匪浅,尤其是老兄与龙在江湖前辈的回帖;深感自己学识浅薄,需深学苦练。看如影兄对辟谷的理解,我对断水辟谷有一点小的感觉,也许可以对你有些帮助,就是只要津液充足就可以进行断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0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影的这个贴子真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实践,活活泼泼的,又自然又生动。很喜欢,随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回一下26#1969管理员吧,这个罚是反用的,常作自潮——因为咱们是把辟谷作为享受吗 。我4 [4 q( t3 b# L9 j# }
    7 l* }& k  K" {& v1 a4 ?" E
    向好朋友道歉时还会说:“对不起,我错了,罚我吃沾蜂蜜的……山药 ”。1 \# D) A7 c- m8 y2 `
    5 B* p1 V" w3 d; E/ Q5 m; b. ?
    对“渡”管理员说的极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己也是芸芸众生中一粒微尘,在渡人之时,) ]" i- D5 Z2 o5 ?) W
    1 x# `/ Q; J1 y. s$ M" W/ s
    自然同时被渡…………渐悟的积累自然产生顿悟…………我们相互发帖支持坛友的辟谷,也得到众坛
    1 E3 M! O& q/ t1 n0 n4 D* g4 Y2 x( U( L4 n6 M3 K
    友的支持,既受到鼓励,增强信心,以增长了辟谷养生的知识…………是不是也可谓“互利共盈”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3: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1-15 20:35 编辑
    ' _2 c0 \9 a- M2 V1 y# Q! }, {( i) M; _; F
    (九)2009年11月15日
    # r+ U" U2 m: ^  t
    0 f6 W* W. g3 E1 R辟谷的第22天,没吃东西,喝了些水——热的。
    ) F) R7 x* b; G2 g% e5 b1 `' X6 P9 f: R9 V# _) h5 z
    今天我转一篇文字,就是陈撄宁谈静功疗养的文章中的某一段,介绍了“庄子心斋法”,对《庄子》中的一段话做了精辟的阐释。当时我就是在书店里读到这一段,顿然大悟,拍案叫绝,才一下子都明白了怎么回事。真是精彩之至!以前我也读过《庄子》,但从没在意这段话,或许也不能理解这段话。是陈撄宁的这一段释文,为我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引领我进入了另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从此我得以步步深入地探入至道家最深奥、最核心、也最隐秘的领域——内丹修炼之境界,按陈撄宁的仙学理论,也就是仙界。这篇释文如下。
    ) r& q/ Y4 }& d3 m' O
    # {) |$ ~) I6 d标题:庄子心斋法(《庄子•人间世》)。
    3 J  @9 f8 {* p# e! K
    5 \  w3 e$ q! R# C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b  ?& M5 H6 E. r3 C( ^3 u
    8 Y; v1 l- y* b5 {6 {
    浅释: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工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气的本质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集合,只有“道”这个东西常和太虚之气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 ?- k( w# e. I* Q
    $ H8 }# e) _) Y( Z# y7 O, \$ l
    以上是孔夫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工夫的做法。这种工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但为学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工夫中划分几个步骤,再详细地加以说明:
    % c% ^! i+ h, X
    9 }3 g& e. e0 \, w, U5 x# c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起首做工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 g8 a$ S% `  x2 U8 p2 c
    ! R: X  V! p3 z& Z( f4 y4 {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工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发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3 _" f# H5 @; J' V

    6 n$ A# b# A' ~) h9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答曰: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旧说“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 Q9 g& @: b. }$ d& b4 m
    1 G6 O' k# b6 X4 M2 E* n  N2 Y5 W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地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工夫已渐渐地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 v, P# a6 s% u! h- v# a( H' P& G( }* L8 A/ _2 k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地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3: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上述各位的回复,我要出去一下,只好晚上再来一一回复你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0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1-16 02:37 编辑 : h) ^8 H4 G6 K9 H7 O: e

    8 |' \- a; K) w: g7 ]现在一一回复上述贴子。
    8 }3 h2 |' x! _" j8 u! X; j5 U, s% D" b- W; t2 G) B7 o! k
    禅喜,你好,你能喜欢我的文章,我很高兴,我写这篇文章,假想着读者是我父母及亲友们,因此叙述的语言尽量生活化,少用名词概念。
    4 o) h1 I: f4 |6 W% I. `0 L1 Z! N( o* |, u6 ~
    龙老学兄在上。我注意到您的贴子里有一句“渐悟的积累自然产生顿悟”的话,我想就其中的渐悟、顿悟这两个名称的话题谈开来去。除了渐悟、顿悟,另外还有顿修、渐修两个名词。
      V( v) k. I. Y+ F& ?
    , H) {# L6 o8 K9 ^严格说来,在四个名称中,渐悟、顿修这两个名称属于伪名词。
    / n- r4 ~; B5 H/ B
    % a  V5 L6 U$ M* Q5 C! d$ l  k禅宗里有顿悟一说,后人为了与顿悟相对应,造出“渐悟”一词。事实上没有渐悟这回事,因为只要是“悟”,便总是“顿”的,不存在一种渐的“悟”。同样的道理,只要是“修”,也总是“渐”的。顿是悟的属性,渐是修的属性。好比两人上楼,一个“爬上”了楼,一个“跳上”了楼,“上”法其实不同。当然,我们也没必要排斥“渐悟”一词,它可以表示渐修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理解境地。只是这个“悟”与顿之悟不在一个意思上了。
    ; G+ m  l3 w$ n; d& H& l. d  }* ^
    顿修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内丹的“性命双修”理论为例,性命双修是指性功的修与命功的修,丹家有云:“性功靠自悟,命功由师传。”师傅传授的是命功之法,是有为法,次第渐进,所以命功讲“修”是对的,因为它属于渐修。而性功不然,不管师傅讲千言万语的道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本身来悟得,性功是靠悟的,所以性功讲“修”严格说来不确切。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细微的差,就将“性命双修”改成“性命悟修”、“性命双修悟”之类,表述上不方便。况且,正像上面我们不排斥“渐悟”一词一样,我们对“顿修”一词也可以接受,当然此时的“顿修”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了,如下。
    / d! A0 m: E, z, g8 w6 l7 V7 N6 F5 n
    : w* o" M" r: K, x5 ?8 X- c所谓顿修,它是建立在已经顿悟、也就是性功有成的基础上,再来做命功修炼的过程。这时候我们会发现,由于他已悟道,他的命功修炼显得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就好像“顿”那么迅速。我们说,一个人在未悟之前,他的修炼当然是为了悟道,而一个悟道后的人,他的修炼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证道,也就是证验。像我目前的修炼,就是属于这种顿修证道的类型。! i1 |, q- j. D
    3 X  y. K+ \3 U5 E0 n% Q  ~
    lzf_1969管理员,你好,首先我要向你表达敬意,你断水辟谷十天,令人赞叹,若换了我,就没有那份毅力了。关于辟水的问题,我有自己一点心得,本想开专贴谈,但因涉及方面较多,恐一发不可收,就不开专贴了,就在这里简明扼要地谈一下。9 Q! l7 e3 J/ l- H
    / k, a) {* Q: ~; k* M4 Y" M5 _
    我们知道,人体是小宇宙,它是宇宙生命的完全模式。在茫茫宇宙中,具有生命完全模式的星球就是地球,人体与地球是相契合的。地球一年有365天,人体一身有365个穴位,一年12个月,365个穴位分布在12条经脉,每天有白天与黑夜,12个经脉又归属任、督两脉,一年52个周,任督2脉分布有52个穴位,一年24个节气,人的颈椎到尾椎一共有24节等等。可以说,人体是模拟了地球的生命模式。地球上80%是水(也有说是70%,这里不管它了),人体也是如此。如果地球上的水只占50%,我相信水占人体的比例可能也是50%,当然,也有可能地球上就没有生命了。9 t5 K- t4 V5 i/ e

    1 N6 S: S* t: Q% J, Q说说辟水。既然人体需要一定比例的水(如80%),过多过少都是不适宜的,过多它会排出来,通过排尿或排汗,过少就要补充,不补会口渴,严重者脱水,所以把握水的平衡是很重要的。" S9 O/ c) z5 n, |6 H, d2 t
    ) h9 t0 _0 g" d2 l' U5 I
    人体进水的最大途径是口饮,排水的最大途径是排尿,它们是对应的。其次是皮肤的吸收与排出,排出不用说,如排汗,普通人都会,吸收就是修炼人的功夫了。所以说,辟水者在辟谷期间,他的水分吸收主要是通过皮肤。但是一个辟水者,如果在辟谷期间撒了几次尿(这是可能的,为了排毒的需要),那么他身体的水比例很可能就失调,这时候想依靠皮肤来一点点吸水恢复到平衡是缓不济急的,虽然口上的渴是可以通过吞咽津液缓解,但人身的渴是一下子缓解不过来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维持辟水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理论上说,只有当真正没有了尿意,口也不渴的时候,此时的断水辟谷是自然的,可以维持永远。内丹修炼的炼精化气有“功成不漏精”的说法,套用这个说法,自然的辟水辟谷一定是属于“功成不漏尿”的。所以说,在你身体水比例平衡的前提下,在断水辟谷期间,如果你排了一次尿,假设尿的量是一杯,那么你应该相应地口饮一杯水来作补充,以恢复平衡。由于排出来的尿不仅仅有水,还有其他成分,有的有益,比如盐,有的有害,比如尿毒素,因此,补充的水也应该是含有相应有益营养的水,至少是含有一定量的盐水。如此坚持下去,哪一天你不排尿了,你也就不用再喝水了,如此,辟水辟谷可以永远。1 C2 a+ Q1 i) r

    8 P: m4 e: I4 C# b另外,人体80%是水,20%非水,由于辟谷期间人体主要是通过服气来补充营养,维持体内平衡,假设你现在是辟谷但不辟水,那么我们可以说你服进来的气主要是补充那20%的非水,如果你辟谷又辟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你服进来的气主要是补充那80%的水呢?是的,可以这么理解,因为此时那20%的非水人体已经自足(这是辟谷应该达到的境界,只有在此基础上辟水才可能进行)。这样一来,我们是否可以如此推算,一个辟水(全辟)10天的人,其功力相当于辟谷(全辟)40天呢(按80%除以20%计算)?或者换句话说,一个辟谷40天的人,他可以辟水10天?
    5 y% S! f4 {) I4 m1 G6 o& p! G+ ]- a  T4 Z3 {9 H1 V
    上面我所谈及的数字以及计算方法都是粗略的,不以为据,中间忽略了许多因素,但是我是在说一个思路,大家可以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0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1-16 12:18 编辑
    ' |5 D) Q2 X/ o) h" ?* L! U$ |
    8 [: p' t/ y+ R( E) a0 @(十)2009年11月16日! J' S/ U& A5 g4 c' ?9 c: f
    9 h% p* y8 o; ^
    辟谷的第23天,不吃东西,只是喝水。& ~7 o  v3 G% K$ L4 `+ |
    ) P( _+ o+ @: @* k( k, ]- u
    从18日算起到今天,全辟谷已坚持到第六天,不吃东西只是喝水,对我来说,实在乏味,我的性子不太适合这样,我喜欢自由、自在、自然的辟谷方式。我决定,后天,也就是全辟谷满七天后,开始喝汤,换一种近全辟的辟谷方式。但是,今明两天的乏味怎么熬过呢?我刚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嚼口香糖。我买来咖啡味的口香糖,我喜欢咖啡味,这两天的乏味就靠它打发了。3 i' g% h$ f0 z* F3 R- o
    % t2 Y" H2 j8 Q6 ^) ?  A6 D
    昨天节录了陈撄宁静功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介绍了庄子心斋法。心斋,也叫庄子“听息”法。陈撄宁在文章中说道:0 ]5 x2 }5 ?% t) A
    , ]3 L; a+ q1 }' ^+ G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初下手只用耳根,不用意识,并非以这个念头代替那个念头,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地下落,勿让它瞒过,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思去支配它。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渐渐地入于睡乡,这才是神经由衰弱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最有效力的时候,就是乘这个机会熟睡一番,切不可勉强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睡醒之后,可以从头再做听呼吸法,又能够安然入睡。若是在白昼间睡了几次不欲再睡时,不妨起来到外面稍为活动。或拣树木多、空气洁的地方,站在那里做几分钟吐纳工夫也好。或做柔软体操、练太极拳也好,但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感觉疲劳。回到房内,或坐或卧,仍旧做听呼吸的工夫,还可能入于熟睡的境界。”6 z% P) \) U$ e: i* X
    % O( g: l! `% Z- m+ m; G
    陈撄宁的这篇文章除了介绍“心斋”外,还介绍了另外两个方法,分别为“苏东坡养生说”和“朱子调息箴”,苏的工夫属于“数息”,朱的工夫属于“观息”,都是属于调息之法,而以心斋为最上乘。三种工夫下手虽然不同,最后都归到一条路上,学者可以参合而用之。我在书店读到的那本书是由他人编的,只是将各家涉及道教养生类的文章编辑成书,陈撄宁的文章也在其中。% Y) G- Q- L3 |, P

    2 P8 a6 _6 h! W) f& B1 f/ n" z陈撄宁生前并无正式结集出版过自己的书,他的著作散落在解放前的杂志上,还有解放后担任道教协会主席期间,自编过一些教材及讲义,只在小范围内流通。现在他的著作都是由后人在整理出版。就我所见,主要有三。) Z  H: e, l9 r1 J) j7 [% p
    & Y0 J* O+ @3 \; {1 m$ `1 V
    一是在1989年7月,为了纪念陈撄宁逝世20周年,由道教协会搜集整理陈撄宁的遗稿,编成文集,华文出版社出版,书名《道教与养生》。这也是大陆第一次系统地整理出版陈撄宁的集子。后于2005年3月修订再版,我已于网络上购得此书。书中论及静功的主要有两篇,《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与《静功总说》,后者就是陈撄宁介绍“心斋”的那篇文章。
    2 n7 ~2 w0 G! c: _) R7 I8 d! b' F( v: x, c# {
    第二个是陈的弟子胡海牙先生,今年已96岁高龄,他整理出版的书主要有:《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上、中、下三册,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目前收录陈撄宁著作最全的集子;后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两册,可以视作前者的精编本,这个本子装帧精良,选择适中,具有收藏价值。9 b- o7 N' h6 b

    " x0 v' U# Y/ Y7 L第三位是田诚阳,田是道教中人,他是道教中整理陈撄宁学说最不遗余力的。主要著作有“中华道家修炼著述系列”丛书,一套总共三本,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分别为《仙学详述》、《修道入门》以及上、下两册的《中华道家修炼学》。其中《仙学详述》对陈撄宁的仙学做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他对陈撄宁的仙学,既有继承,又有阐发。我个人认为,关于内丹修炼,在我目前所阅过的由当代人撰写的书籍里,田诚阳的这套丛书三本最适宜入手,值得向大家推荐。" k2 o4 k' u' L% |

    " C+ n7 r* {5 x5 ~* Q: ~其他还有一些人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整理出版的陈撄宁的文集,不再赘述。
    7 ]! y) i. m' R& o! ~: S, R4 r* O9 }% Z+ X4 K
    丹家有诗云:“未有神仙不读书”。我以为,有志于内丹修炼者,在未有明师指引下,读书是最好的法子。真师难遇,不若退而读书,在道书中寻求丹诀也是一条途径。其实真师的关键作用,恰恰在于教你怎样读书,读哪些书,如何在丹经上认出法诀。可以说,内丹法诀一一都在书上,但它又不明显出来,正所谓“散在丹经人未识”,不经真师点破,难以辨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2-5-26 10: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09-11-16 09: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非常大的文字,说明楼主确实爱书,爱书者,书自爱之,此之永恒,以何为变?此之堪下,以何为体?
    % S, q; m4 B0 Z当知目目当下,何可未来,且看过去种种,付之东海一日红!
    . [% M$ e) u  S1 l; V; u& b. T& l) ?2 J! S# F' T
    有看龙在江湖对于你之罚的一个透析,谓之反用,所以写了上面的一些字眼,当知罚从不罚也,奖不知何处,一时处山中,且看风云日变,突听童子,道人喝茶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6 0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您的文章学到很多!祝在辟谷期间快乐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4: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邱兄国鑫好,谢谢你的捧贴。我这人有时候挺愚钝的,邱兄自言自语,自是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我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 Q8 e; M8 E4 a+ w* z
    0 f4 E, m5 a# [9 B1 }* X为爱扬帆,也祝你快乐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6 18: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又拜一遍,真是看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啊,:victory:辟谷介绍中说在辟谷中能得到平时想得而得不到的东西,看来不去感受一下是领悟不到这些真实感受的: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