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6-4 20:09 |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辟谷小学III
|
发表于 2010-5-16 14: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③轻0 M( g) y0 Y& B+ p% {- n( t
7 c2 g. e- d+ m4 e6 [% Y
再进一步练,全身会出现轻的感觉,甚至有人慢慢地腾空起来,这很不容易做到,因为这需要大脑高度的入静。练轻功的就重点训练这一步,练到轻这一步就不再往下训练了,常年不断地练这一步,练、练,后来就真的能腾起来。瑜伽功法中不是有个瑜伽飞行式吗?身轻了不要害怕,要始终保持不紧张,也不兴奋。
) \* v' c$ y6 A4 S% A
1 l8 s! _) Q- ?2 u7 ^; H4 a④重
8 L( F$ K$ `8 v0 q4 u( S% x
$ t, }3 J. K% y, e轻过后就进入了第四步——重。好象自已的腰弓下来了,腰向下缩,这就是重。有某种特异功能的人,可能由于自身磁场的加强和地磁场相互作用,使体重增加 8 倍以上。出现重的感觉时,千万别紧张,不要加某种意念,比如“越重越好”等,否则可能重得起不来,就定在那里了。你要把重的感觉当成练功的正常过程,出现感觉后,仍然要正常地呼吸,慢慢地呼吸。
! }3 I$ V* T& Q% y8 w+ g$ P( @' K
7 m: f& n* Q0 \* \; P! b5 Y: ~' J⑤凉
* Q+ z4 q' z K) [! i& d* n/ A+ a& p5 d9 ]" ]" ~8 a! b: Z+ T
重过后就出现凉,好象缺氧、缺血一样。在发凉时,血压要下降,甚至会出现休克状态,但也不要害怕,要把自已运的气有意识地内收,一开始就要有个信念,想着很快会热的。! Y' |% w, _1 s4 U0 H) Q
& G: Q: w: ^, a/ a% D, y- _⑥热
# j3 S% Z! h4 O
1 I' N% v+ ]8 H8 `1 B* Q% C' A凉过后就是暖,由发暖到发热,以至烧得不得了。练功练到发凉这一步,须先有思想准备,接下来练很快会发热,像在太阳下面晒,甚至象在火炉边烤一样。无论烧得多么厉害都不要害怕,哪怕烧得身上沸腾起来,也不要害怕,一般说,三昧真火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这个过程相当好,如果到了这一步,功夫就容易上升,特异功能就可能出来。. N1 O2 M% n- ^! C$ p p0 q
1 p" }' |6 C/ ?8 ]1 g3 j发烧的部位常常是小腹、胸部和头部。若能把这个火引到肾脏和会阴穴,那就比较好了。如果头部发烧,可往小腹引,想着“丹田火炽”;如果有高血压,则应想着脚心,把火往涌泉穴引,往外面发,不要让它烧得太猛。/ p9 {$ a9 ]9 l9 `- }, N7 R
- f+ K' l3 O/ }+ \9 j0 q
凉过后发烧,这叫练功中的文火和武火。由文火到武火烧得太凶也不好,缓解的方法是用下意识稍稍想一下小腹,或涌泉穴,以及腰后面的两个肾脏。不过,烧得再凶也没有关系,这是龙雷之火,只要不害怕,不紧张,依然放松练功,就能控制得住,不会出现特殊的反应。
/ Q& @9 K; p) m6 @% I2 A" g7 v8 n( i, _5 {8 H" ?7 U9 X! @* Z* o
⑦涩" Q, ^0 G: m1 Q5 p. W E5 U
: }; @6 [ s/ k3 [在第六步发烧慢慢平息下来以后,会出现全身发涩的感触。这时用手去抚摸皮肉,会感到身上像捆着似的,很紧。全身到处象盐巴,眼睛也不舒服,涩巴巴的,舌头也是干涩的,很不滑溜。出现这种反应也是正常的现象,坚持慢慢的练功,缓慢的深长呼吸,就会由涩到滑,由不能动到动。0 w6 m' s1 P* ~; |# P2 ~% f
9 B% M' q+ d' r2 n) d
⑧滑
4 }- J, u8 c Y
8 I! d% r8 n {1 ?$ W: _' w到这一阶段,全身就好象在很滑的油里一样,或像滑雪滑冰时处于很滑溜的状态。这时,你觉得很舒服,觉得什么地方都能摸,什么地方都能通过。因为这时身体内气血的循环加强了。这样坚持下去,时间一长,就属于童子功的一个方面,全身皮肤很柔润,像幼儿皮肤一样。这是中乘初禅第一阶段的“八触”。& Y# g3 N7 M6 J7 }" X
4 s9 x) h& _6 @+ Z0 F5 {3 J' a2 )十功德
, [6 G9 l& c9 W$ L9 ]0 t& l
: [ S# q& k0 Z, `. F! G/ t2 m4 [0 i8 z八触过后,就到了中乘初禅的第二阶段——“十功德”反应。$ D. x+ `7 m0 r \8 V1 I
: B' v4 a% t- w3 N
①空) F8 g0 m9 g5 O5 w. n9 P
) N. a4 q5 N" i% M/ g
如果接着滑触继续练功,就会出现空。突然全身空了,“心身虚空”。这和前面欲界定的最后一步,即“未到地定”的“心身境虚”是不同的。“未到地定”讲的是 “虚”,现在是“空”。全身经过滑的过程,滑、滑、滑,一下子全身都空了,好象自已内脏都抛开了一样。这种感觉,常常是突然出现的,不要害怕,要把它定下来。突然出现异于常态的感觉,往往容易动,但这时一定要坚持不动,一点也不能兴奋。! e, A. f& m+ ^
3 W; o' K. F! h: f) V0 d. |②明- I5 [, u6 ~5 c8 u6 R* z
3 j1 ^3 \0 p; `* x& m( w( a/ w! |
再进一步练功就会出现 “明”。身上、脑内一空,大脑中就要显现明亮的图像,内脏图像可以显示出来,外面的图像也会显示出来。内景明了,外景也明了,内外景象都非常清楚,而且常常看得比较远,遥视功能可能在此时出现。这叫“内外景象明净美好”。这时要把图像定下来,不可慌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