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李师

缘分到啦 又一次开始啦 准备七天清水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23:5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6日晚上23:57。晚上一顿酒下来就78.3公斤,一下回到解放前,看来我这种人根本就不怕瘦,结论:以后有机会了随便辟,多瘦都不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1:0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惟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那么,让什么东西觉醒呢?当然是你身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它们很可能沉睡着,所以要觉醒。我认为,人身上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首先,你是一个生命,你因此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第二,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我。第三,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这三者概括了你之为你的本质。因此,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一、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人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的快乐。你诚然可以去追求其它种种复杂的快乐,可是,倘若这种追求损害了这些单纯的快乐,其价值便是可疑的。 二、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可是,如果你想到,世上只有一个你,你死了,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活;你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你,——那么,你还有必要在乎他人的眼光吗?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三、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惟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惟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  灵魂是基督教用语,用来指称人的精神性自我。汉语中“灵魂”这个词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灵”和“魂”。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自我意识,也就是有一个“魂”。在基督教看来,这个“魂”应该有一个神圣的来源,就是上帝。《圣经》里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其实上帝是没有形象的,完全是“灵”。所以,“魂”是从“灵”来的。可是,在进入肉体之后,“魂”忘记了自己的来源,因此必须和“灵”重建联系,这就是信仰。通过信仰,“灵”把“魂”照亮,人才真正有了“灵魂”。  哲学(包括佛教)不讲灵魂,讲智慧。汉语中“智慧”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智”和“慧”。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认识能力,就是“智”,因此能够把自己认作“我”,与作为“物”(包括他人)的周围世界区别开来。但是,“智”的运用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识,就是超越物我的区别,用佛教的话说是“离分别相”,用庄子的话说是“万物与我为一”。这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1:0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庄子的话说是“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慧”。“智”上升到“慧”,人才真正有了“智慧”。  在我看来,信仰和智慧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二者殊途而同归,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的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第二,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在相反的情况下,精神性自我不觉醒,人第一会沉湎在肉身生活中,境界低俗,第二会受这个肉身遭遇的支配,苦海无边。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人生的三个觉醒——周国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8:31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辟谷中学I

    发表于 2015-11-17 02:0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弥陀佛!南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9:2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谷真是个好事情——   辟谷感悟: 辟谷对明心见性、体悟真理益处也是非常大的。其中比较著名的释迦牟尼、摩西、耶稣、穆罕默德这些圣者,都曾一次绝食40多天,然后获得体力、智力、灵力的飞越,终于悟道。他们从自身体验之后又传给后人。释迦牟尼讲过:“如果五体之内有任何病患之时,应先绝食”。耶稣讲的话是:“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能洗涤你的胃肠,可以使健康祛病”。  在中国,藏密的米德日巴尊,他因为学法,入山苦修十多年,饱受饥饿的磨练。道家的邱长春真人,在山上修炼的时候,也曾经大饿七十二次,小饿无数次,但他们在度过这些关头之后,成就了高尚的宫掖。这个辟谷,除了是一种开发功能的必经渠道之外,好处非常多。    在精神方面,可以增进你的记忆力,加深理解力,增强意志力,培养忍耐力,充满勇气、意志的欲望,增强自信心,可辨别轻重,不拘小节,心情开朗,心胸开阔。    在身体方面,可以改造虚弱的体质,祛除疾病,解除神经衰弱,增加精力,矫正肥胖,矫正消瘦,有益美容,预防老年病,预防癌症,矫正偏食,治愈慢性病、疑难病等等。    在灵性方面,则会使你了解大自然的真理,加深信仰心,激发特异功能。    在延长寿命方面,过去的科学家都认为遗传基因起主要作用,现在这种理论,已经被美国营养学教授,马克博士近年所做的一系列实验推翻了。著名的马克实验证实,老鼠每周进食两天不易生癌,且其寿命延长一倍。过去山中那些老道活一百五十多岁,他还认为很年轻呢,是不是和辟谷有关系?这是从老鼠进食实验上联想的。    在清除病源方面呢,也有特殊的效果。人类的疾病,多半是因为粪便滞留在肠内引起的,良好的排泄就是健康长寿的一个秘诀。这不是我说的噢,这是医学博士伊非尔讲的。人类的大肠中粪便聚积,就会产生腐败的细菌,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的慢性食物中毒,于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现象。这是谁说的呢?这是1907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维基米科夫讲的。因此,要想治病,首先就要把便道疏通,宿便清除。但宿便却不是灌肠或服食泄药可以清除尽净的唯有实行辟谷、绝食,做一次全身大清仓才能见效。只要一个星期,宿便就能被完全清除,其排出量少则360毫升,多则达到1800毫升。胃肠清除干净后,就会增加肠胃的吸收力,而且会使消化系统工作效率提高,营养吸收也跟着旺盛,这样一来,疾病就会自然痊愈,身体也会日趋强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9:3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谷是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被人类的饮食习惯所覆盖。以至于,人类被自以为好的饮食习惯带入了无端的疾病困扰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8:2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是一种快乐,依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业障;没病也是一种快乐,用健康的身体可以多做善事。有钱是一种快乐,用它能上供下施,积累资粮;没钱也是一种快乐,可以断除自己对财物的耽着。——无著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22: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7日21:55体重80公斤,今天正常吃了三餐的饭就涨了两公斤,明天开始再辟7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22: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7日21:55体重80公斤,今天正常吃了三餐的饭就涨了两公斤,明天开始再辟7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3 13:45
  •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5-11-18 1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QQ图片20150420144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07:4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僧侣和瑜伽士大都很精干,欢喜,通常还很长寿。他们的秘诀很简单,尊重所吃的食物。从不狼吞虎咽,他们让味蕾充分体验各种风味和香料,并且细细咀嚼,直到食物变成纯粹的液体。你不会看到他们在做事的时候“顺便”吃点什么,当他们吃东西时,就是全然的在吃东西,同时他们也从不吃得过饱,觉得够了的时候就停下来。自然的瘦下来,神清气爽。照着下面这些指导坚持10天,我们确信,你将会发现自己的饮食有巨大的改变。  1.区别情绪饥与自然饥饿         一个健康的婴儿在不饿或被强迫哺乳时会拒绝进食,他的反应很有可能表现为呕吐,这个时期的身体仍然保持着自然消除多余物质的属性。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没有接受过真正的了解婴儿的教育,因此我们很早就有对婴儿过度哺乳的趋势,它是通过食物做媒介来表达爱同时又害怕亏欠孩子的两者的混合。也因为通常是最快和最容易来止住一个孩子的哭声的方式:给他嘴里塞点吃的!加上婴儿很难被理解,尽管一个拥抱或更多的注意力能够解决哭闹的问题,但如果你有一个很难侍候的孩子,同时因为睡眠不足而倍感压力,你会作任何事情来获得一些额外的宁静……利用食物作为解决之道往往是最佳选择。这样的模式在一次又一次的使用中加固,我们长大成人后清楚自己身体和心灵的真正需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人难以区分出对食物的渴望是希望获得欣赏,舒心和爱等情绪的需求还是仅仅因为身体饥渴的需求。或者前者可以叫做“头脑饥饿”,头脑饥饿的时候你的身体并不是能量需求者……通常是别的东西让你认为食物是一个解答,或者仅仅是习惯,比如:“我总是十点钟吃东西……我喜欢在看肥皂剧的时候吃点零食……我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就想吃东西……”等等,相对于发展缓慢的真实饥饿,情绪饥饿来的更快,而学习辨别这两种情况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情绪饥饿机制设置在你的大脑里,当它由某个事件或者仅仅是因为时间到了而被引发,大脑中的化学反应链就会让你去吃东西,对于此你可以改变。         对抗情绪饥饿简单步骤: 喝一杯温水——慢慢的喝 可以轻拍你的情绪平衡“压力点”(嘴唇之上,鼻子之下,中间的凹陷部分,大概“人中”的位置) 集中注意力做有深度有意识地呼吸 感觉一下是什么情绪引发了饥饿感 做运动:散步或者伸展…… 告诉自己,这些会过去,并且决定在做出反应之前再等10分钟。 做了以上的动作,而且又过了10分钟,你仍然感觉需要吃食物,那么吃一小块有营养的东西,例如一小把杏仁,一片全麦饼干,或者一个苹果。  2.自然而然瘦身的五个指导原则  第一准则:饿了就吃!     聆听身体本来的智慧,搞清楚情绪饥饿和身体饥饿的真实差别后,饿了,就要吃东西。不需要克制自己,有很多理由不选择挨饿,其中一个就是:进行极度低热量饮食的人更容易出现溜溜球效应,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增加更多体重。当你的胃空空需要加油时,你就给它东西吃!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你慢慢地有觉知的进食,同时记得在你开始吃东西之前先喝一杯水。  第二准则:吃你喜欢的食物。        这不是节食,通过睡眠程序你将逐渐增强对自然健康食物的渴望,因此一开始不用担心你的食物,只要不把甜食,零食,巧克力当正餐就行。这一原则只在你细嚼慢咽时有效,如果你吃东西狼吞虎咽,那就感觉不到什么 是不好的食物。此原则就无效。有觉知地细嚼慢咽能使你享受食物,你将开始讨厌那些不健康的食物,试着慢慢地嚼薯条,润滑脂的味道可不好受,渐渐地,你的口味会变,不用去计算卡路里,是的,自然瘦的人从不计算卡路里。  第三准则:慢下来!细嚼慢咽并保持觉知        戒掉一边做事一边吃东西的习惯!不要再看电视机,看书和看报时进食,或者查看邮件时吃东西。当你一边吃东西一边做着某件事时,你的头脑很难注意到什么时候已经吃饱了。让你进食量最小化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你的进食时间最大化。享受每一口食物,放慢你的进食速度,给它额外的时间,不要匆忙,要完全咀嚼(每一口咀嚼15下)这样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将饱了的激素信号从胃部传达到脑部。  第四准则:一旦你感觉满足就停止进食            你是身体的主人,你拥有决定权。吃饱就停止,将食物留在盘子里是超越你过去的条件反射的,多年来我们被告知要把盘子里的剩下的食物吃完,而不是觉察自己是否真的饱了。现在我们需要重新教育自己,细嚼慢咽,以给我们胃部和大脑沟通的时间。我们可以在盘子中先少放些食物,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当你觉察到饱了,就可以放下碗筷了。  第五准则:多喝水!            水是你最好的朋友,它会降低你的饥饿感而增强代谢率,这样能更有效的燃烧脂肪。水分有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早晨喝一杯柠檬温水能激活你的消化系统。我们往往将口渴误认为是饥饿,其实当你喝够水,就不觉得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8:5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辟谷日记有什么好处?就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你的公开日记会被别人看到!所以!当你想放松的时候会照照镜子!会有人看着!有人监督。所以,坚持写日记。所以,我要说:从今天——戒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12:3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俊华老师的帖子总是很受益而且过一段时间还要再看一看———听列诺布仁波切说:念头与念头之间的,就是佛法      宗萨仁波切的父亲——听列诺布仁波切说:“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就是佛法。”很多修行人都有过或梦想过惬意的“修行生活”。在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氛围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彼此安慰、鼓励,这种想望并非不好,但若以为这就是修行,则加入的只是“成佛者俱乐部”。尤其是,假如这么做是为逃避痛苦或冲突而不正视与解决问题,最终结果只能是梦醒后的头疼欲裂。    法会也好,放生也罢,都是积累资粮或补偿业力,但非佛法核心。佛陀不是为指挥众生去买鱼放鱼而从兜率天掉下来的。他是为一个誓愿:让众生在痛苦与问题中去直面、洞悉并超越烦恼,获得自由的解脱。佛陀说,不是物质世界绑缚我们,因为世界并没有手能去扯我们的头发,是我们的概念心作茧自缚。根据我所了解的文殊菩萨,他通常不只说“美丽的女人也是脓血组成”,因为有人会认为脓血也美!文殊菩萨真正要表达的是,我们认为事物美丽,这是一种束缚;认为事物不美,也是一种束缚。美与不美都是我们赋予事物的,之所以会这样或那样赋予事物以概念,全因某时某地某个概念会让“我”觉得放心与安全。这一来,自我感得以保存,而“它”想继续被保存,就必须执着并赋予概念以真实性,这几乎是恶性循环!于是,执着就带来痛苦。因此佛陀说,执取是苦因!因我执,而烦恼;因法执,而无法究竟觉悟。    一切事物本身离于美或不美,换句话说,一切事物本身离于我们的概念判断。我们无须解脱事物,需要解脱的是对事物的执着与概念,所以大圆满续部说,即便观想本尊也不究竟,因为观想依赖于预存的“神圣与不神圣”的划分。但若对一个不能安住大圆满的人来讲,他确实需要好好修行观想,这会让我们渐次认识到概念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判断的。不是佛法无效,是我们不会用佛法才导致良药无用。    类似的,极左或极右都不是佛教徒,真实的佛教徒是深刻领会“一切合和事物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会导致痛苦;一切主客现象都没有究竟实质;涅盘超越任何概念预谋”的人,做个默默无闻的佛弟子一世,好过成为一个名义上的左右倾佛教徒一万世。没有什么幸运的家伙,大家都是菩提路上的探索者,每个人都有问题与痛苦,而诚实地透过问题去成长是唯一的幸运。    我们在别人身上发现的善良、温柔、爱、包容以及灿烂,都是透过自己的心而被感受到的,那是我们在放松自我紧缩感的刹那,本性所显露的本俱品质。可惜我们以为爱或喜悦是某个对象给予的,于是贬抑并侮辱了我们的本质,错把快乐与幸福投射于外界。事实上,我们期望的一切幸福与喜悦都来自于本性的发散,错认为它们来自于外面,就产生各种希望与恐惧,于是追求与痛苦就无可抑止地升起。但也无须厌恶痛苦,创巴仁波切说:“混乱应被视为大好消息!”混乱可以彰显我们的症结所在,让我们通过洞悉混乱而开放出智慧——全看你的心如何定义与使用它。所以上师瑜伽里讲:“每当适逢顺境,要知道这是上师的恩典;每当遭遇逆境,要明白这是上师的加持。”    我们的概念心总在希望与顾虑中游荡,但就像魔术若被揭穿,便再也吸引不了我们。同样,一旦了解概念心的本质就是乱起乱灭,如水面笔划,随划随消,则它们便失去力量,觉性就会自然渐渐显露。事实上,觉性每刻都在,只不过念头的云雾暂时遮蔽了它。若懂得将心安住于无任何所执的任运自然状态(即大手印或大圆满安住),便可认识法身,则一切其他修法均不需要。若不懂或不能,才需气脉等那洛修法。佛法上无一物可增加,亦无一物可失去。在禅定中,头脑与自我感仍然运作进行,但在大圆满安住中,我们发现自己安住于超越头脑的状态。思想在明觉看护下不再活动,但不是失去意识。那是完全当下且觉察的状态,好像镜子能反射一切好坏事物,镜子本身却不被染污及扭曲。心的本性能觉察任何出现的事物,却不影响心的本性。大圆满需明确分辨“心性”与“心思”,发现自己本然心性及其内在明察力(明觉),就是安住大圆满的意义!    西方著名大圆满行者Reynolds一旦按窍决安住,则无需再担忧与期盼任何觉受,无论升起什么,都不过是念头而已。它自然显现的同时,当下就自己解脱。大圆满的直接敞开,是既没有什么可抓取的,也没有什么要对治的,这当下明朗自发的觉察,不是造作出来的,因为无从消失,明知却无执。一切所见对应于身,一切所响对应于语,一切心念对应于意,若自然安住,同时觉察三者对三者的执取自消,于是,身语意三业自然转为化身、报身、法身的佛之三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8:5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1日早,清水辟第二天,5点多就睡不着了,又体会到了久违的瞌睡少,。昨天职称继续教育开始清水辟,和上次安B继续教育一样,都是边上课边辟谷,而且以前每年的类似这样的学习我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0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后面,甚至签完到就闪了,这两次都选择坐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4-24 19:47
  • 签到天数: 267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5-11-21 09: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戒酒了?那多不好玩呀,呵呵,还说有机会喝顿大酒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0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考虑晚上同事约的去还是不去呢,还怪我怎么每次轮到它那就戒酒了。你来随时都能喝,多久才能见一回啊!其实我觉得戒关键是要戒掉对酒的欲望,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3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在讲情绪管理和职场减压,突然发现不爱听,就像以前爱听励志类的现在不爱了,以前爱听营养生类的现在不爱了。因为理论在不停的变,要不就是给诸多名词做定义还要你去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4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人也在说双修。有些是修行很高确实有。也有些是管不住自己的贪心也可能。这些时候应该看清楚。佛法的破坏不是穿着外道衣服的人破坏的,而是穿着内道衣服的外道来破坏的。双修是用乐和空性的双运成就的,不是用自己的贪心。人都有贪心,见空性时,这种贪心就变成空性的乐。这种乐不是贪心的乐,而是见空性时的乐。双修也代表智慧和方便的双运,在这里智慧就是空性,方便就是大乐。密法里如果两个人成就都很高,那双修会快一些。后来的人多用贪心,以双修为借口。宗大师在成就的时候,并无用双修。他示现的意思是说没有成就以前,不可以以双修的名义破坏密法。所以他就这样走了,这是警惕后来者,没有到一定程度以前,不可以用双修。 明妃:(佛母),本指释尊的生母摩耶夫人和养母(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有时又用以指代般若波罗蜜,即能生出一切佛者。而佛以法为师,由法而成佛,故佛母有时又指佛法。但在密教中,佛母指的是能产生诸佛、诸菩萨的女性神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4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大乐? 节选自---【定解宝灯论】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显宗将如来藏本性叫做现空无二,外续及阿努约嘎以下称为明空无二,阿底约嘎称为觉空无二,实际就是密宗所说“大乐智慧”的异名。现在很多学密宗的人,都认为大乐智慧就是心中特别快乐,另有些对贪爱无法对治的人,将男女之间的贪爱称为一种乐受,这些说法都已经完全颠倒了。   密法中所谓的“大乐”,以凡夫分别念根本无法诠解,分别念中的“乐”在密宗当中不是乐而将其称为苦,为什么呢?   暂且不说密宗,《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所有的感受均为无常,属于三苦当中的行苦。   《宝性论》及果仁巴《入中论》的讲义中都说:大乘认为,一切无常法皆是苦性。不仅大乘,乃至小乘也认为一切乐受都是苦的本性,讲四法印时也说到“诸受皆苦”,   只要存在一种感受,其实就是痛苦的自性,不能称为乐,唯有感受无有任何迁变的智慧境界,方可称为大乐智慧。   密宗所谓的大乐智慧并非凡夫所想象的乐受,分别念当中的乐受全部是无常的,不离行苦,何时无常、痛苦的本性真正转变为一种智慧,才能将之称为乐,这样的大乐智慧在《时轮金刚》、《大幻化网》中都有讲述。   学习密法时对某些特定名词一定要掌握,究竟而言,密宗的真正含义必须依靠善知识才能得到。意思就是说,密宗为遣除对于空性的执著,已经宣说了无有迁变的大乐智慧,如此殊胜的大乐智慧,依靠上师的窍诀、通过远离境与有境的方式自己可以亲身体验。   莲花生大士说:“远离迁变本体空,空性自体即光明,光明大悲即不灭。”   意即空性、无常均是一种苦受,不属于大乐智慧。个别人以凡夫分别念认为大乐智慧就是很快乐的,就像在山里得不到蔬菜,突然找到一点时的快乐一样,但将这一点称为大乐智慧的话,那牦牛也已经具足大乐智慧了。现空无二,明空无二,觉空无二,实际指的都是大乐智慧。   大乐智慧,也即现与空无二无别、远离一切迁变的智慧。 对此大乐智慧,并不仅仅是在论典中泛泛叙述,而是通过上师窍诀,以远离境、有境的方式亲身体验。对大圆满稍有认知的人,知道心不仅是空性,而且是与大乐无二无别的,对此空乐无别之法界,通过远离境和有境的方式可以亲自体认,这就是密法真正的特点。    ——————————————————————————————————   慈诚罗珠堪布《密宗概要》: 为什么要显现那么多的佛父和佛母呢?   因为在世俗谛中,每个物体都有各自的光明和空性,为了象征不同物质的光明和空性,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佛父佛母。   佛父佛母双运,象征显空无别,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思,密宗里面绝不会有色情与暴力。   我在《乾隆大藏经》中,曾看到过一个双身本尊修法仪轨的片段,虽然只是一个仪轨的片段,但我敢确定那属于内密的修法,是很早以前翻译的。   这也说明,汉传佛教中其实也有双身像的传承。   无论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双身像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象征显空无别,所有的佛母都象征空性。   现在有些对密宗一知半解的人经常会误解双身佛像的含义,再加上有些人别有用心的鼓动,便开始大肆诋毁密宗、贬低密宗,这些都是没有意思的。   自己不懂也不学还可以理解,但故意作对就太过分了,从因果上来说也有极大过失。其实,只要稍稍研究一点密宗理论,每个人都知道这并不是色情。   在过去,即使外道在辩论之前,首先也会研究对方的论典、见解,一定要把对方的意思搞清楚,然后才会想办法用更有说服力的逻辑去驳倒对方。现在却不是这样,哪怕根本不了解正宗的密宗见解,只是在看了某幅图像之后,因为不明就里,就擅自解释,继而无端攻击,这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辩论,而是彻头彻尾的诽谤!   如果这样做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那也许还能达到他们的一些目的;如果这些人是佛教徒的话,那就非常可惜了!   诸佛菩萨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些情况,所以要求密宗要保密,对没有信心的普通人,最好不要随意宣讲。即使一定要他学,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