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5 18: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天下中医论坛,刘超老师的帖子:
# \, m* ?+ m5 J' H0 n& A在西康到西藏的边境,一个荒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老太太,丈夫、儿子都过世了,独居一间简陋的小茅蓬,没得米面可吃,只以糌粑为食。糌粑是西藏一带的一种青果植物,形象橄榄,吃不习惯很难下口。/ Q2 |% Y- o8 M- x5 ~* S
3 s" J' I L+ Y) f; o; R5 R: G# B, U$ [. [3 b: F
这位老太太由于自己一生不幸的际遇,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有人教她时常忏悔,平时多念念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结果回到家中后,她将“嗡嘛呢叭咪吽”的咒音,念成“嗡嘛呢叭咪‘牛’”。虔诚专一持诵了三十几年。
$ Z5 v2 @6 k# v6 N; C2 X4 K% s e3 I8 E. u( G8 i# n% b" v1 Y$ L
老婆婆为激励自己精勤念咒,准备了两个大碗,一碗放满黄豆,一碗空着,每念一句咒语就把一粒黄豆放到空碗里去,这样循环往复,从不停止的念了三十几年。到后来,她不必用手拿黄豆了,只要一念“嗡嘛呢叭咪牛”,一粒黄豆就自动从这个碗跳跃到另外一个碗里。, B6 _ A2 R" E& o
: {9 S9 O8 n# P! v* [
有一天,一位西藏喇嘛经过此地,要往四川去。。。。。。这个路过的喇嘛,是个相当有成就的修行人,当他于荒山雪地之中,老远看到一间其貌不扬的小茅蓬,四周大放光明。“不得了”,他想此次自己一路行来,经过那么多地方,没有看到一个真修行的,看样子这茅蓬中必定住着得了道的高人。于是便临时转向,不辞离开原来的路线,下山到这个茅蓬去,想参访它的主人。3 w+ ]9 G0 b) a
' B- c! [6 U& c3 b 等他到来到茅蓬前,只看见一位老太婆,看来不是得道之相,只是平淡无奇的一个普通人而已,心里非常纳闷,便问:“老太太,你在这里多久了?”2 L$ b r& O! B7 A8 k+ u
老太婆回说:“很久了。请问师父您从那里来啊?”) L6 \- m6 N! e& _$ @2 p
喇嘛回说:“西藏。”
* n; u$ I3 M n/ `! `老太婆一听赶快跪下来就拜。
; ^* S' D; \6 O+ I& ?康藏一带人对出家人非常恭敬,尤其妇女们更有将头发散铺地上供高僧踏过,以为尊重赞叹的习惯。
3 [ v; ?8 L2 c6 j* E1 C. h9 W 这个喇嘛又问:“你一个人孤零零在此,很可怜啊!”
8 t( Q3 z# v* x. [8 C( f3 K$ Y1 [' u: R, D, \3 t
老太婆说:“不会 不会,我自己在此学佛修行,很好。”9 S# ^: C. ?0 g
喇嘛便问:“那你修什么呢?”8 K; M5 M; Q/ d" k3 ]
老太婆说:“我只是念一句‘嗡嘛呢叭咪牛’而已。”
' s6 W# x5 q3 p: z 1 y" o0 K4 \; N
这个喇嘛一听,哎呀一声说:“老太太,你什么都对,就念错了一个字。”于是便当场纠正了她的发音,由“牛”改为“吽”。/ ^& D! l& K- r( }0 M1 j6 P' {+ |
老太婆听了,心中不免十分懊悔,说:“哎!我三十年的功夫白修了,还好现在遇着您告诉了我,不然岂不一路错到底吗?”于是她便如法改念,重新起修。* z& c8 w# ]* x5 A: I4 ~, u; R
( j0 W! X8 A8 q) O- e9 P" ^
喇嘛坐了一下,便告辞上路,继续未完的行程。又上了山路,走了一段时间,回头再看茅蓬所在,竟不见先前的赫赫光明,很感惊讶,一想:“是我错了,我害了她!”赶紧再掉头回到茅蓬,告诉老太婆说:“我刚才教你念‘嗡嘛呢叭咪吽’是玩笑话。”
) N! x. w; G2 ^+ s( g- z老太婆说:“哎,师父为何要骗我呢?”
( W$ w* O- [& N- m2 z" `& E喇嘛说:“我只是试试你诚不诚心而已,而你真的毫不怀疑,照我的话做,非常. q. i1 ?' Y0 q4 L* b( q
可贵。其实你原先所念的咒音全对,一点不差,以后就照原先的念好了。”6 c/ v8 ]5 U+ F
老太婆听了,心中豁然开朗,十分高兴,赶快跪下来拜,说:“还好,谢天谢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了。”如此便再“嗡嘛呢叭咪‘牛’”,继续“牛”下去了。
, C- r: C4 F( ` 6 _% y6 Q. ?8 A6 m0 x4 Y- u3 Z7 L/ Y4 b
喇嘛告别出来重新来到山上,再一次回望茅蓬方向,先前的赫赫光明,依旧灿然升发,映澈一片晶光闪闪的荒山雪地。
/ a% D) O' W; h7 o9 f3 t! s5 G9 N' I, e$ ~
这个六字大明咒的故事,意义太深长了,其道理显而易见,学佛贵在真信与诚敬,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有人修法,一时不察,有所缺失,只要你一心诚恳,专一不疑,决定不会白修的,必有大功德在。
% g) _9 x* b( f' B8 H, H5 v: s& L
5 Y" V h5 R; Y. Q) s/ l* j% D; v! |; ]3 F+ e5 B
4 y9 J/ E( ^! ?
) J w$ Y' l+ _6 F ( a0 S. e* N! |* x) f) H
身处繁华而不痴迷于有,感悟虚空而不执着于无。 / i2 N- {4 p" c4 K/ q/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