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0 18: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12月17日,丨星期五,丨天气晴,]第111天: g4 M! O s4 w0 C2 q# J3 E( Q
" v) X. ?2 T7 w* A6 a
今日为纯辟谷进入第111天,晨5点1o分起床,练胎息10分钟,這是一个徐徐吐纳气之功,也有咽津和闭气,每当鼻塞時,我一闭气数数10O个再徐徐吐气,则鼻息通畅也。丨感觉良好。
7 O0 c. S5 B1 ~
, C( c1 S. m9 r8 h4 M: b 白天,打电脑日记,或看书及出楼散步、读曾国藩<内经>,他最终把湘军解散了,又劝其弟曾国荃解甲还乡,其气度大略非凡也。曾公一生不轿不傲,严于律已,品德高尚,其家范之训,甚有意味,值得欣赏。
/ g; T3 e5 P5 m" w0 T. Y6 C( }- k% i 在此摘记如下:"在赴天津议结教案之前,/曾国藩料定此行凶多吉少,`因此,他在遗嘱中谆谆教敏儿子,時至今日读之,仍令人感伤:<余生严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令,忌者谓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士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來之类也。"忮不常見,}每发露于名业相伴,势位相峙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J。將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將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甪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口即卑汚。余于此二者常加饬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代戒之。
1 B! `; O' M8 M" ? 附作<忮求诗>二首录后。
0 L3 e1 W& Q! j$ m$ a1 t: d6 h2 [8 d% `& R u2 K
1,
9 z, S3 t; J+ w6 @, {1 d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8 }1 j& C+ ]9 m% K) {3 _$ g* p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 D `8 e3 L5 Y% ]3 V
已拙忌人能,已塞忌人遇。. x0 @1 b T# ]: ^
已若无亊功,忌人得成功。0 H% H& A% A+ G3 b& u( E. e
已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
: R S' A; v. r8 r( w已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7 q' M4 W7 ?9 k; p1 L [# |7 Q( N
争名日亱奔,争利东西鹜。
+ | `* Z. M5 C6 \* C! `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
+ J) G" v; Q5 [, {! _5 D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
( i; g) {$ @ g6 p0 L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1 P+ Y. d: E+ `* L S" I0 W% E! O尔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顾。' D: N! z$ c( }4 m9 `
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
1 i X. J# \ g* z幽明丛谚忌,乖气相回互。
. b$ k( d& ~0 [* [2 g. b W; u重灾老汝躬,轻亦减汝祚。, P3 M7 V8 `9 m" E* M# c
我今告后生,依然t大觉悟。
6 x1 v4 s8 L5 u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
: X9 i4 l- Q6 }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 p8 e; l; ]: E6 z, T
消除嫉妒心,曾天雨甘露。
, M) x/ ^" [1 z6 p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 u# C. L- d( t( h
& A; p6 [. z5 m6 M) j2 i2,: x/ R- _% W4 C& | I' Z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r; F2 a0 M/ G6 f7 B3 e1 a/ i" d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7 C6 J: G9 Z$ G; l
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
# i3 S; v! d, n1 u2 x7 s% z% V, J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顶带。
( M% `0 z0 j, a$ i+ d3 }+ ]末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0 s' |1 l" F, s4 p: l5 O
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
4 S$ M* d) M/ a" D求荣不如餍,志亢神愈忲。
+ Q b1 k& Z. O" U岁懊有時寒,日明有时晦。
: M0 ]6 n6 B6 d+ H4 _' u% O時來多善缘,运去生灾怪。
6 Q0 b' Q/ |4 l t3 Q. |$ p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
7 B6 ]% Y; q2 B& ^8 [片言動招尤,举足便有碍。
, T9 ^+ ? M' V. U9 t/ W$ `% Z+ W戚戚抢殷忧,精爽日调瘵。# j0 Z( J7 H7 C7 X% Z n' l1 f* [, W
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
7 w5 q) A$ z7 a0 Y, v5 r; t+ ~/ u安荣无遂欣,患难无迟憝。
! `0 n, U3 }6 H7 |君看十人中,八九无依赖。& T7 c% u* |$ g) s0 T4 G* ^9 G1 s
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
* t6 K. U( ]7 r( e0 B( q而况处夷途,奚亊生嗟忾?
! x1 u( u. c7 J; o k+ K j子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
8 G6 U6 H1 j/ A, c Y* j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 @2 C+ r2 t% o
+ M6 M- N- }9 H( \% q2 |2 b 从上二首诗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对嫉妒和其求之态度,观点清楚明确,尚之可鉴也。
7 o. d! C i" l' c# B+ ~. o
& z# Y1 r; ~3 W: T9 P$ e4 Z& g 打电脑日记至下午3点,休息。我今天吃了两个香蕉,己不为纯辟谷也,'过渡为半辟谷也。在后日不多的日子里,本人既不想修仙得道,故而对己不再苛求也。断其五谷,不吃飯,定会坚持到底的。顺其自然而修也。晚6点睡下。 |
|