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8289|回复: 181

“津-自知者明也”第二次辟谷:九九归一,学会看到九年家庭怪圈模式背后散发的心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6-10-16 15: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的辟谷来得有些突然,来得有些始料未及,来得有些提前。8 e( w) n6 s& n: @- O$ k, ^4 \
    ' A0 d, C  [7 u2 H- ^6 b6 [9 v7 D
    最初打算是在2016.11中旬开启第二次辟谷,因为第一次是2016.8.20辟谷了17天。
    3 j( p7 f+ Z) i(第一次辟谷日记链接地址:   https://www.17bigu.com/thread-212470-1-1.html+ e* h  \- G1 S, Q
    # @: V, [) \- l, H5 z8 y4 J8 T
    后来萌生了要参加2017.1.14天津训练营听联网班心法课的想法,为了让每次辟谷的时间间隔更合理一些,所以把第二次的辟谷计划提前到了10.25左右,结果发现终南山的两次面授班恰好在这个日期的两边,一个10.17,一个11.7,自己哪个都够不上,而第二次辟谷又没有信心靠毅力开启。虽然第一次辟谷了17天,但回谷之后,每每想到17天几乎不吃饭,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平时偶尔饿了的时候,觉得一天不吃饭都很难忍受。所以,第二次辟谷还是想语音课里接收信息后再开始,这样心里踏实。# h! i* f2 J$ l% P
    8 ~# g0 d1 Y5 g% V/ i: w" L  S* O
    前些天心里一直在纠结,到底何时开启第二次辟谷?结果整个大十一期间发生了一连串让我始料未及的事情,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让我有些惊讶,让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让我有些无法理解。第二次辟谷正是在这种纠结中开启的,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把自己带进第二次辟谷的。9 I8 o! ?- k  s  ~; t4 e4 _
    4 @% x; l& {  X# r# N% Y$ G
    话说十一期间发生了一连串看似不可思议、毫不相干的几件事之后,我开始被迫反思。反思得差不多之后,在2016.10.13晚张老师发信息的前一天,10.12我一整天都感觉胸口堵堵的难受,自己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因为平时吃得并不多。晚上,孩子因为我的某些话,又引发了十一期间出现的怪异行为,我发泄似的在小区里快走了一个小时,并听了一节语音课让自己静心。晚上九点多才进家门,然后开始一边洗澡一边不断的琢磨,突然间脑子一闪,想到了张老师发信息的日子,我一愣:难不成胸口堵是提前接到信息的征兆?怎么会呢?第一次辟谷才刚刚过去一个多月。再说,最近这半个月家里发生了太多的事,自己都没来得及做辟谷前准备,没听语音课,没做体育锻炼,没实践大爱健身法,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接收到信息呢?第二天,在犹疑中我继续观察着身体的反应,果然食欲不大,中午买了一份过桥米线,因为闻到肉汤味差点吐了,最后米线一口没动给了食堂收拾餐具的阿姨,然后又重买了一份西红柿打卤面,舒舒服服的吃完了。于是,晚上没有回婆婆家,安然的听完了发信息的语音课。在课程开始一个小时后不断的打哈欠流眼泪,才确认自己确实要开启第二次辟谷了。6 x3 R* }: w3 R3 W. Q1 G: f& s! k" Q
    ' Z1 n0 g) D* T. @
    10.14早晨本来打算正式开启第二次辟谷,所以早饭没吃,但到单位后才得知,部门主任过生日,中午要请大家吃饭,并且有同事还拎来了一个自制的生日蛋糕。于是我也就随缘的跟着吃了,一边吃一边明确的告诉自己:第二次辟谷不在吃的问题上纠结,赶上同事聚餐或家庭聚餐就随缘的吃一些,没有聚餐的时候,也不强迫自己全辟谷,每天给自己一个苹果、三颗枣、五粒化生的余地,馋了就吃,因为心里清楚的知道第二次辟谷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F  y. [7 K- M% b  V. l
    ) Z+ _" c8 r9 B/ C
    第一次辟谷把自己搞得太纠结了,连吃一根面条都会特别在意。另外,第一次辟谷的期待也有点太多了:又想学会辟谷,又想解决体重问题,又想多年的腰背疼痛变好,又想让月经的量变多,又想让每次月经前下巴那不断冒出的包消失,又想让两眉之间很深的竖纹变淡,又想解决多年的脚气问题,又想让身体的十二经络通透,又想与体元灵光见面,又想慢慢的教会家人辟谷,又想……太多的期待让自己的第一次辟谷变得百般纠结!  N+ ^6 {8 Q$ F4 f9 q

    # n" k/ q5 h0 p; Z( j3 v6 s+ r3 D5 T# g
    所以,这第二次辟谷要变得简单,九九归一,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回过头来重新反省这九年来的家庭怪圈模式,学着看到九年家庭怪圈模式背后自己所散发出来的每一个心念,学着不去怨、不去怪、不去寻找每个人的错误,学着从龙腾心法的角度去觉知。虽然我还没参加过面授班,还没具体学习过心法课,但是100多节的语音答疑课已经让我有所领悟,所以第二次辟谷,不是急着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学会看到问题。
    # ?. ?& |" Y) u6 r4 T$ @# R9 P, Q7 F& u
    * B9 i* h) K% v) r) w- i至此,我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上发生这么怪异的行为?我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上提前走进了第二次辟谷?原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原来,生命中的每一份挫折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原来,祸福果真是相依的。6 r' N6 R4 M! S8 f* u% ?
    - i' L. j' Q# d! }+ `5 H( u$ v! X
    2016.10.15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辟谷历程,晚上又接收了一次信息加强辟谷的效果,现在已经是辟谷第二天下午了,一切都走得那么顺其自然。之前一直觉得很难进入的前两天如今很稳定的走过来了,肚子不但不饿,还有饱腹的感觉。所以,心中依然止不住感叹辟谷的神奇,依然好奇这背后运作的神秘力量,依然搞不清楚为什么一说进入辟谷就真的不饿了,就如同我依然搞不明白孩子十一期间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那么怪异的行为一样?: T# e5 n" u4 F5 f

    . t0 k. t/ e* i2 U& T十一期间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情让我每天都在不断的追问着自己:到底是何缘由产生了这样一种可怕的后果?难道九年来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这个家庭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吗?难道九年来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吗?难道这九年来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追寻教育的终极真相,未来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引领吗?难道这九年来我所努力的每一个环节不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越来越丰盈越来越自在吗?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在我努力的成长了九年、改变了九年、学习了九年之后,带给孩子的却是这样一种我无法接受的结果?我不明白我错在了哪里?我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错误是由我亲手造成的。
    # U1 }; `) p  ?  }
    ( M5 d7 F) F; r, l5 ]. A九年啊!从2007.5.1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辛辛苦苦的在婆媳矛盾、亲子矛盾、夫妻矛盾中一点一滴的改变了九年,想起这九年来每一个成长的瞬间,我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泪水,我为我这九年的付出不能被家人理解而流泪,我为我这九年的付出也没能突破这个家庭怪圈模式而流泪,我为我这九年的付出却得到了这样一种相反的结果而流泪,我为那看不到尽头的和谐而流泪。就算是生死相随的业力释放也总该有一个结果了吧?可是,为什么,它带给我的却是这样一种结果:孩子像中了魔一样的惊声尖叫而无法自控!那种可怕的叫声、那种惊悚而空洞的眼神、那种狰狞的表情、那种一个小时不间断的自语,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哭、我喊、我叫、我头撞地,我问老天爷,我问我自己,我问孩子,我问老公,我实在不明白,一个那么可爱、灵动、单纯、爱说爱笑、暖人心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变成一个内心充满怪异想法的魔胎?- W; `# z* D) M# r! H; ]" _6 C

    ; Z# J& H* V9 z. Q5 M0 _. u事情在慢慢过去,孩子在慢慢好转,可是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心灵打击却越来越剧烈,无数个梦醒的瞬间我留着泪寻找着答案。慢慢的,我软了,我化了,我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了,我清晰的看到了那个自设了九年的牢笼,我慢慢的回过头来理解了婆婆的心、看到了老公的好、明白了孩子的痛、看清了自己的执着。: T0 t' w6 x! S; O# S. Y8 z$ D
    ) d4 @8 G1 g' l9 l: Z5 e/ l+ R7 z
    于是2016.10.15晚上的语音课,张老师关于好女人坏女人的讨论深深的印证在了我的身上,又突然把我带进了第二次辟谷,让我在辟谷的状态中一点一滴去品味、去回忆、去觉察九年来自己的好、自己的坏。于是,我在感恩的泪水中敲出了这一行行的文字。
    / B# D+ I) ?: H- \7 x  a) F% s& n8 b* Y, h

    & A) r/ _5 r- A, J

    点评

    写得很真实贴切,看到最后被你的经历和认识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有时候我们何尝不是这样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搞得自己伤痕累累,刚开始也带着功利的心态去辟谷,想着去解决自己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都是世俗的人....  发表于 2017-7-3 13:29

    评分

    参与人数 6金币 +71 收起 理由
    志柔 + 1 向你学习
    钱孟孟 + 10 给你32个赞!
    刘静雨 + 10 给你32个赞!
    守望苍穹 + 30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太给力了!
    欢喜自在 + 10
    桂林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25 11:52
  • 签到天数: 1033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6-10-16 1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您早日做回一个贤惠的好女人!: J( R$ A' H1 _- {9 }4 X! e

    点评

    分享很棒!你是聪明的女人,也会成为好女人。加油!什么都会越来越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1 08:32
    谢谢戒贤师父的祝福!从头到尾看完了您的日记,最让我感动的,是您对每一位留言者的用心回复,让我感受到了您在回复留言时的那种慈悲、感恩、祝福、随缘随境的心念,这也正是我要真正学习的地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14: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30 13:36
  • 签到天数: 32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6-10-16 17: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你这次辟谷成功。     {:10_266:}

    点评

    谢谢你的祝福带给我的辟谷能量!我也祝福自己这次辟谷成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16: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4: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戒贤 发表于 2016-10-16 17:09. f3 r+ z" u4 m+ ?" V
    祝您早日做回一个贤惠的好女人!

    ) Z, z2 G( ~8 [谢谢戒贤师父的祝福!从头到尾看完了您的日记,最让我感动的,是您对每一位留言者的用心回复,让我感受到了您在回复留言时的那种慈悲、感恩、祝福、随缘随境的心念,这也正是我要真正学习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18 11:18 编辑 / h+ l6 b6 `0 z6 H6 C1 s

    & L% n/ ]6 T( U, `5 E& c: M2016.10.17 何以不想现在辟谷?又缘何提前进入辟谷状态?
    , p  j2 S& v8 z/ Z' h2 |3 E
    5 U9 g. l  j% M- _又看了一遍昨天写的日记,感觉好沉重,所以,今天换一个轻松点的话题。3 D0 n" C9 x  V; y; S
    ; p8 G4 S0 W4 a1 S# u3 p) M
    先说一说为何不想跟着2016.10.13这一期发信息的语音课辟谷吧。因为10.8晚随着卖苹果的小货车,刚刚从老家运来一大批美食,我才刚刚吃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还没开始尽兴呢,就要辟谷了,那些美食让我看着实在是眼馋啊!
    9 d0 _5 V/ v7 {1 G
    / i* m/ u+ s, Y0 ?! k8 B看看这一箱又大又甜又品种多样的诱人的苹果,有黄元帅,有红富士,还有乔纳金,还有汁满可口的大水梨,这都是老家山泉水灌溉、纯羊粪施肥的绿色水果啊,我年年期盼的就是十一果熟的时候能吃到家乡真正的美味。辟谷前我一天要吃三四个呢,如今辟谷中就只能一天吃一个了,所以看着是真真的眼馋啊!, G* e3 j5 R/ ~0 U. d1 \
    苹果梨.jpg ( A: w$ h* w& }9 a' M0 ?
    . r7 k% [" |7 J# r' A/ b( @0 _
    再看看这一颗颗饱满的大枣,都是俺娘专门从枣树尖上摘下来,并且挑出最大最好的给她老闺女拿过来的。关键是这个大枣放不住,刚拿过来5天就开始变软长疤了,如今进入辟谷中就只能每天吃三颗了,所以只能放开限制,让老公管够吃了。+ J2 k& p1 M# n6 F- D
    枣.jpg
    8 }# [$ p5 A8 q( `) A; q9 e$ S
    再看看从老家拉过来的松软香甜的大地瓜,都是上了羊粪的呀,烤出来的味道那可是一级的棒啊,如今是只能看不能吃了。3 @: v$ ~7 b: s, T& d+ a' E, y, J
    地瓜1.jpg 0 R8 L. x2 d; X3 m% v
    地瓜2.jpg
    ; A; t5 H: n3 M! H2 c* | 地瓜3.jpg
    $ M& U" l/ a7 O$ P, }
    8 N0 M. c% @$ e) p# Y+ [' U1 v再看看同事用老家的大萝卜给做的香辣萝卜条,那是一个诱人啊!* b4 Z7 k# O4 x6 c6 h) L) c$ ^
    辣萝卜条.jpg 1 H* T9 h* b$ g5 y- j2 N4 ~
    , u% w4 d) A$ t6 l& x/ s
    还有很多其它的美食,比如最爱吃的湿花生、冷面、干豆腐、带葱花的大馒头、N层的小碎饼等等,都在冰箱里等着我美美的把它们装进肚呢。如今一辟谷,都吃不到了,这次辟谷计划三周半,就是说我要忍上20多天的时间才能吃到它们!哦,My God,我的美食啊,我的馋瘾啊,我那流了满口的哈喇子啊!4 `7 {6 e1 D- c4 F" W& N
    * l' m9 R* E) S( z; w  U7 z
    再看看我周六做的香喷喷的砂锅面,里边有我最爱吃的冻豆腐、黑木耳、西蓝花、藕片、芹菜、土豆条、西红柿、干豆腐……,猫食般的小屁孩和老公都给我剩下了,我是看了一次又一次,真想一下子把它都吃进肚,忍了又忍,忍了又忍,最终只吃了三块冻豆腐,但还是没舍得把它倒掉,放到了冰箱里,告诉老公:“你要想办法把它吃掉;就算面条吃不掉,也要把里边的菜都吃掉;就算都没吃,把它偷偷倒掉了,也要告诉我,是你把它吃掉的”。老公听了我的话是哭笑不得呀!虽然张老师一再强调:把剩饭剩菜倒进自己的肚子里是把自己当成了垃圾桶,是不自爱的表现,可是,看着这锅自己最爱的美食,是真心不舍得倒掉啊!
    4 g4 _& \3 _3 a+ b- N5 [. K 砂锅面.png
    3 Q2 ?: {3 V3 Q  Z* \3 o5 p( s2 o0 n1 [) p. v5 i$ |) R' d
    以上就是自己为何没打算这么早开始第二次辟谷的原因。
    8 V+ n6 y; Z* `- F
    # |9 u* Q" _: h; X; t但是又是何原因让自己在跟随身体的感觉中提前走进了第二次辟谷呢?! I) ~8 f2 M. Z! w5 c9 q  Y1 M1 r

    ) u/ m% M' `9 T! `& l1 N回过头来仔细想了想,或许就应了张老师的那句话:练功比不吃饭更重要,修德比练功更重要!虽然最近这20天自己没有体育锻炼、没有大爱、没有叩齿吞津、没有听语音课,但是我修德了呀。; ^' D# o& A% U. z' R
    # [! k. n8 s3 h
    具体修了什么德呢?一是:帮二哥卖了200箱的苹果,所得费用如数归还;二是:一直在用心准备着给大一新生要做的国学讲座,如今已经整理出了大概的思路。
    - W4 \3 G% l5 h: z1 \
    ( `9 N- P5 L+ K: ?; D0 K1 z5 Y 富士苹果.jpg
    & [, K* o6 _$ f2 ]0 U7 ^% `+ w这是老家的苹果,每年二哥和妈妈都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起早贪黑的去农村集市上售卖,但又卖不上个好价钱,而身边的很多朋友同事却还吃不到这么好吃又放心的苹果,所以全家努力在多方联系包装和运输等事宜之后,终于可以让双方都受益了。虽然每年我和老公因为帮着卖苹果要付出很多辛苦,尤其是大半夜去高速口接小货车,还要运到各自的单位卸货,最后再把他们送回高速口,几乎整夜不睡,接下来的几天正常上班的同时,还要每天中午抓紧时间到处送货。但是只要一想到帮家里解决了这么大一个问题,我这心里就暖呼呼的,尤其特别心疼和感谢老公为此付出的辛苦。
    ' v" O  b* @1 q1 C, e4 k5 x0 `! r1 u! \6 a( f$ Y7 W2 i% B
    原来并没想到这是修德的过程,直至这次始料未及的提前进入辟谷状态,我才明白:原来用心的帮助家人也是修德呀!
    : u/ W$ P9 T% K' c4 O, r 100箱.jpg
      q: n3 A" c, z" P# {! T3 _
    , M& a! S  y) Q% k& R
    4 a2 Y# W. C/ H5 O再有就是,在第一次辟谷日记中提到的,要给大一新生做一个关于国学内容的讲座,这个讲座也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更是自己十年来心路历程的精华总结,结合了自己在育儿矛盾中的所有反思。自打领了这个任务之后,几乎每天大脑里都会闪现出片段的火花,然后及时的记录在手机里,如今已经呈现了讲座的概貌,内容如下:
    $ B0 S2 x0 |" b' N. B1 g; x4 `# x8 O3 Y4 W, t* y+ N+ V6 [
    讲座题目:“让国学带我们跨越天涯海角的距离”
    4 B2 N+ [1 @' U$ m- ^, l8 h' N9 g( v: @
    从校园到社会的距离1 C( O* \$ I$ Y/ W* ~
    从朋友到父母的距离+ P1 I6 Q' C1 t  w
    从表像到实质的距离! Z* f3 P+ f  Y* i  y/ B
    从知识到体验的距离
    9 v$ d! k- n8 v6 \6 p从科学到迷信的距离
    5 [9 B; A# C, ]; n2 {& o' H/ n) _从迷信到心灵的距离. d( X$ r* k3 O* x: T2 L* [( n' G
    从生到死的距离8 Q( ?1 f" [4 X& u
    从脑到心的距离
    # ^$ h* m! w$ U7 Y2 a4 i从太极到旋极的距离9 l6 n1 G' \, b
    % r, j- l( ~) X7 q- j; \
    原谅我们做父母的,原谅我们做老师的,原谅我们当今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其中,我们都有无奈,我们也在摸索,我们也在努力,我们都在用最好的爱去包容你们,但我们有时也认识不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只有错误造成的结果出现了,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们自己,我们才能在错误中去改正,心痛才能让我们真的成长。所以,不要再去埋怨她人,多来寻找自己的不是,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多去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份助缘,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份挫折和苦难,感谢它们带我们成长。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让我们带着每一份善念去作为,让我们把祝福给他人,让我们相信世间有美好存在,让我们相信有因果的存在,让我们重新找到生命中的信仰和信念,重新回到大地的怀抱中,把信仰信念深埋在大地的土壤里,让它慢慢的生根发芽。让我们建立起对国学文化的信任与信念,让我们建立起对我们祖先文化的信念与传承。
    " u3 H2 n4 {6 l* z$ w; a; u6 E/ P& x
    看看几千年的传承中,祖先,国家,现代学者们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W2 D0 I8 w! K1 h2 _& f

    % c) r0 I# W+ @) o8 k2 m历史为我们做了多少努力
    . I* l5 i* D: J% l3 D国家为我们做了多少努力
    + z# h0 u: H) b* P$ u  a0 T) |学者为我们做了多少努力5 x3 Z8 t1 C; H, w7 `0 k, |$ ]4 ]
    我们要怎么做
    % t5 @2 S; V7 a4 g$ R# h/ s人生发展五阶段
    . q$ \& l' e( A7 ^) L- ^1 H( L9 K3 n' ]
    推荐书籍,微信公众号,老子学院1 w5 t' }& `& W0 C' \5 T! Z6 _- V, N7 `

    + ]! v4 D& k& O8 v, _; C  Y# d引用“沙漠玫瑰”的故事
    ( P* p8 y. W& J5 W! f) n4 g9 j( }8 s( o1 E( e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朵沙漠玫瑰,无需多么显眼,永远保持内心的丰富与灵动,遇到合适的环境,自然的暂放,在内心里欣赏看似普通的自我绽放过程。+ c. V) k2 B- {$ x- j& [

    , E. c1 |8 c$ {6 n1 P/ D国学的精髓不是读出来的,读只是基础,需要悟,需要修,需要证,需要真正对形而上道的悟达。所以说,今天这个讲座只是给你们提供一个引子,希望你们在大学四年里把这些国学知识先存储在记忆里,埋藏在心中。然后慢慢地,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在与父母的互动交流中,在走向社会工作以后,在未来成为父母的日子里,在以后十年的时间里,慢慢的去体悟,慢慢的去成长。愿未来中华传统文化大放光彩的时候,你们能成为中坚力量。愿未来你们能把国学的精髓应用到自己身上,应用到孩子身上,反哺到父母身上。
    5 o1 U0 u9 n9 {# w4 ]. O& @# n5 [, T5 g/ S4 J8 m7 _# Z& r
    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联语结束今天的这个讲座。7 @# R5 t2 X! |$ C+ j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 j! K0 R+ k; c3 Q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放眼看世界4 x6 q+ c! k; z. j3 @1 v+ [( a0 j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5 E$ ^2 J: P# G" B, U+ b5 o" T9 Z6 L

    . o* s1 G9 d) }6 t0 ?' v, F( k5 r8 g* B' Y& c/ M8 ^

    + C* V$ Y5 V1 j7 D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修德之外,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更是这个原因把我提前带入到了第二次的辟谷状态中。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九年家庭怪圈模式带来的可怕后果在十一期间突然呈现!具体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R# V% g( V$ |) M- G3 D  k& H3 E/ v4 B! y

    - i+ h, P! @2 h2 x& I8 A% w# ~" \9 D/ |$ l( V1 I: i

    点评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放眼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这是怎样的一份修炼才得以的从容淡!! 分享得非常地棒!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23:37
    你的日记真是太有意思了,刚看你的上一篇还在流泪,这一片就让我哭笑不得,你真是太可爱了  发表于 2017-7-3 13:48
    看完你的这篇日记,我直接去厨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19:06
    好想吃你的苹果啊!我也想问你有没有网店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8 14:44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放眼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说的太好了,也希望楼主能成功蜕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5 2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 发表于 2016-10-16 17:18+ d+ @3 ]* p& o. N
    祝你这次辟谷成功。
    7 t+ }, X- G, S3 G+ L; n" X
    谢谢你的祝福带给我的辟谷能量!我也祝福自己这次辟谷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19 10:00 编辑 5 x8 k. T. U* v

    9 I# y- B8 \# s0 D! f" b0 S1 X- U2016.10.18 辟谷第四天,快来例假了,情绪有点低落!7 X' k4 e6 d! M" {
    $ q5 e5 B% R* y$ o

    2 r% F2 N* d% R2 h. H/ }例假前十天,情绪又开始低落,本打算今天把自打十一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进行总结反思一下的,但是却没有心情没有状态去书写。
    $ b/ \1 z4 C5 G' i+ ~6 J3 o. j* q& W
    这次的辟谷因为没有在吃的上纠结,同时辟谷的目的又很明确:就是觉知与孩子相处时、与老公相处时每一份内心的不快、每一次的生气到底是何心念产生的。所以,注意力也没放在辟谷上,基本上就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因此身体呈现出来的也是日常生活的常态,跟吃饭的时候没多大区别,根本没有第一次辟谷第一周那种虚脱的感觉,甚至有时都会忘记自己是在辟谷中。
    0 U1 ]% I; w! t7 D& X, u- ?2 q1 J8 D% E0 Y. u4 z7 y
    因为把所有的心念都放在了觉知上,所以也没运用大爱健身法,也没特意的锻炼,只是正常的每天上下班走路各半小时而已,叩齿吞津想起来的时候做几下,接收完信息后语音课也没再继续听。自己感觉一点都不像在辟谷,也不馋也不饿,但肚子偶尔叫。每天固定一个苹果、三颗栆、五粒花生,偶尔会超,超了也不纠结。
    . ^8 {- y& J: j) `9 |! m0 `2 Z1 z! x) i. Y  I5 e( W5 |
    这几天也没称体重,因为第一次辟谷完全解决了体重的问题,已经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167厘米63公斤,所以剩下的就完全听从身体自己的调节了,怎么变都无所谓了。
    . y% B  o! Y0 K! |. D, \+ A/ w0 E* ?3 D: N9 g
    按往常来讲,例假前十天,腰应该开始疼了,这回没有,只是稍稍感觉有点乏,但不是很明显。每次例假前下巴开始长包,辟谷前有些包没消下去,有些还在往出冒,辟谷这几天包没再继续长,有的还稍稍消了点。
    6 c. R# y- ^, c. C" M% G# l
    4 u. \$ o7 O, i) E2 L2 p4 U本以为辟谷中时刻的觉知就会没有日常情绪的那种循环了,结果发现,循环依然有,例假前的情绪依然高涨不起来。而且这两天对讲座的事又有点担心焦虑,怕状态不在,写不出来;又怕内容讲得太深,不适合大一的新生来听。
    ( A& H6 H2 D: I6 N0 _- H7 A- E, a, c
    孩子十一期间犯的怪病好多了,但是这几天又开始咳嗽发烧感冒鼻子不通气,去医院挂了四天点滴了,还要再去两天,再然后怎么样还不知道呢。不过,这次我的心倒是一点都没焦虑,也没担心,状态很平和,偶尔还会跟老公跟孩子开个玩笑。以前孩子给我发短信,我都当她是闲着没事干瞎玩,从来不理她,这次心血来潮的也给小屁孩回了短信,看着还挺有意思的。$ ^7 \% X* \3 ?; T! e8 b/ ?
    跟孩开玩笑.png 8 q9 o* I" I' g& X

    9 d, u2 x( a( R# F% E% Y; }; g再看看暖心的孩爸,怕孩子冻着,给披衣服呢!可比我这个孩妈细心多了,也比我这个孩妈有耐心多了!# q: g' v2 f+ D0 S* P
    暖心的孩爸1.png
      y0 p) x' [  C$ n1 ~# |& {4 o  C4 ?5 [- ]( \( {3 p* a3 O3 s
    自己很喜欢心念时刻处于觉知状态中的感觉,感觉很平和,脑子里的想法也特别少,不会像以前一样满脑子的思想斗争。情绪虽然低落,但是并不烦躁,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就往床上一躺:睡觉!自己还有点不太适应这样的辟谷状态,感觉有点舒服过度了。算了,还是别乌鸦嘴了!

    点评

    2016.10.19 十一期间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及其后续一波三折的反思 距离十一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半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导致此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的层面也在一圈一圈不断的扩大,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5:37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0 收起 理由
    守望苍穹 + 30 给你32个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5: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19 16:00 编辑 6 z. H5 e( f8 u4 P7 Y
    9 n5 T% U- [- P/ p
    2016.10.19 十一期间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及其后续一波三折的反思8 ?/ H/ D# A9 o

    5 }' a5 z2 w) c( k; U1 c% p距离十一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半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导致此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的层面也在一圈一圈不断的扩大,从最初的担心恐惧到后来的内疚自责;从内疚自责又看到了祸福相依;从祸福相依又联想到了刚刚走进龙腾辟谷时所散发出来的心念;从那份心念中又更加明白了这件可怕的事要真正教会我的是什么?真正明白了原因后,情感也由当初的内疚自责变成了现在的感恩,同时也让我更加领会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神秘宇宙规律的真意!
    3 `4 |; u3 s- x! y2 R0 z* r0 q3 m2 N+ {
    是的,当我们能够学会跳出事件之外,当我们能够学会给自己时间,当我们能够学会时时觉察自己的心念,当我们愿意放下一切的内疚与自责,当我们能够开始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当我们开始坚定的相信心念的力量,当我们开始真诚的相信宇宙中有高于我们的神秘力量存在时,生活的本来面目、事件的本来面目就会在一层层的神秘面纱之后清晰的呈现。
    ) V6 m& W& Y6 ?5 F4 [
    3 I3 r) a1 K0 G只是,这个过程需要得太久太久,这份心智的磨练需要得太久太久,这份情感的折磨需要得太久太久,久到让我用了九年的时间在生活的点滴事件中去觉察,在母爱的自责中不断去反思,在200多本书的世界里不断去探寻,在旧有的思维里不断去突破,直至最终走进龙腾,它像一个加速器一样加剧了我的这种转化。1 d/ H- v0 R* ?" j

    6 G2 n5 A" \) G当从戒贤师父的日记中看到“不管修任何法门,辟谷更像是一台加速器”这句话时,我有了深深的领悟。感谢龙腾,感谢张老师,感谢辟谷,把我急剧的带进了更深刻的觉知中。
    , ~1 ^  p& Y/ j& U  ?# ?
    - x7 }0 p$ k' M! y' y, ^8 W 戒贤收信息日记4.png + @) Y3 r* k) a; d- i0 A( G

    % l: ~! ^+ J1 h% ?" x十一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呢?现在想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戏剧化,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可是,在当时的我,除了恐惧,就是自责,就是祈祷。
    , \) N9 N6 l6 [! X2 f' P: a3 J
    , f: S/ r* T) |% r这件事要慢慢的从头说起。十一期间,多年不见的闺蜜说要带孩子来津,对于懒散不爱动又不会做饭的我来说,最蹙头的就是家里来朋友,所以我也就跟闺蜜不外道的说“来了你做饭,或者咱们去外边吃”。闺蜜带着孩子高高兴兴的来了,但最高兴的还是我家小屁孩,终于有伴儿玩了。所以接下来的两天,孩子们玩得非常疯,早晨9点出门,晚上9点进家门,根本就没工夫做饭,甚至进家门后太累了,连洗漱都免了,直接上床睡觉了。朋友的孩子走后,紧接着小屁孩的表姐又来津,又疯玩了一天。等两个玩伴儿都走后,孩子突然空了下来,又跟以往一样,开始嚎啕大哭。我们能理解孩子的寂寞,但有时又忍受不了她没完没了的磨人,就又开始数落她训斥她,孩子就开始哼哼唧唧的喊,我们越管她她喊的就越厉害。等到晚上,孩子突然就开始毫无征兆的尖叫起来,是那种看见了可怕事物被吓得惊声尖叫的叫声,而且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要连续的喊出很多声之后才能停下来。断断续续的连着喊了一晚上,这时候全家人都毛了。
    4 N% r" {! A* I# P! q
    5 L# _) K' L* ~  H2 g0 B接下来的三天,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无法解释的行为:每天晚上连续不断的惊声尖叫外,有时尖叫变成说脏话,并且不断的重复。有时能连续不断的讲上一个小时的道理,中间没有思考没有停顿,但说出来的话却很符合逻辑。有时两眼直勾勾的瞪着我,表情狰狞。有时非要做一些平时根本没做过的事。  v' n% B; l/ o' C  X: h0 g

    * g+ Z" ^( B) @我们见此情形,彻底懵了,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几个大人都被揪得撕心裂肺,最后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迷信,而闺蜜的四舅正好是在农村专门看这种怪病的人。联系上之后,把所有的情况都说了一遍,最后四舅得出的结论是:孩子被冤魂附体了!于是他告诉我们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建议我们去儿童医院的心理科给孩子看看。 / c0 O" a" b, {& Y$ i6 d; k
    2 w# _* _; r" ?+ x+ d1 |- U2 M) p
    最终我们采取了三条腿走路的模式:
    8 [; I$ R% b  |* f# r1 l8 X4 h8 W7 {# A7 K
    第一条,迷信的办法,按四舅说的样子,给孩子扎了个替身烧了;& J/ G8 m0 h( Z$ u% q0 d
    替身2.jpg 9 v& P0 T8 h* K9 O4 B. l
    ; A/ j! M# [3 X" Y. B8 G9 z5 Y
    第二条,科学的办法,去儿童医院心理科,听大夫得出的结论;8 E- k. @% Y7 Z1 }

    ! R& d- P/ Q; \$ _. j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1.png 2 S) l: Q+ Z  l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0.png 3 F6 `# k$ L/ V& F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2.png ; a# n3 P: h1 |! D( X

    3 j% ~1 G+ Q+ d. Y2 W第三条,自省的办法,反思我、孩爸、孩奶奶三个人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
    / l" v! T) A7 P) X2 } 反省1.jpg
    ' S( W: Z% f; _# A- Y/ X2 N$ [! K9 n8 c7 C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孩子基本上不喊了,那些怪异的行为也都没有了,但是由此而带给我的反思却并没有结束,并且反思的层面也在一层一层不断的扩大。6 F5 V1 J$ S' u5 q' k' R

    ! Z1 |9 ^' W! H) V7 [1 ^
    ; X) P9 H3 S5 X+ e+ U) L7 _/ P# ~% y% c
    2 P5 N( P- l/ @+ j; |( y& Z3 `
    / G5 T* H7 A- M; b! V8 M6 X5 w2 F

    点评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肯定是有附体的,可以通过找有修行的高僧或者居士来调节,你家人诵地藏经功德回向给附体和孩子。 或者自己也能做,附体也是灵体,只是和人不在一个空间维次,记得有一句话,在这个世界闭上眼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2 11:57
    2016.10.20 辟谷第六天,有点百无聊赖! 第一次虽然辟谷两周半,但是每周的第六天和第七天都吃东西了。第二次辟谷,又到了第六天,上午有一阵时间特想吃东西,不是嘴馋,也不是肚子饿,就是觉得百无聊赖,闲得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0 15: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20 15:26 编辑
    ; d9 q8 d0 P* L  B! b: H
    % ~6 K# K7 @$ g3 A6 {5 I) z2016.10.20 辟谷第六天,有点百无聊赖!
    $ L/ ^, O+ f# T3 t, V# W, }$ T4 g5 ~: I9 l' u: c
    第一次虽然辟谷两周半,但是每周的第六天和第七天都吃东西了。第二次辟谷,又到了第六天,上午有一阵时间特想吃东西,不是嘴馋,也不是肚子饿,就是觉得百无聊赖,闲得难受,实在不知道干什么,或者知道干什么但是不想干。知道跟快来例假有关系,情绪跟以往一个模式,没有因为辟谷而改变。, t. K1 C2 d0 \$ L

    * w; ~: F7 ]3 N9 ?没辟谷的时候特别想念辟谷时的状态,尤其是每次例假前腰开始疼、下巴开始长包的时候,把所有的解决办法都寄托在了辟谷上。可习惯了辟谷的状态之后,又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不吃饭之外,几乎跟平常一样。尤其是这次,几乎没有任何负反应,六天了,天天不馋不饿身体如常,连肚子几乎都不太叫,也没有第一次那种前胸贴后背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因为这次没有在吃的上纠结的原因,每天固定一个苹果三颗栆五粒花生。这两天嘴里没味,又吃了五六根萝卜条蘸着六月香豆瓣酱。
    ' z3 Q' T( \3 [1 `: X4 L5 \- [: ^, k( W# C
    昨天晚上,家里又上演了往常的模式:孩子学习到八点多不耐烦了,哭哭唧唧,两位数的乘法不想做了,要不就想拿计算器算,孩爸坚持让孩子笔算,孩子不断的哭,孩爸不断的坚持。我的内心又如往常一样开始波澜不断:心疼孩子,想干脆就不弄作业了;想说服孩爸,但是又知道说服不了;埋怨孩爸但又心疼孩爸,又更怕孩爸发火。就这样,我无奈又憋心的感觉着三个人的情绪互动,看着孩子和孩爸的各自坚持,看着自己内心的波澜壮阔。这样的情景是生活的常态,日复一日不断的在家里上演着,不管结果如何,最终导致的永远都是三个人糟糕的情绪状态。
    6 f% S$ P6 x+ e
    " C  l: X5 P& A2 I几年来,我一直都在努力突破着这种恶性循环,可是我的能量不够。我想让自己没有反应,我想让自己积极乐观的面对这一情景,不心疼孩子也不怨孩爸,理解他们两个人的情绪,接纳他们两个人的情绪,看到她们各自的不易,然后用自己平和的情绪状态去抚慰他们。可是我做不到!因为做不到,我又开始怨自己,怨自己没有耐心接手孩子学习,怨自己空有想法而没有实践,怨自己让孩爸付出太多而没有分担。太多的怨最后让自己完全陷入内疚与自责中,当实在无法承受这种压抑的氛围时,就开始爆发洪荒之力,生气大喊发脾气,过后又自责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自责发脾气给孩子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 ~* b; ?6 h. `3 U
    ; q, ~) n3 X5 K- n* G在万般无奈之下,我开始练就一种功夫:无念!事情开始发生时,我努力让自己做到没有好的评价,也没有坏的评价,让自己心里脑里不再产生任何想法,让自己不再陷入具体的事件中,转而开始关注自己心念的变化。而辟谷就是带我进入这种关注心念的觉知状态中,让我看到心中一个又一个的想法飘过而不去评价它。
    8 x2 \. t3 V" o" E2 X4 r
    2 c  I6 P, p" m1 ~* q$ @% j7 L都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难道,内疚与自责不是母爱的一把杀猪刀吗?它可是刀刀刻在我心上啊!辟谷啊,愿你早点教会我放下这把刀!; ]6 z- _5 L' {( R+ O7 ?1 ^7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10.20 辟谷第六天晚上吃东西后的心念0 Y" @. Q$ P0 G
    ( F+ N/ T2 D* B% E
    每次例假前都会馋得要命,不辟谷时通常最馋的这几天就跟食堂的麻辣烫和麻辣香锅较上劲了,会连续吃上一个星期,并且每次都吃到撑。这次辟谷中,又赶上这时候,虽然没有每次馋得不行的感觉,但就是嘴闲着难受,就是想不断的嚼东西,要不然总有种无着无落的感觉,所以晚上到了家最终没忍住,先是一根一根的嚼完了一小袋咸萝卜条,接着又一粒一粒的吃了十颗生花生仁,打开冰箱看着眼看要放不住的大枣又连续吃了三颗,回到婆婆家看到放在桌上的煮花生,又忍不住吃了十粒,最后还是觉得闲着难受,于是又拿了一颗核桃仁开始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起来。最开始吃得少的时候,还在努力的克制,等到吃得多了,就不想克制了,觉得反正已经吃了,就无所谓再多吃点了,还给自己找理由:反正这次辟谷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调节身体,而是觉知心念;再说,以后辟谷的机会有的是,以后再学会控制吃也来得及。想着想着的时候,突然大脑闪过一个念头,不是要觉知吗?难道当下的这种心里状态不应该被觉知吗?难道每次例假前为什么总会呈现这样的状态不应该被觉知吗?自己为什么会馋?为什么要靠麻辣的重口味去满足?为什么每次例假前情绪都会被控制?这么一闪念的时候,自己突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自己把自己问住了,自己也找不到答案。紧接着又想到,平时身体一难受的时候就特想念辟谷中身体轻松的感觉,所以吃着饭还怀念着辟谷,但是在平时,只要一想到“要进入七天不吃饭的状态”就感觉好难,如今既然已经在辟谷状态中了,为什么不把偶尔的吃一顿当成是享受呢?辟谷中吃了一顿接着再辟很容易,但是一旦出了辟谷期再想接着辟可就没这么容易了。于是,当下释怀,吃了就吃了吧!) A* W2 p; w1 {! j- ]& o5 }

    ( n  A1 V2 G7 O% w7 Q  G

    点评

    时刻保持着觉知,你真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8 20: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9-11 08:09
  • 签到天数: 139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10-21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帖子写的真好,让我想到了我的往事,深有同感,深有同感,家人不同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有点分裂,父亲对孩子的要求是理智的,我们的母爱却有点盲目,你做的很对,努力修正我们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做父亲的比较对,我们只要无条件的去接纳他们,去爱他们就好,别的少管,这样才会家庭和睦,幸福。人人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5: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21 15:13 编辑   u& P9 x$ C' x$ I2 Z2 D

    # r) L( Z4 L+ ^- M2016.10.21 一个女人对这个家庭最大的贡献就是什么都不做?!7 j5 @/ f- T+ J, g; g1 S! T

    ; p7 ^' R, d& t常听语音答疑课里张老师说“一个女人对这个家庭最大的贡献就是什么都不做”,我狐疑。想想,自打孩子2007.5.1出生这九年来,我一直在努力的不就是想为这个家庭做点什么吗?
    2 ~9 I9 h& [  _+ ~7 T: t/ E  c2 W/ |# Q6 p( I$ J
    其实这个家里什么都不缺,有一个孙悟空七十二变般无所不能的糖尿病的婆婆,有一个非常和蔼、与世无争、专职做饭的公公,有一个少言寡语、踏实做事、全权负责孩子学习的孩爸,更有一个能挑战所有人极限的机灵好动的娃。唯独感觉我自己在这个家庭里是多余的,只是充当了一个妻子的角色、一个孩妈的角色、一个儿媳妇的角色,却从未在这些角色中尽到过任何义务。于是我内疚,我自责,我努力改变,我努力按照世俗中一个好女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但是整个家的势场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就像一张网罩住了我,让我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
    / o# o& h3 t, R2 _$ T" _5 P1 d7 ~/ G( J- l- [
    于是,我就在这样不断的挣扎与突破中前行了九年。九年来,内疚的情绪在不断的折磨着我,糟糕的身体在不断的折磨着我,压抑的家庭氛围在不断的折磨着我,我就在这样的折磨中走进了200多本书的世界,在书的世界里引领着我这颗迷茫的心,然后再将书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矛盾的化解中,化解不了的时候接着再去书中寻找答案,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走过了九年,也敲击出了五十多万字的心灵成长日记。看着那一篇篇日记,看着走过的点点滴滴,真心感觉到这个过程的不容易。
    - @  P0 m: R, Z% s: P7 Z
    9 j, ?8 R+ q) w% L2 a或许是这九年的努力感动了老天爷,所以他把龙腾辟谷送进了我的生活,让我在辟谷中走进更深刻的觉知里,让我在张老师逆反式的观念中寻找到了问题的终极答案。是啊,我为什么非要努力去成为孩爸所扮演的角色呢?我为什么非要努力去成为婆婆所扮演的角色呢?我为什么非要努力去成为公公所扮演的角色呢?不会做饭怎么了?没有耐心带孩子学习怎么了?不管这个家怎么了?这些事情都有人在做啊,而且做得都比我好,那我为什么还非得要去倒帮一忙呢?与其在纠结中努力的去学习去改变,倒不如平和的去接纳现实的一切,安然的做好自己。) P7 F! O, v! H7 f; D% X" z5 B- Y
    ( n+ L3 u/ j) X) Y' L4 j
    一个家庭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是欢乐平和的氛围,相亲相爱的氛围,相互体贴包容的氛围。离开了这些,就算我能为这个家做一千件事一万件事又能怎样?舍本逐末带来的终究是得不偿失。难道十一期间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孩子那可怕的怪毛病,不是舍本逐末带来的结果吗?不是自己长期纠结带来的结果吗?不是自己无法释放的压抑带来的结果吗?初看起来,它像是祸,是我惹出的祸,是长期怪异的家庭氛围惹出的祸?但换一个角度看,难道它不是福吗?难道它不是我心念感召的结果吗?难道它不是我修德带来的结果吗?没有这么严重的毛病,怎会让我彻底的反思?没有这么可怕的情形,怎会让我下决心改变?循环了九年的家庭怪圈模式,若没有一个超常事件,怎可能说突破就突破?所以,换个角度讲,我应该感恩孩子在这个节骨眼上生出这么可怕的怪病,我应该感恩朋友的到访让这一切都奇妙的结合在一起,我应该感恩烧替人这个迷信的做法让我们三个大人达成奇妙的融合,我应该感恩龙腾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我及时的带进辟谷。0 u& t# B% U- V( y- o( q! o3 s
    3 j8 ~9 [5 q* j8 F2 e
    我为什么非要期待其他人的改变呢?我为什么非要其他人理解和看到我的改变呢?一心只让自己做一个平和的女人,安然的去欣赏每个人在这个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真心的去感谢每个人为这个家庭的付出,用情的去体味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然后让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吃懒做”“没心没肺”“嬉皮笑脸”“无所事事”的老婆、孩妈、儿媳妇有什么不好呢?这不就完全应和了张老师的那句话“一个女人对这个家庭最大的贡献就是什么都不做”嘛!9 `  l+ I, W" }3 j1 m' A
    4 @7 R" x: E2 A
    万里长征走过了九年,如今,终于要见到曙光了,终于知道正确的方向了,终于可以九九归一了。回过头来再看看年初莫名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再看看现在,简直是神同步。
    - |! ?' t4 m4 l! g  }
    6 l8 Y# I6 l/ c% q4 s7 r( M" A% I* y

    0 |# }% m: e2 i- |7 t如何打破自我坚硬的外壳?如何还原成一滴水?如何学会没脾气?如何让意识归正?不就是在辟谷的觉知状态中努力的学着什么都不去做吗,这就是我能为这个家庭所做的最大的贡献。
    0 E" Z4 x; v3 j8 B! a) n5 q. M# w/ ]/ h$ S- e
    感恩龙腾辟谷,感恩张老师! 2 M& z5 u7 w' k) O% u) G3 ?
    , u' j4 |, d0 p7 R5 V2 B

    6 {0 o7 h4 G( J. A, i6 n* C& c8 P
    8 Q* s5 U- M! W- K

    点评

    前辈写的真好,真棒。正在学习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4 1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5: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21 15:19 编辑 9 t$ Y6 M2 k: c1 }+ B7 `

    9 `8 Z3 h5 m0 O* E附几篇自己以前的生活日记,让大家感受一下我曾经走过的无数的纠结,相信会让大家产生共鸣的。" D: M0 `/ `6 s3 `, U

    % v; o0 _9 H1 Y; j$ L2 u: G0 \附生活日记第一则:反思我与老公的相处模式 (写于2010.12.3)9 X2 q/ y% J( f; u! ?* }' Q) Q6 A

    4 ^/ f5 V9 C- _2 p: U: C看了武志红的《七个心理寓言》,加之之前看过的《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感慨颇多。正赶上这两天和老公闹别扭,让我反思了好多。正像书中所说,我与老公的相处模式其实都继承了我们童年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婆婆强势,所以老公就弱势,因为在她们这个家中,从来不允许他反抗,所以老公的性格就是那种不冷不热、没啥脾气、也不会有太大情绪起伏的人。正因为如此,他常会出现书中所说的被动攻击行为,即常以不说话、没反应等来被动对抗内在强势的父母,而如今,他又把这种方式转嫁到了我的身上。而我则完全继承了我妈妈的性格,有什么事情嘴说为快,并期望对方能有反应,一旦对方没有反应或者与自己所期望的反应不一致,心里的火气就立马升腾起来,所以就会与对方较劲,非要一个反应不可,并且会一直闹到对方被动认可,我和老公的矛盾也正是因此而产生。
    % F8 f) j" S; n1 L3 |
    9 _9 }2 ?9 d* o5 n  \3 a* u看的书多了,我常常会反思自己,或许我应该尊重老公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情绪。我只有站到局外来,清楚的看到我与老公的相处方式、清楚的看到我生气的缘由,并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情绪以独处的时间、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才能改变我与老公现在的相处模式,才能改变家里每月一次的冷漠期,才能避免生活不断的轮回,避免童年所形成的关系模式对自己成年生活造成的影响。这种改变何其难也,或许我真的不应该去控制,而是任这种情绪在自己心中自然流淌,并不去牵连任何人,不去期待改变任何人,只看自己,看最后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5 r. v. Y2 z( k# ]" E+ _3 d1 h! T9 @
    4 a+ }- ^! m7 _然而,我总是耿耿于怀,就像书中所说“你的终极人生价值,为谁认可?”“我们渴望做自己,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显然,这是一对矛盾,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头号矛盾。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我们自己认可自己就OK了?但真是这样吗?当你登上世界的巅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像、能体会吗?”。我也常常这样问自己“我的改变为谁?真为我自己吗?真的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吗?”答案是肯定与否定参半的。我的改变既是为我自己但也需要对我最重要的人给予的肯定。即便我再努力,我想我也高尚不到完全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生活离不开关系,生活也离不开分享,所以我的心思我希望有人能懂,我的改变我希望有人能看到,我的付出我希望老公能理解。当对着一个没有太多情绪变化、一个有情绪就沉默、一个从不会给予你夸奖的老公,我做不到心甘情愿的放下、做不到熟视无睹的不在乎、做不到一个人默默承受情绪的起起落落、做不到对他情绪的完全容忍与尊重,这就是目前我生活的矛盾,我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一个平衡的解决办法。虽然我知道大家的生活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不认可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一直在书中去改变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看心理学和心灵学方面的书籍的原因。
    ; v! y9 ?+ f, Z& }+ S' B! {2 ?
    ( u, m  |/ o% e# V我喜欢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追寻,我喜欢在追寻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一层一层的抛弃外在的那些束缚我的东西,我喜欢在探寻得越来越深的时候生活得越来越轻松、气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小、做人越来越简单、眼界越来越宽广,这个探寻的过程永远也不会终止,直到有一天我不再为情束缚、不再为老公的情绪所左右、不再为孩子的成长而担忧和烦恼,学会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享受、简单的努力。
    9 o! W# d  E4 X
    ; o( f" e" B) W8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转折期,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在转折期中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感觉,是否放弃了那些外在的、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束缚我们的东西。
    7 `' [3 t2 ]# e! X! M* w8 W
    : E5 a* d% a; G5 Y/ t* f常有朋友说,我的文笔很好,我很有才气。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才气,只可惜被生活中的烦恼和欲望所淹没。因为我的这种改变才不过两年而已,两年前的我也是这样仰望着别人、羡慕着别人的才气、迷茫的追逐着那些追到了也不会让我感觉幸福的东西。我唯一不同的是,在走过三十而立之年后,我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开始了心灵的探索,所以很幸运,那些本身就存在的能力在欲望的层层包裹中破茧而出,这就是大家看到的现在的我。然而,仍然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情感,我无法放下,所以,我才是今天的这个样子。
    , m- O8 w) W* q- L
    . J; Q# M$ N& U, T/ A
    , b: r& q  |- y3 x! H
    ; F- u: C# G3 w4 U. o1 M" `. V5 }# r, X  r! O

    点评

    我现在就是你说的那种仰望着别人、羡慕着别人的才气的人。加油,继续学习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4 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5: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21 15:24 编辑 1 m0 [) R' I" ^0 J7 D/ o
    $ v$ R) S! [) {. E
    附生活日记第二则:男主外,女主内?(写于2011.5.4)
    : {9 e* R) n1 k5 Q
    ( m6 H5 O. |4 X) R近日来原本对做饭极其感兴趣的我突然间出现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极其讨厌做饭。起因就是上次跟老公打架完后,很多朋友都劝我要做个“贤惠”的妻子,并不断的给我灌输“一个妻子做好家务本就是分内的事;女人要学得一手好菜喂饱男人的肚子留住男人的心”。我听了虽觉得是有一定道理,但却从心底里讨厌这个“应该”。为什么女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事?为什么女人就该努力去留住男人的心?为什么男人就不该努力留住女人的心呢?难道真的是女人年过30奔40,就人老珠黄、青春不在、情感也变得唯一、不能没有他了吗?
    7 V# k& e6 `) W1 u
      `$ a# v) S$ }+ U5 K, F% C) ~我始终认为现代社会里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夫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在外忙了一天了,回到家里,那种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根本就不适合了,而应该是夫妻之间相互体谅,谁有时间、谁不那么累谁来做饭,而从来不是女人就该做饭。所以,近日来每次做饭都有一种被迫的感觉,做着也是极不情愿,甚至越做越觉得别扭,完全没有了之前学习做饭时的那种兴奋、那种享受、那种想尝试的欲望。因此,看着已经买来一个星期、塞得满冰箱的快要坏掉的蔬菜一点都没有打算做的意愿,每天下班总是糊弄着随便买点什么在路上就吃完了,打着要考试的旗号不回家结果书也没看,总是自己没事跟自己闹情绪。
    : a; y; l; d1 u+ V, U' z' Q* {4 J8 b4 o3 w8 @0 i
    晚上看着看着书,神经线突然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就跟老公聊起了这个话题,老公笑我又是哪根神经线搭错了。- ]! i# e; n$ `- g) g, T

    $ Q0 z6 \( x0 ^1 U( Z我抱怨了一通之后,问:“为什么就一定要女人去讨好男人、女人去为男人付出呢?为什么只见女人在乎男人,就不见男人在乎女人呢?为什么女人就一定要做好家务、女人就一定要学会做饭、女人就一定要努力去留住男人的心呢?为什么就看不到男人去努力留住女人的心呢?”。5 c4 w7 R* e4 j- H" w5 w1 D7 _

    ( p7 f4 ?$ o3 r4 Z5 e3 z' [. r( J老公笑答:“完了,看来,以后我得学做饭了,要不然就得被迫挨饿了……;都说‘男主外,女主内’,不过,你老公我除了不会做饭,其余的‘内’都主了,再学会做饭就彻底也主内了……;谁说男人不在乎女人了,男人也在乎啊,但不一定非要让语言来表达啊……!”。) s5 P) s* |) Q# A
    - Q* S& F7 ?  m8 I
    我说:“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啊?”* w6 s$ j, ~/ |" Q: Z. O
    ; x# F$ j# a* ^' t/ J' E+ o
    老公只是傻笑着也不辩解什么。
    ) i9 R7 q* h4 |' f- v) H
    2 G" H- L3 F9 D$ E/ B后来,我想了想,也是,家里老公除了做饭不会之外,其它的多数都是老公做了,比如说洗衣服啊、收拾屋子啊、照顾孩子啊,没有哪样老公不会做的。尤其是洗衣服,多数时候都是老公洗,只是偶尔我的衣服太多、不好意思叫老公洗的时候,我才会洗;收拾屋子也是我高兴了、我愿意做的时候才去做,若我没心气做的时候,即便屋子里乱的像个狗窝一样,我也不会去收拾;周末当我心烦或者累了的时候,每次也都是老公给孩子洗漱。' f5 X+ ?2 @9 h3 ^0 p

    : p) x3 q9 R# n& E: i. `* m只是男人们都已经习惯了默默的去做这一切,从来不会用嘴去说、去表现,更不会像女人那样把情感表达在嘴上。男人的情感都太内敛,无论他们怎么在乎女人,也都不会主动去表达、去示好,男人的情感反应永远都不会像女人那样波澜壮阔,永远都会让女人感觉像死水一般平静。所以,当女人情绪来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男人所做的一切,而只是一味的看到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在乎、自己的依恋,从而更加害怕失去这份爱、害怕失去这份情感,因而也就表现得更粘人、更在乎、心理更紧张,甚至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情来,尤其当女人从30走向40,容貌不在、青春不在的时候,这种过度在乎的状态似乎会更加明显。而女人越是在乎、男人就越是受不了、就越觉得有压力,甚至有时觉得女人莫名其妙,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女人会有这样的反应,因此反倒使夫妻之间的情感变得疏远,或许这就是出现中年婚姻危机的原因吧。, R" _% P" K  r% `. S; r

    . U2 j8 ]/ k+ R& P3 _% ~& `, E! @1 i3 `# s
    ) Z: Z6 D# L) |

    点评

    算了,直接的败给我自己了,你说的句句入我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4 17:00
    女人生就是女人,就该干家务,就该洗衣做饭。这个是生成这个身体决定的,不安本位,天翻地覆,家就不和,人就会生病。刘善人讲病那个光盘里讲了很多。不甘心那就只有自己承受结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2 12: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5: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生活日记第三则: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写于2011.10.18 )
    9 B3 E: |4 b, n, ?, h/ i, Q1 \2 b
    5 K% |* ^4 B; Q0 k在对待恬恬教育这个问题上,我的态度很“随便”,和奶奶的“精益求精”正好相反,原本曾经一直坚持着自己方式的我,今天由于这么一个偶然事件,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方式来了。我的这种“什么都无所谓”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真的正确吗?只因我已走过了需要打拼的年龄,家庭、婚姻、生活、工作一切都稳定了下来,所以我可以不用努力的去争取,可以随遇而安的生活,可以在不强求的情况下去尽力,我可以不用在乎功利、名誉、成绩、赞美等很多在30岁以前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然后,随性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可是我的孩子呢?我的恬恬呢?她还尚小,她才刚刚开始学着长大、学着走进校园,我这样“随遇而安、什么都不在乎、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怎么可能适应她呢?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怎么会不需要表扬、不需要成绩、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呢?虽然我明白孩子本身具备所有的能力,只要她自信、达观、顺其自然的成长,一切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发挥出来,可是孩子并不明白这一点啊,她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磨练和成长才能够有所意识。所以,我是否也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观念、我的生活态度:我可以不在乎结果,但我要很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过程;我可以培养孩子豁达的生活态度,可是在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我也需要教会她认真和努力争取的方式,而不是一切完全的顺其自然。( @# d- {6 s2 f) w7 T1 Z
    7 C" t( C; D- B
    生活中的很多事件,我和婆婆的态度截然相反,要是在以前,我会坚持我的方式,可是如今,我已不再坚持,有些时候,我也不得不承认,要是没有婆婆,我还真不知道我会把恬恬带成什么样?虽然有些事情,婆婆的做法未必对,可是,我的也未必正确;虽然未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仍会有太多的摩擦,我也仍会有太多的迷茫,但是,至少,我也要部分接纳婆婆的态度与做法,部分改变我的“顺其自然”的教育观。" X9 r+ J  ~  [2 ]- h! v$ `

    ( T: o* q/ J: V6 D/ A有朋友说“你读了那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孩子教育得一定很好吧?”,听到这话,我只能傻笑,甚至连我自己也在想:读了那么多家庭教育、心理学、心灵学方面的书籍,我到底收获了哪些呢?我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到底做的如何呢?状态好时,我会信心满满的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状态不好时,我心灰意冷、迷茫不知所措。! Z4 h  L/ |4 r
    8 L. M7 c- V$ R: x7 J5 r& X) s
    # V3 d: e( \# t: O( `/ d
    2 w$ v; D8 Y5 N1 r+ _4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5: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津自知者明也 于 2016-10-21 15:32 编辑 , Y" h# t# P1 V+ W& J+ k- H" A% c

    ) |4 f4 p# H# H, x) P附生活日记第四则:三个烦躁的大人和一个闹病的小孩!(写于2012.6.6)
    , [6 R! W% d  c/ V8 }0 D( p$ n( B0 Y5 B6 t: k
    恬恬自打一岁多完全以饭食为主开始,总是闹周期性的肚子疼和吃完饭就吐的毛病,奶奶埋怨妈妈“说是因为妈妈怀孕期间挑食造成的”,妈妈埋怨奶奶“说是奶奶每顿饭都给恬恬喂太多而把肠胃撑坏了”,为此,在孩子2-4岁期间,孩妈和孩奶不知吵过多少回架了,次次都是因为孩子吃饭的事,当然当事情发生时还夹杂着其它不断累积起来的矛盾,所以才会爆发最后的战争局面。因为吵的次数太多了,所以原本和睦的婆媳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直至现在若不是积累的矛盾实在太多,彼此都懒得吵了。所以现在的婆媳关系就是尽量做到表面的相安无事,婆婆也不再过多的关注我买衣服花了多少钱、我为什么下班到点了还没回家、我能不能评上职称等之类有关我个人的问题,不过好在我和婆婆都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所以每次吵了就吵了,过后都跟没事人一样,唯一变化的就是彼此间内心的情感。% x0 B3 W( _9 V

    * Z( o. G) s! J" Q$ d3 Q. o) t奶奶是多年的老会计,处事精明,但属于刀子嘴豆腐心,而且花钱从来不心疼、不计较,给人多少都无所谓的那种,但唯一的一个缺点,也可以理解成优点,就是“凡事太要强太爱面子,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自己做到最好,自己的家人也要做到最好;而且无论小事大事都喜欢做主说了算型,一旦她打定的主意,谁也别想更改;精气神超足,累成啥样都不会说自己累”。孩妈属于那种没心没肺、大大咧咧、不会花言巧语型。凡事你不管了我就会抄起来、你管了我就会全然放手,为了避免发生战争,我可以一让再让,但前提是你怎么做都行但别说我的不是,尤其当你愿意承担一切时别说是我没能力、别说是我不管孩子、别说是我没主意。
    - Y/ u' ^0 S9 F' m5 x3 [1 {7 x7 v * ~1 p. d; p0 O
    孩奶奶是那种喜欢听好话的人,尤其是她付出时你要多夸她的好,可偏偏妈妈就是那种宁可用实际行动去做、也不愿意用好话去哄人的人,结果孩妈和孩奶就这样对立了起来,到最后谁也没争过谁,奶奶放弃了很多,妈妈也放弃了很多,于是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在这个家里,一旦产生较量,孩爸和孩爷就是夹在中间两头劝的人。但孩妈实在吵累了,所以就基本上算是彻底的放手了,孩奶愿意怎么对孩就怎么对孩吧,因为我知道她从来不会宠孩子、因为我喜欢孩的性格随奶奶开通大气,尽管她对恬恬事事都要求完美、尽管4岁时她仍追着恬恬屁股后面喂饭吃、尽管恬恬一有点小毛病她哭的心都有,但她毕竟有她的优点,所以我也就在利弊权衡之下彻底的放手了,但终究当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遇到观点分歧太大时,妈妈还是不服输,那时最倒霉的只能是孩爸了。
    3 d; v: m% Q9 r" x9 a
    8 k8 ^, _& V' _所以,尽管孩子如今已经5岁了,但仍然还是奶奶带着,只有在周末时妈妈才给接回家;尽管我和老公算是正式成家了,但从没过过锅碗瓢盆的真正日子,每天下班还是回到爷爷奶奶家吃饭;尽管我和老公都已经成孩爸孩妈了,但却从没有为孩子的吃、穿、睡、病等从头到尾的操心过;尽管我们已经是一家三口了,但只有周末我们才正式过过一家三口的日子。有时,我反思,这样的日子到底好不好?在所有人看来,我过的很幸福、很舒坦。有时跟身边没老人帮照顾孩子的朋友相比,我确实觉得幸福,因为自由的时间太多了,而且也从来没为做饭、没为孩子病而操心过。但恰恰是这样的生活让我和老公都没有独立,都没有太多的耐心去对待孩子,都没有让自己像个真正的成人一样。
    * ~/ K2 J  N9 s1 Y' [# Y3 {
    ; A3 W8 j. ~# P4 C% _- v+ y) Q  N. r所以有时我感叹:当别人为你100%付出的时候,你真的就能够心安理得的去接受和享受吗?当别人为你0%付出的时候,你真的就没有对比和因不满意而发牢骚吗?为此,我常常对朋友说,我宁可婆婆只为我付出50%也不要她付出100%,因为我承受不了,因为我已经是一个成人。可是直到看到上一期《非诚勿扰》,看到其中一位男嘉宾说“我想要找一个双方都只付出50%的爱情,而不是一方付出得太多或太少的爱情”时,孟非最后的那句点评一下子惊醒了我,孟非这样说“其实,在爱情里,谁付出多少,这是能衡量出来的吗?我认为在一段爱情里最重要的是,其一你是不是让对方开心了,其二你是不是让自己开心了。”其实,我也应该这样告诉我自己“在婆媳关系里,不是谁付出百分之多少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心里是否因自己的付出而开心和满足了”,当说出自己这句话时,我才终于理解婆婆为什么这么心甘情愿的付出,因为她为她的付出而高兴、而满足。那么我呢?我为什么会接受不了她100%的付出?因为她付出100%就意味着我付出0%,我没有付出,时间长了必然会愧疚,但我又察觉不到这份愧疚,于是它就以别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让我的情绪变得特敏感,敏感于婆婆的一言一行,当我变得风声鹤唳的时候,必然会在无意识中把这份敏感传染给婆婆,然后婆婆也在无意识中开始对我的行为、对我我的一举一动变得敏感,就这样,婆媳关系在这种不易察觉的敏感中变得越来越紧张,于是当这种紧张压得双方都喘不过气来时,战争就会在某种引子下爆发,而这种引子常常是恬恬的病或者恬恬某些惹人讨厌的行为。, S; {) X+ ^7 e. `8 o1 a4 {+ }# k
    8 t$ L7 n4 N. V' n1 j5 I
    有时觉得家庭之内每个人之间这种情绪的流转和相互干扰挺微妙的,真如一股互相缠绕着的能量流,你越是在意,它缠绕的就越紧,当你有意关注的时间过长时,这股能量流就会因为缠绕得太紧而终至崩裂。但若有一人能够有机会跳出局外来看,并且主动抽离自己的那股能量流,那么这份缠绕便自然化解。所以有时我就问自己,难道恬恬肚子疼真的是因为她自己的原因吗?真的是因为积食的原因吗?真的就和大人之间这种隐含的互动情绪无关吗?或许孩子因积食而造成的肚子疼只是很小的一个原因,而三个大人对她这种反应的过度关注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孩子在无意识中承接了三个大人潜意识里共同的担心和害怕,所以加剧了她肚子疼和想吐的行为,只是孩子没有意识到而已,大人更没有意识到而已,而我在看了那么多心理学和心灵学方面的书籍之后,就不应该还意识不到这些。
    $ v) M) B& ~% m  l9 z5 \
    ) K+ u; @1 Z6 i' }+ V& p' H6 |  o5 |  z- E
    3 c. {) _5 r" V!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5: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生活日记第五则:家庭矛盾中的多个自问“为什么”?(写于2013.3.19)$ F0 g5 X6 T2 q, J# @" y
    . j9 _( T, d  m) t9 r; J  G
    为什么例假前后腰总是疼?
    0 u+ ~; t9 z$ e$ ]! T& T' q# y/ K: y) q  Y; d/ ~
    这一年多的状况基本上是在例假即将来的前10天腰难受那么一两天,然后例假过程中再难受那么两天,例假完事后腰就没事了。腰疼一直是受我内心情绪的影响而导致的,压抑的情绪阻碍了体内气的流动,致使某一部分产生郁结阻滞,最后就以长期腰疼的身体信号显示了出来。包括自己身体的肥胖其实也跟锻炼、跟吃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我有锻炼、吃的也少,我相信我腰疼和肥胖跟我这几年来无法化解的家庭生活模式和重复性的家庭矛盾有关系。昨天周末,看完了《这一生为何而来》中介绍的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看完了《活出自己: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中关于该如何接纳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以及之前因为看了太多心理学心灵学方面的书籍而确信的“原生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成年后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更加让我担心我和婆婆以及孩子之间错了位的亲情:婆婆更像孩子的妈妈,而我则更像婆婆,我除了在教育方面为孩子付出过心力外,其它任何“吃穿喝拉撒睡病”的生活我都没有操心过,连我都怀疑自己,我到底是不是孩子的妈?我曾埋怨过婆婆的不放手,也曾怨恨过自己的不争气和一味的退让,我曾以为我这样的退让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可我始终逃不过自己对自己那份愧疚的心和不愿看到自己这种永远长不大的样子。我甚至都腻了总是向朋友诉说这种说过了N多次同样的生活情景和心态,也腻了每一个朋友以她们的生活经历说给我的每一个建议。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怨谁,问题的解决办法永远在自己身上,我不能一味的去埋怨婆婆的不放手、去埋怨公婆付出的过多的爱把我包裹得喘不过气来。我也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我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能做出好饭菜、能对孩子有耐心、能改变我目前的懒散状态,就能改变我目前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行不通的,即使行得通也只是暂时性的解决问题,仍然架不住时间的摧毁,真正的解决办法是自己的心,只要自己的心通了,即使就是目前的家庭模式、生活模式,我依然能够在接纳中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Y7 Y: N, q/ m* I$ A5 t
    3 w/ L% [# @0 N& R/ l9 X: Z
      x# _! v( U6 g/ K3 A! U$ M. C
    为什么不喜欢这种周期性的模式?
    # T9 C9 a+ D" Z
    2 N! T6 {+ T( j7 j, W) ]6 R/ n同样的情绪模式、同样的心态总是不断的重复上演,连我自己都腻了,可是我又无法摆脱这种周期模式对我的影响,无法走出这个怪圈。以前的解决办法只是把自己隔离,直至纠结的情绪完全被时间和空间消解。可是这次,我总想追问更深层的原因,大概是被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所影响,大概是被艾瑞克森的催眠疗法所影响,大概是被有关更深层次的家庭心理学所影响,被武志红、许添盛所影响。我想知道在我更深的内在曾发生过什么?我想知道我现今周期性爆发的情绪模式是怎样源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我想知道几年来无法摆脱的重复性的家庭矛盾到底跟什么有关?我想在心灵的层面去化解这种矛盾,去改变我未来的生活。: S4 H6 b. ]6 F
    ! }1 ]9 W1 q+ m3 h
    + o, {! d/ x% R1 G# w7 ^
    对心理学、心灵学过多的了解有时候会对你产生负面的影响,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 G: z7 F5 t, `' H) n
    7 {  R3 H; `2 ^  K; i
    我记得武志红在《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理学学到最后,就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你总会发现,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也记得在探讨教育孩子的理念时,同事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看多了,常常会让自己的心里矛盾,书上说那样做,可现实那样做又根本行不通,到最后自己都会迷惑,所以有时候了解了还不如不了解的好 ”。我也常常这样问自己“读书常常给你带来了过多的影响,你太过于把书中的理论和内容应用到你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阅读对你有好处吗?”我也在反复的想着这些问题,试着在回答着这些问题,可是到最后我仍然相信利大于弊。因为我看到我的生活、我的人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过程中我仍然会倒退,可是这种倒退相对于很久之前的我来讲,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至于阅读有时候带给我所谓负面的影响,无非就是说我太过于相信他们的理论了,甚至有时候太让自己孤立了,孤立于现实,只剩下阅读的世界。可恰恰是这样的状态反过来又让我反思、让我成长,让我在书和现实的世界中去学会更好的融合和调节。再说,正如《正反经》所言“凡事都有两面性,你看到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坏的,你看到坏的同时也要看到好的。细细想来,其实生活中的每件事其实都是利弊参半的,只看我们是不是这样理解罢了。”* D+ h+ }4 [1 \$ C1 J

    9 Z! Q* ]4 G$ ~" F) n" s! V0 b" O% u! Q: L' s7 U. a
    你为什么那么纠结于“孩子不跟你住跟婆婆住”这件事呢?8 A& Q$ w2 O( D9 i4 f8 f1 h
    ( C/ E0 o# Y( j# Y8 [
    就如同上面所说,我看了太多心理学心灵学方面的书籍,我太过于相信那些书中所表达的观点,我太害怕这种原生的家庭模式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我太害怕孩子长大后会在其它的关系中上演“妈妈对她的爱是有期限的”,我太害怕孩子想跟妈妈住一起的想法没被满足而导致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阴影。$ Q, x, H9 r' |. z0 c! K& U; H
    ! T1 P7 c3 i2 ~

    . L" z  ^  X. X" p那你为什么无法满足孩子想要跟你一起住的愿望呢?+ Y: L4 q3 Z1 q0 b) e1 p& e- J; A/ E
    + v( D8 {9 i- R
    因为不想跟婆婆产生争执,因为不想跟老公生闷气,因为不想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情绪纠葛中,因为婆婆说那样会破坏孩子的生活规律,因为爸爸觉得“平时孩子跟爷爷奶奶住,周末跟爸妈住”这样的模式很正常、很好。 ; n: ]$ g, U7 j. o

      B5 M  n, R+ e# u9 O5 e2 V
    ( ~1 h6 c3 s" @4 n4 w, J+ H; j那你认为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 j9 O7 B$ u$ m: X# l9 S

    ) _( S/ r2 R% L, C- U' ]/ ^: K* U3 @$ e我不知道,我迷茫。 但我想可能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的想法上吧,或许是我自己的心结解不开,如果我自己的心结解开了,即使目前这样的生活模式,我也能真正的接纳和喜欢。* ^6 G5 c: V. O* @# e

    8 @  q" {& i) D' X7 w
    $ V, R* s$ m8 [/ N& }那你认为,婆婆为什么会不放手让你管孩子呢?1 R7 b+ C7 V  n' A' U# h( R8 g, q
    % [: o! U8 z3 z$ D
    或许是怕我做不好吧,或许我留给她的印象就是什么都承担不起来,或许是因为我不会做各种花样的饭菜来满足孩子的胃口。% Y! c0 U( v! U: W* d4 N/ g4 d+ z
    2 u3 d& [* g- A2 g0 f8 M# l3 {

    . |; a% n2 b8 \5 A9 {0 L那为什么你会给婆婆留下这样的印象呢?7 k2 w7 u$ `3 f, A$ P
    * ~8 p: \+ t% e6 X& u
    因为家里的一切都她们给办好了,我没什么可要操心的, 所以我也没什么可做的了。我总认为“凡事他们做了我就不做,他们不做我就做”,我的观点总在两个极端,我学不会去哄他们,学不会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去主动搭把手,我觉得那样是虚情假意、是别扭,或许这和我的原生家庭模式有关吧。) y1 U) t$ ]5 U6 K

    $ C$ Z& \9 H' N. V3 K6 A2 H
    0 U9 ?3 A4 B1 `3 a你的原生家庭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c% _, N. h4 o- s0 u6 |* h
    " G- m, a: T/ |; s) Z
    父母都是那种比较直接的人,说话办事不会绕弯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父亲也是那种不爱说话、不会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某一种程度上我完全继承了他们这样的基因:不会说话,更不会很好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事了只是自己生闷气,然后就不断的写写写。其实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我能跟家人面对面开诚布公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去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心思,可是真这样做时,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冷静的去面对,每个人依然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所以也得不到想要的沟通结果。不过,我的父母有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她们并未约束过我们的人生,除了为我们提供必须的吃穿住行和心理上的关爱之外,从来没管过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玩、我们的恋爱、我们的婚姻,在心理学上讲,她们的不懂不管反倒让我们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顺利的成长了起来,所以有时候挺感谢他们的。% i. o5 }6 X4 l% m) \7 z+ m2 Q
    % g2 I: a* n* A! E1 g

    ( E) E7 h( T0 F* ]$ R# g! D你现在想怎么办?
    9 b6 Z/ m# Q' U; l* r+ Q! W3 h3 q& w7 c0 A
    我很想参加一次家庭系统排列,或做一次催眠治疗,或者进行一次有深度的心里咨询,我想看到导致这种周期模式的内在原因,可是我又怕我太主观,无法信任和融入。话题探讨到最后,我觉得,我 又陷入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循环中。因为你真让我主动去做些什么改善我在公婆中的印象,我又有点被迫的感觉。再有,我也不认为,我和我老公都已经做好了这种接手的准备,其实我挺怕把孩子带过来后 老公那种让我无法言说的表情和心态无形中带给我压力,最终影响了孩子。而且,我也不确定这样真的就能把问题解决了,因为我又怕到时候会心疼婆婆,带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突然离开她,我又怕她不适应。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凡事想得太多了,或许最需要改变的就是简单的面对每件事,可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 B* f. w6 z8 _: D! l

    ! ?+ z" s2 n* z朋友的意见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u" }6 N- U. t5 u# I. n! e9 u

    " C; S% a+ ~2 L% [感激却无奈。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以她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着身边的人,她爱你、她理解你,但是她只能以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你,所以她未必能够真正体会你。还有就是,生活中的大道理要是让我说起来,那绝对是一套一套的,可真等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却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化解。而我目前所面对的困境已经不是一段时间的问题了,已经是几年了。所以我真的很想通过深层的原因来解决,而不是暂时性的缓解,因为暂时性的缓解我能做到。( u+ N, \9 J( ^( q1 E3 [2 I% d

    0 s4 A. M# B2 V6 n0 R, `3 _+ x# P: a;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30 13:36
  • 签到天数: 32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6-10-21 17: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津自知者明也 发表于 2016-10-17 16:11
    4 W- t9 n5 i9 t  ^+ `3 h2016.10.17 何以不想现在辟谷?又缘何提前进入辟谷状态?" \3 t* X. Q4 i* n% B: k, A/ z
    ) h# l3 ^: G8 \3 j9 ]. A
    又看了一遍昨天写的日记,感觉好沉重,所以, ...
    . X7 k& F' w! G/ s4 n( q( G
    有网店吗?我们可以买你的苹果。

    点评

    呵呵,谢谢支持!网店运费成本太高,运输过程中也有磕碰,在农村快递也不方便,所以网店的存在只是个形式,只是为了让买苹果的顾客了解的。主要销售方式基本上还是提前预订,然后物流批量运输,这样能保证大家吃到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1 2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3-30 08:33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2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 发表于 2016-10-21 17:11
    & [9 Q+ f4 w' D有网店吗?我们可以买你的苹果。
    + ~" ]1 C# z4 n4 ]% ]1 b
    呵呵,谢谢支持!网店运费成本太高,运输过程中也有磕碰,在农村快递也不方便,所以网店的存在只是个形式,只是为了让买苹果的顾客了解的。主要销售方式基本上还是提前预订,然后物流批量运输,这样能保证大家吃到既新鲜又没有破损的好苹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2-2 09:07
  • 签到天数: 540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6-10-22 11: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津自知者明也 发表于 2016-10-19 15:37
    . c$ ~& I5 W0 ]2016.10.19 十一期间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及其后续一波三折的反思
    3 A; F2 a5 ]& x6 Z9 L* `  |0 J* S0 q
    3 z8 L$ Y/ U: e3 L2 `距离十一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已经过去半 ...
    3 ]2 X& K0 M( X: d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肯定是有附体的,可以通过找有修行的高僧或者居士来调节,你家人诵地藏经功德回向给附体和孩子。* C% }  ]! h" p! t% B0 G2 k
    或者自己也能做,附体也是灵体,只是和人不在一个空间维次,记得有一句话,在这个世界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就是在另一个世界睁开眼睛的时候,所以也不用怕。人和人是可以沟通的,来附体的灵体也是可以沟通的,话疗,问它啥要求,只有肯交流,就可以解决的。

    点评

    烦恼即菩提,痛苦越多,造化越大,祝愿全家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7-8-4 18:35
    烦恼即菩提,痛苦越多,造化越大,祝愿全家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7-8-4 18:35
    烦恼即菩提,痛苦越多,造化越大,祝愿全家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7-8-4 18:35
    烦恼即菩提,痛苦越多,造化越大,祝愿全家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7-8-4 18:35
    有些事情虽然明白,但是真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常会陷入! 很感谢你每一次的用心留言,很受益,只是有时回复得比较慢,因为需要用心感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1 08: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