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7-6-9 21: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左耳还是打坐和下午5 点多轻微有膜头不动没有感觉,头一动就嗡响。
# }& o# s) P9 D* l3 I& n+ J* h. m3 a" S% Y
昨天网友在朋友圈说:希望你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观察,体会,分析。我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是了解人无形的神,经络穴位互相之间的关系,学习人体解剖学是了解人的硬件有形的肉体,从铺天盖地的养生大军中,认可了中里巴人、吴清忠、马悦凌,陈玉琴老师的理念,身体出现症状,气血不足是堵是病,气血足是通是修复,从07 年养生开始只要身体出现症状就是身体修复,根据症状找理论,胡连八扯,自我感觉良好。4 i% Z- W; t; L* o: H& @
6 c i* F. @! ], Y# M下面转发我2009 年10 月腰疼的日记:; {0 ?" ?! u8 Q) X; Q
# \8 `9 y$ o) w' r! v: [" d2009-10-7号日记:5 @+ I1 y. l8 T' d) v
腰的淤赌点是髀关 穴,  腰痛原来是胃经的事       2 k: K, u; ?5 l9 | x3 e1 \
早晨
2 \- n; ^% `7 D    今早推腹近一小时时,拉筋后胸闷胀的部位闷胀,心想看来这里有淤堵,第三次有感觉了,就指压一会就没有感觉了。感觉有痰就使劲咳吐点,一会吐点,吐点,又感觉有了鼻涕,出。吐、出,忽然打了两个喷嚏,一想这是排体内寒气,立即起床到卫生间对着座便器取嚏。(我取嚏时在其它地方感觉污染环境)
, i* L$ n0 V" j    有感觉,惊天动地打出一个大喷嚏,爽字还没有想出时,一阵剧痛腰差一点折了,剧痛过去我就想是继续取嚏还是停止,机会这么好不取可惜,继续取腰受不了。
- n1 ?# s7 g7 j5 l* m    体内寒气几十年了,就多待几天吧!先保腰吧!就停止取嚏!遗憾!!!
7 ^9 Q, w! W$ g3 |1 y/ c' v& ~! L/ y( m1 Y# F3 A
    上午
t( Y/ _" H: `4 R% N1 R( Y, O    在沙发上看电视,用暖宝热敷腰,感觉右大腿正面一个点痛,就用拇指指压,松开就痛,就一直指压,想这是胃经,这里有个穴位想不起名,伏兔、梁丘还向下,这个信号又要告诉胃的什么事,打开书一看乐了,身体真的很神奇,是髀关穴,主治:腰膝冷痛,髋关节痛,股痛,下肢麻痹,瘫痪。( A$ N1 B# h2 H1 v( d8 }
      原来腰痛了一个多星期,肾经、胆经、膀胱经找了个遍,什么原因也没找到,措施采取一大堆什么作用也没有,
/ @( J% s* B, X4 F     该干嘛干嘛不管它了,今天自己出来了,是胃经,髀关、伏兔、阴市连续三个穴位都是管腰痛的。: s( R8 s9 L0 Z
! c$ S! y7 x6 L
31  髀关:
2 k3 W* c- W) C    取法:仰卧,伸下肢。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平臀横纹,与承扶穴相对处。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中。" F/ E. B- {+ ?) G: z3 _
    作用:温经通络,散寒祛湿。( \7 W M F$ F5 F" K5 a
    主治:腰膝冷痛,髋关节痛,股痛,下肢麻痹,瘫痪。5 v- [* u* s$ Z! V1 q2 h* S* ~
    刺灸法:直刺1--2寸。艾炷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6 z: \7 G) g4 a# }8 A      32  伏兔:
: z& E2 F* i k" s% Y! ?! C/ p3 [3 Z    取法: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骼前上棘骨外侧端的连线上,在膝髌外上缘上6寸处。简便取法;正坐屈膝90度,医者以手腕掌骨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押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时穴。
" A7 S% P) Y8 \8 ]* e/ H3 {9 m    作用:温经活络,疏风祛湿,强腰益肾。 ?& w5 P; j: s z
    主治:腰膝冷痛,下肢麻痹,瘫痪,疝气,脚气,腹胀。& X0 t% b" C3 N/ E. C# }9 |
    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J6 M( w( M( G, P% ]# ^
    33  阴市:! T D+ t7 j, u- C: H
    取法: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骼前上棘与髌外侧端的连线上,在膝髌外上缘上三寸处。. P3 o2 L9 ^; b. g' x
     作用:温经活络,疏风祛湿。
( J9 S W0 k: v7 q4 ~     主治:腰膝冷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瘫痪,寒疝,小腹胀痛,脚气。
6 j+ R+ s# q) I2 U& }' b: k; i     刺灸法: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N! e+ J, R% k: v9 L
# \; t: E3 V* j) r' o/ r
/ R E0 B: Q# \, W8 T! l/ K3 U; K. O; F3 y. m7 i
     下午学习《黄帝内经》刺腰论又有了经络理论依据了。4 u% C$ C# T$ o
& O. _" j8 C9 \" g- G$ X* K9 ]' x! N
2009-10-8号日记:1 I7 z$ [* F) H7 p
腰的淤赌点是髀关 穴,  
: M' _' {- u J0 m7 R& w( @: J
- V8 u; z. c& W/ U0 D6 {2 ]腰痛原来是胃经的事      下
& `' B# g. d8 B$ A% ]! a/ ?# r `3 U9 ?. X4 n( j- b. P
    前几天学习《黄帝内经》刺腰痛,引起腰痛的有14条经脉:足太阳脉、少阳、阳明、足少阴、厥阴之脉、解脉、解脉、(不是重复,原文就是两种)同阴之脉、阳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飞阳之脉、昌阳之脉、散脉、肉里之脉,我的症状和那条脉也对不上号,如看天书,看不明白。
9 ]# [; ?$ ` c2 N* U; R0 q) h+ X* h& m- F0 | [6 }5 x
     髂关穴一有感觉,知道是胃经,又看刺腰痛阳明一节: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骭(原文是左边骨右边行,词典没有这个字《甲乙经》那个字作骭。骭:1 小腿。2 肋骨。)前三痏(疮;伤口。)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 @5 K% i1 l4 ~ e: K5 g; z
: k! n2 D, f. o: u9 \, `" Q& G5 Z     阳明经脉,起于鼻之交頞(鼻梁)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額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却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 C H, p0 k$ b' T0 b; F9 |$ j, U" B* U3 G
     我的腰痛这个信号,髀关穴痛,原来老祖宗早就在《黄帝内经》里有了,老祖宗英明伟大。" y: `" L1 O% v1 a) h, H
    《黄帝内经》就在那里静静的待着,你不理他他也不理你,你要理他他不拒绝你,顺其自然。从中拿到多少东西,就看你的努力了。
5 D$ I: C; [' W' Z. l7 k6 r/ f! x9 D: E8 _7 u+ ?
     我的身体太好玩了,玩中学,继续玩!!!:(001): :(001): :(001):
* O/ q& X v6 j5 W# k4 |: H8 U7 H% Q4 a
[ 本帖最后由 huichunpo 于 2009-10-8 18:31 编辑 ]
) i$ m% r" A' Z+ f$ R* h
2 |2 c: _. v/ d9 Y- F f! n2 n2 U8 J0 j6 j! W* _* S3 |8 w
2009-10-9 09:40:23 日记:% U* L8 P; A0 P( L* u$ i& U! m
C" v8 d/ B) o+ X1 e今早没推腹,艾灸小腿胃经了/ P* R9 `- X- q: ^, A- a" T+ {
     夜里左小腿好像是下巨虚刺痛,早晨醒来真的很痛,就指压,便后准备推腹看了看表整5点,双手一推腹,下巨虚就刺痛,那就不推了再指压,过一会拿上手来推腹,下巨虚就刺痛,拿不下手来了,不推了起床,艾灸小腿胃经,左腿半小时后换右腿,艾灸盒高矮位置没变,左腿是没有感觉热,右腿热痛的受不了,难道是左腿通了传导热,右腿不通热不流动烤的皮痛,那就不灸右腿再继续灸左腿,左腿灸了一个小时,现在左小腿还是热突突的没有刺痛个感觉。, W; ?. y9 l; D
; ]8 A1 d8 m4 {4 i" A# g
   刺腰论阳明一节: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骭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 X# S2 u7 Q, j9 j! ]$ o        刺阳明于骭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是什么意思,译文:治疗时应刺足三里穴三次,并配合上、下巨虚刺其出血,秋季则不要刺出其血。
/ t* B- w8 r: ?3 i, x4 @( g2 C" `. w      原文中上下和之出血的上是指上巨虚,下指下巨虚,没有身体的指引,怎么会明白知道这些理论。
* s/ t2 u6 J1 y
+ ]: I. v, ^6 O" \     不明白,腰是左边痛,大腿是右边痛,小腿又是左边痛。
, I' i6 v5 D# ^1 s) ?/ c6 _$ z. V
- Y% |1 z8 p+ k' R) S5 [     《黄帝内经》我有四个版本:
/ I1 X) S6 {# E9 s# `- i     一 1994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没有作者名)遗憾的是只有素问没有灵枢。 81篇* @1 z+ E! [) J2 F. r+ N+ N1 r
     二 05年9月线装书局王维主编  各64篇
8 K) F( ]3 t; F$ D     三 07年7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刘歆刘向著  各45篇6 K# S x9 J$ s. P1 |
     四 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宏图著。各81篇) }% P) N6 w& R: A2 ^+ V
     四个版本没有一个带图的。. [8 h7 h- V, M) W6 w( V
    大同小异,但正是这个小异才是关键,三里穴原文没说可以艾灸,三个版本没有提艾灸,1994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版本可以艾灸,我不愿针就艾了,这个版本没有解释上下的含义,另三个版本就解释是上下巨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