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3-20 22:01 |
---|
签到天数: 417 天 [LV.9]辟谷大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5-2-15 14: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协力者学习道德经笔记三
京-协力者 发表于 2015-2-14 12:38 
4 Z$ H% O; s6 Q; F, ]第一,情人节的焦点不是爱情,是婚姻。不是密语,是誓言。不是私相授受,是公开见证。不是一见钟情 ... ' ]1 a( C i5 s$ q, I: I2 |7 L-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Q6 s: ]1 _8 A, f& M5 m6 F
, j3 K( c x. D3 M& J 大意为: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地。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9 |! X) B( G- i1 p7 S9 _ }# f/ j, q; W$ x7 C
胡寄窗先生为此点评到:寡欲的具体表现是“知足”。老子把知足看的非常重要,以为知足可以决定人们的荣辱、生存、祸福。......不仅此也,老子并将知足作为从主观上分辨贫富的标准。如知足,则虽客观财富不多而主观上亦可自认为富有,“知足者富”、“富莫大于知足”。因此知“足”之所以为足,则常足矣,常足当然可以看作是富裕。反之,客观财富虽多,由于主观的不知足,贪得无厌,能酿成极大的祸害。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财富决定于主观的知足与不知足,亦即决定于“欲不欲”。虽然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老子很重视客观刺激对产生欲望之作用。“乐与饵,过客止”,寡欲与知足是不可分割的。未有能寡欲而不知足者,亦未有不寡欲而能知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